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传感器类型
▪ 根据测量参数的不同,测量中用到的传感器有以下 几类:
➢ 位移传感器 ➢ 速度传感器 ➢ 加速度传感器
▪ 传感器稳定时间
▪ 传感器的标定
鉴于某些加速度传感器的运行环境,推荐每年进行一次标定
传感器和单位的选择
传感器的选择要考虑:
传感器的频率响应和传感器的使用范围
频率响应的表示:用输入信号 与测量所得信号之间的关系曲 线。 理想情况下,传感器的输出信 号,其曲线应该是平直的(如 左上图)
实际上,通常存在着一个低频 限制,在某个频率范围内响应 曲线为平滑曲线(或直线),而 在高频区域,响应曲线还会出现 下滑(如左下图)
传感器的安放
传感器的安放原则是:
1.选择的安装位置必须要能够保证使用数据采集仪时的工 作安全 ;
2.在振源(轴承)和传感器间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机械传输 路径。机器上的许多部件都会产生振动,传感器安装时应 选择振源和传感器间的最短路径。
状态监测技术
1.状态监测介绍
(1)简介 正如其名,状态监测就是监测设备状态的技术, 我们通过它来了解设备的健康状况,判断设备是 处于稳定状态或正在恶化。
状态监测技术
(2)为什么要进行状态监测 你可能会问我们为什么如此关注旋转机械的健康 状态?概括一句话:经济效益。
状态监测技术
(3)如何进行状态监测 那么,在进行状态监测时我们能够做哪些工作
确定报警值和危险值的方法
• 绝对法
根据相应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 准等 如: ISO, GB, API 等。
• 相对法
以机器正常状态的振动值作为基数,自己 和自己比。
• 类比法
与同类机器的振动值作比较。
转机振动标准举例(轴承振动)
ISO2372,ISO3945
振 动 烈 度 m m /s
设备分级
小结
▪ 归纳一下特征频率的计算步骤: ▪ 首先确定每个轴的相对转速; ▪ 分析各个轴上的元件并计算它们的扰动频率
(如轴承频率、叶片通过频率和齿轮啮合频 率等)。同时不要忘记考虑轴的转速。
典型信号
▪ 正弦波 ▪ 方波和谐波 ▪ 限幅波 ▪ 瞬态 ▪ 调制和边频带 ▪ 拍击 ▪ 混合信号和相位
总振值(均方根值RMS)
D
45
28
A B C
D
A
B C D
A I 级:小型机械 例15kW以下电机
II级:中型机械 B 例15~75kW以下电机
和300kW以下机械 C III级:大型机械,刚性基础 D 600~12000r/min
71
45
A-优,B-良,C-可,D-不可
IV 级:大型机械,柔性基础 600~12000r/min
一、 四个阶段
检测阶段 故障根源分析
分析阶段 确认阶段
二、频谱分析
得到了频谱图,首先需要检查, 接着查找相关 的模式: 谐波、边频带、峰丘等,然后开始查找一 些特殊的故障:不平衡、不对中和轴承故障等等。
1、验证数据
采集的数据中都可能存在一些错误的数据。其主要 原因可能是传感器没有良好的固定,机器在测试过程 中出现波动或工作状况不正确等等 ,所以做结论之 前要仔细检查所列的检查表。
识别运动速度频率处的峰值,可以利用谐波 标志将速度峰值及其倍频位置标出,最好的方法 是将频谱进行归一化阶处理。
5、快速扫描数据
要快速查找那些跟重要模式和特征相关的数据。请查找高 振幅峰值、均匀间隔的系列峰值(谐波和边频带)、非整数 倍转动频率的峰值、较高的背景噪音的峰丘状图谱。
6、分析谐波
谐波是从一系列从基频开始的波峰。谐波是非常明显的, 如果你使用对数方式来显示,它们将更为明显。有时谐波的振 幅会高于基频振幅,时谐波与运行速度无关。它们还可能与轴 承频率、皮带速度或其它频率有关。
相位测量
左上图表示:如果两个 信号同相位,它们会同 时到达峰值 。
左下图表示:如果两个 信号间的相位差为180 度,当其中一个达到峰 值时,另一个正好达到
极小值。
第四章 振动分析
▪ 本章将重点放在对振动数据的分析上,并据此 判断是否有故障存在。我们将这部分分成以下四个 阶段:检测、分析/诊断、故障的根源分析和确认阶 段。
同相位振动波形
相位相差180
振动的度量
三个重要参数及其相互关系
▪ 位移 ▪ 速度 ▪ 速度和位移的关系 ▪ 加速度 ▪ 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的关系
频谱简介
▪ 风扇在转动时产生的单纯的正弦信号 ▪ 打开模拟器上的卡片选项后,其波形会发生变化 ▪ 扇叶撞击卡片振动波形 ▪ 叠加波形
频谱简介பைடு நூலகம்
快速傅立叶(FFT)
设备为何发生故障
据统计,工业现场的轴承 仅有10%达到设计寿命 (1) 40%由于润滑不良造成失效
(2) 30%由于不对中等装配原因引起故障 (3) 20%是由于过载使用或制造上的原因导致故障
设备为何发生故障
设备故障产生的原因 ❖ 设计、制造 ❖ 安装的原因 ❖ 维护方法的不当 ❖ 超负荷使用
设备维护的重要性
设备监控与故障诊断
李宏坤 沈鼓研究院-大连分院
第一章 设备维护概述
一、设备的重要性 二、设备为何发生故障 三、设备维护的重要性 四、常用的设备维护体制 五、状态监测技术 六、状态监测的发展趋势
设备的重要性
1.现代工业的特点:大型化、 连续化、高速化和自动化 2.现代工业对设备的依赖程度 3.设备发生故障而停工造成的 损失巨大,维修费用大幅上升; 同时可能招致重大事故。
振动烈度:
范 围 限 值 I 级 II 级 III 级 IV 级 振动速度的有效值
0 . 2 8 0.28
测量频率范围 10~1000H
0 .4 5 0.45 A
0 . 7 1 0.71
1.12 1.8
1.12 B 1.8
2.8 4.5 7.1 11.2
2.8 C 4.5
7.1
18 28
11.2
18
振动概述
▪ 如何进行测量 ▪ 测量什么 ▪ 测量信号的形状 ▪ 如何去解释那些最终的数据图表 (如何进行
分析)
时域波形基本术语
▪ 什么是时域波形 ▪ 周期和频率 ▪ CPM制频率和Hz制频率
时域波形基本术语
▪ 振幅 ▪ 峰-峰值 ▪ 峰值 ▪ 均值 ▪ 均方根值(RMS)
相位简介
▪ 相位就是事件的时间顺序:一个事件的出现与另一 事件相关。
信号处理基础
第三章 振动测量实践
一、振动测量的基础知识 二、传感器类型 三、传感器和单位的选择 四、传感器的安放 五、安装传感器 六、采集测量数据 七、相位测量
振动测量的基础知识
振动测量的基本参数有:加速度、速度和位移
图中显示了振动测 量的基本参数:加速度、 速度和位移。
三者的相位关系是: 位移与加速度有180 度的相位差,与速度 有90度的相位差。
2、检查传感器故障
最常见的错误与传感器有关的,与传感器相关问 题大都来自于不正确的安装方式。要做的第一件事 是检查频谱中是否有峰值出现,不仅是与电气有关 的峰值(在行频及其倍数处),还要确保存在与机 器状态相关的信息
3、测试环境的修正
测试设备运行要稳定
分析测试点要正确
4、识别运动速度频率处的峰值
mm/s pk
2
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R
滑 报动 警轴 参承 考机 8 值械

