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名著专题复习课
(2)《红星照耀中国》中实际上存在着两个层面的“事实”:一是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采访“红色中国”的全过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关注的重点有两个:一是共产党及红军是如何绝处求生的,其生存、发展的根本是什么;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的信仰及其对于中国命运的思考。
3.当代青少年如何传承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全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强大动力。青少年应了解峥嵘岁月,从小培养脚踏实地、勇往直前、从我做起的良好习惯,并且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四、典例迁移,达标检测。
自主推荐阅读
王树增《长征》
1、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是:对__________坚定信仰和__________主义精神;是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__________精神;是顾全大局、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
2、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移”指的是红军长征。
B.这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及时性是它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
C.该书以作者陕北之行的经历为线索,切实报道共产党人的生活和精神。
D.此书充满激情的议论,忠于客观事实,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
考点分析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纪实作品中的真实性与文学性。
教学难点
拉近学生与红色经典纪实作品的距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红色经典纪实作品的价值。
专题二:关于长征
1.长征的起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
2.长征的路线红军长征首先向西,然后向北,中央红军长征经过了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四川、云南、甘肃、陕西等11个省,行程约为二万五千里。
3.长征中面临的主要困难第一,敌军的围攻。红军一直处于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中。第二,我党我军内部的错误和矛盾。第三,征途中恶劣的自然条件。
2.长征精神的内涵其内涵主要有: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紧密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走自己道路的求实创新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
中学语文专题复习课教案
《红星照耀中国》
第周第1课时(总第2课时)
教
材
分
析
《红星照耀中国》是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指定必读书目,它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经典名著。原名《西行漫记》,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它在世界获得了轰动性影响,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学生通过研读和探究,感知那段历史,学习红军的可贵精神。
3.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这段文字节选自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该文描述的“我”是______(填写姓名),从选段中你可以看出“我”具有怎样的特点?
三、合作探究,总结方法;
专题一: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
1.外貌形象与言谈举止
2.出身与家庭
3.童年的经历
4.受教育情况
5.参加革命的起因
6.参加革命后的经历
3、1934—1935年间,中国红军长征的路上,________的召开,使毛泽东同志重新回到了中国红军的领导层,并重新获得了军事指挥权,从而改变了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命运。
4.长征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示例:(1)四渡赤水;(2)强渡大渡河;(3)飞夺泸定桥;(4)过大草地。
5.长征的历史价值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从1934年开始到1936年结束的长征中,红军战士们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写下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的英雄史诗。
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强大队伍,长征中红军表现出的对革命的必胜信念和一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前进的巨大动力。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专题三:信仰与精神
1.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即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了这个信仰,共产党人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才能在各种政治风浪中坚定政治立场,不迷失方向。
教学内容与Hale Waihona Puke 生活动一、考点解说,知识梳理。
重点考查学生点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础知识与运用考查包括中外名著阅读积累
1、题目解说2、作者名片3、创作背景4、主题思想
5、主要内容、6、人物形象7、艺术特色
二、真题导向,自主考查;
1.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回答问题。
(1)《红星照耀中国》曾用名《_________》,书中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______、______、______、彭德怀、贺龙、刘志丹等,描述了他们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______环境和______时代,试图从这些人的出身和成长经历中,寻找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
学
科
维
度
知识目标:
跳读作品中关于人物的重点章节,通过品读关键词句,理解纪实作品真实性、文学性兼有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把握纪实作品的基本特点,总结阅读纪实作品的方法,学会用客观、理性的态度阅读纪实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经典纪实作品中人物的成长历程、信仰追求、精神品质、感悟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