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八乙酰苯胺
一、目的要求
1.了解用冰醋酸制备乙酰苯胺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微量分馏管的使用方法。
二、基本原理
三、实验步骤
a在100ml 圆底烧杯中,加入10ml 苯胺、15ml 冰醋酸及少许锌粉(约0.1g用钥匙或玻璃棒沾一点就好,不然难以分离影响纯度,加入其的目的是防止苯胺在反应过程中被氮化,生成有色杂质),装上一短的刺形分馏柱,其上端装一温度计,支管通过支管接引瓶与接收瓶(10ml 量筒方便判定醋酸是否除尽),接收瓶外部用冷水浴冷却;
b 将圆底烧瓶在石棉网上用加热套小火加热,使反应物保持微沸约15 min 。
然后逐渐升高温度,当温度计读数达到100摄氏度左右时,支管即有液体(醋酸)流出。
温度维持在100-110摄氏度之间,当液体流出体积在4.5ml左右时,生成的水及大部分醋酸已被蒸出,表示反应完成;
c 在搅拌下趁热将反应物倒入200ml冰水中,冷却后抽滤析出的固体,用冷水洗涤。
产量
3.6g。
四、思考与讨论
(1)反应为什么要控制分馏柱上端的温度在100-110摄氏度之间?温度过高有什么不好?
主要由原料CH3COOH(b.p.118℃)和生成物水(b.p.100℃)的沸点所决定。
控制在
100-110℃,这样既可以保证原料CH3COOH充分反应而不被蒸出,又可以使生成的水立即移走,促使反应向生成物方向移动,有利于提高产率。
温度过高会使参与反应的醋酸快速蒸出,不能很好的反应。
(2)根据理论计算,反应完成时应产生几毫升水?为什么实际收集的液体远多于理论量?
理论计算M(C6H5NH2)/m(C6H5NH2)*m(H2O)=1.9742g 即约2ml
实际收集 4.5ml
实际收集的液体远多于理论量是因为冰醋酸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