6
故障频率带 频率范围 报警值 单 位
通频
(0~10)×R 8.8 mm/s pk
亚同步
(0~0.8)×R 2.54 mm/s pk
基频
(0.8~1.8)×R 7.6 mm/s pk
2~3 倍频 (1.5~3.5)×R 6.3 mm/s pk
状态监测的发展趋势
状态监测的发展趋势是: 诊断技术与诊断系统紧密结合;机器状态监测和工业过
程监测将融为一体;自动诊断和在线系统的应用将日趋增 加;最新的IT技术、Internet技术将更广泛地应用在该领 域。
离线检测
在线监测
第二章 振动原理
一、振动原理概述 二、时域波形 三、相位 四、振动的度量 五、频谱 六、特征频率 七、典型信号 八、总振值 九、振动分析简介


振 动 标 准
轴 振 动


)
(
VDI-德国工程师协会 IEC -国际电工协会 API - 美国石油协会
相对法确定振动限值
旋转机械 滑动轴承
1234 56 78
滚动轴承 齿轮
报警值 =(2~3) × 正常值 危险值 =(4~6) × 正常值
类比法确定振动限值
设备号
ABCD
测点
AB
①H 0.06 0.06 0.06 0.06
▪ “总振值”就是信号的均方根值(RMS)。 ▪ 总振值通常用来测量频率在10-1000Hz之间
的振动信号。
振动分析简介
▪ 通过对前面有过时域波形和频谱相关知识的学习, 结合机械振动学的知识我们可以对机械设备的简单 故障进行分析了,当然这只是一个很初步的故障诊 断,这将为后续的设备故障诊断打下良好的基础。
安放传感器时必须确保没有将传感 器安装到自身会受到机器振动激励 的部件上。诸如风扇罩、联轴器防 护盖、电动机散热片等不宜放置传 感器的部件(如左图)。
采集测量数据
▪ 识别无效数据 ▪ 热瞬态 ▪ 表面污垢将会导致高频信号损失 ▪ 接触不良产生的谐波 ▪ 传感器问题
相位测量
相位反映了两个正弦波间的相对时间差。就我们所讨 论的问题,正弦波通常表示的是转速频率。尽管实际 测量的是时间差,但一般用角度来表示(或弧度)。 360度为一圆周(轴旋转一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