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FLASH课程标准

FLASH课程标准

《Flash》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制定依据本标准依据《艺术设计专业(新媒体策划与设计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对《Flash》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定。

用于指导其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

(二)课程的性质与地位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新媒体策划与设计方向)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它的目标是使学生熟悉Flash软件的界面、工具的属性及基础动画操作过程,理解和熟悉基本的动画制作,能制作简单的交互媒体的作品,为商业动画设计、动画创作设计等打好基础。

本课程在二维动画运动规律等核心课程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画设计和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制作形式和手段,为下一阶段的3D动画制作设计做好准备。

本课程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面向IT领域,使学生熟练掌握Flash 的基本操作和图像处理功能、对象的操作和位图的应用、动画制作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方法、高级动画的制作以及使用动作脚本制作交互式动画的方法。

主要针对(三)课程设计思路1.理念与思路本课程立足于企业,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为学生成为动画制作行业职场人奠定基础。

整合“理论”+“实践”+“项目”三者的完整教学。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可以巩固理论知识,还可以有很好的实践基础,并有综合项目操作的能力。

2.教学内容的构建根据动画设计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采用模块化结构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共划分了八个技能模块。

将理论讲解与实训操作密切结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到知识的应用价值。

突出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并重的培养模式。

知识由浅入深,从而有针对性的全面培养学生。

3.教学内容的组织与选择整个课程围绕实际应用和就业需要来选择内容。

本课程在内容上主要分为八大模块,每个模块都对应相关的实训,通过模块实训达到相关能力的培养。

再对知识点进行整合成三大综合实训—动漫网站制作、“趁火打劫”动画制作、“能源与环境”公益广告动画制作。

通过“核心技能实训”、“仿真项目实训”、“订单项目实训”和“顶岗实训”四个实训环节,让学生在循环进行的过程中培养平面动画设计与制作的综合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该课程以培养学生在熟练掌握视听表达的一般规律的同时,让学生建立起画面思维的能力,蒙太奇化的分镜头脚本构思能力、影视作品鉴赏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在使学生熟练掌握视听表达的一般规律的同时,使学生在进行创作和表达时,可以从抽象的文字思维转换为声画结合具象的影视语言思维,从而写出具有画面感的用镜头语言来表达的剧本、分镜头本,而非用文字表达的作品。

(二)分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了解FLASH软件的基本概念、软件特性和历史演变,了解FLASH动画的艺术特征,学习各种命令的使用和动画脚本语言,领会交互媒体在动画中的特殊作用,掌握FLASH作品创作的步骤与方法,同时具备良好的审美观点。

2.职业技能目标能熟悉各种平台上的FLASH作品的特性;能掌握FLASH软件的各种命令和动画脚本语言;能调FLASH视频和音频的同步;能根据不同的要求完成作品。

3. 方法能力通过完成各类FLASH动画作品,熟练掌握各工具及面板的使用,具体目标为:为企业培养合格的员工,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胜任企业的工作岗位。

在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等。

4.社会能力(1)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服从力。

(2)创作主动力和自我潜能的发掘能力。

(3)具备工作中处理与各方关系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5)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一)理论课时分配表1-1 理论课程内容、要求(二)实践项目课时分配表1-2 实践项目课程内容、要求四、教学实施(一)师资要求1.从事本课程教学的专任教师,应具备以下相关知识、能力和资质:1 )具备艺术设计类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含本科),并接受过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论的培训,具备高校教师资格。

2)从事实践教学的主讲教师要具备在影视企业实际参与开发产品的经历。

3)具备Flash动画制作能力方面的相关知识。

4)具备教学组织、管理及协调能力。

2.从事本课程教学的兼职教师,应具备以下资质:1)应具有一定的普通话基础,并掌握一定的教学、教育相关知识,在进行示范性教学时,能充分表达所教学的内容。

2)在企业从事3年以上产品开发与设计的实践工作。

(二)教材及参考资料教材的编写要体现课程的性质、价值、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以及内容标准。

1.打破传统的学科教材模式,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教材编写。

2.校企联合编写教材,教材编写以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化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为目标,注重能力本位的原则,力求突出“理论够用、重在实操”和“简单明了、方便实用”的特色,内容应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针对性,编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操作和实践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为用人影视企业所欢迎的高技能影视制作人才。

3.通过工作项目的需求,以够用为度为原则,设定能力目标,能力标准,引入高职学生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

4.教材应图文并茂,提供大量的实际示例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于技术的理解与掌握。

5.建议为教材配置专门的多媒体光盘,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自学。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在使用传统的讲授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多种教学方法的拓展。

任务驱动式:把真实的企业项目作为工作任务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模拟进入岗位角色,并以公司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来要求学生完成作品的创作。

案例教学法:对于典型项目中的核心技能用生动、直观的案例进行导入。

例如:游戏开发项目通过案例“闪闪的红星”来导入介绍项目中用到的遮罩动画技术。

启发式教学法:学生掌握案例的制作方法后,对案例涉及的知识技能进行拓展提问,启发学生去思考,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拓宽动画设计思路。

多媒体教学与常规教学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室教学,能够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机操作教师示范,本课程的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上课时教师利用课件教学。

(五)教学评价为适应我院确立的培养创新性专业人才的目标需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作为一名Flash动画制作应该具备的基本文化知识和素养,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视听语言的一般概念、视频编辑的基本方法和高级应用和影视作品分析等方面的知识,为日后从事广告与影视后期制作工作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的Flash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灵活地把知识运用到实地的视频制作与处理过程中去。

考核方式:综合考核=形成性评价×20%+项目评价×50%+综合评价×30%5.1形成性评价(20%)主要包括:课堂到课、参与课堂教学情况(包括现场演示、课堂发言等)。

项目评分标准分数说明考勤旷课一次扣2分,无故迟到一次扣1分,直到全部扣完。

10分考勤计入个人成绩。

提问优(8~10分):主动起来回答且回答正确。

良(5~8分):主动起来回答且回答一般,被点名起来回答且回答正确。

中下(0~5分):被点名起来回答且回答一般或不正确。

10分提问成绩计入整个小组成员的成绩。

5.2 项目评价(50%)项目操作考核则需要同学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这样也可以锻炼同学们的协调性和对知识的交流理解。

作业为影片分析,根据学习过的实做内容,进行视听语言知识点的变化和组合,进行实际操作完成并实施。

目的是考核每一个学生的实际的视听语言的分析能力。

5.3综合评价(30%)采用交作品方式考试,内容主要以影视语言应知部分内容作参考,考试时间2-3周(课外时间)。

以3-5个同学为一组,让他们自己选题,自己写脚本,写分镜头脚本,绘制并制作出一个完整的Flash动画作品。

(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根据课程目标、学生实际以及本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等特点,本课程的教学应该建设由文字教材、多媒体课件等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为一体的配套教材,全套教材各司其职,以文字教材为中心,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副,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1.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幻灯片、投影仪、电子教案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建议加强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络信息资源,使教学媒体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使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互转变;使学生从单独的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五、课程管理(一)课程教学团队课程负责人:徐路遥主讲教师:赵明友、陈言(二)责任1.学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把握课程发展方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2.教研室主任与课程负责人负责课程的整体建设、内容的调整、课程的持续发展。

3.主讲教师负责课程的授课过程,主讲教师与实训教师负责课程的实训教学。

4.课程负责人负责监督课程的实施。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