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究氯气与水的反应》教案

《探究氯气与水的反应》教案

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3课时《探究氯气与水的反应》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本节教学以氯气与水反应的探究为主线,以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的应用为暗线,主要采用启发引导和合作探究法展开教学。

教学过程中借助实验视频、动画、图片和学生实验四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突破“氯水的成分”这一教学难点提供有效支持。

同时,辅以多媒体课件,在教学展示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并形成科学的问题串,引导学生沿着科学思路,自主学习有关内容或设计实验,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分组讨论交流,进行合作学习,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本节教学既是学科研究程序的应用课,也是物质性质研究课。

通过本节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接受科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和氯气与水反应的有关知识与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等,加深他们对化学科学的认识,增强他们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指导自己行为的意识。

二、设计背景1、教材:在前面学习了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钠的性质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已经通过探究氯气的物理性质和与氧气类似的化学性质,进一步熟悉观察、实验、分类和比较等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体会了探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为了进一步提高实验探究能力,本节将进一步采用实验探究的形式对氯气的化学性质进作一步研究,从而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2、学生:高中化学学习一开始学生刚刚接触到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也只是刚刚体会到研究方法在探究物质性质过程的重要地位,对怎样处理研究程序中每个环节中的具体问题还比较生疏。

通过本节对氯气化学性质的进一步探究,学生将更加灵活地运用研究方法和研究程序,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同时,通过实验探究也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他们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三、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鲁科版化学1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中的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第3课时。

教材中氯气与水的反应及氯水的成分和性质,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因此如何用探究的形式来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也就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价值所在。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氯气与水的反应,了解氯水的成分。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体验研究物质的基本程序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认识实验过程中有序分析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氯气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2)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二)教学重点氯气与水的反应(三)教学难点氯水的成分的探究(四)教学方法教法:启发引导学法:合作探究(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和试剂四、教学过程:【知识·回顾区】借助PPT展示所学知识框架,迅速帮助学生回顾上节相关知识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迅速回顾旧知,做好知识巩固)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2(1)氯气的物理性质(2)氯气的化学性质①与金属单质的反应2Fe + 3Cl 2点燃2FeCl 322CuCl Cl Cu 点燃+②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学生代表回答)【知识·探究区】(问题导入)思考:借助PPT 展示讨论问题,引起认知冲突,方便学生思考交流。

氯气、氧气等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其化学性质有相似之处。

但是,化学性质能完全相同吗?除了与氧气类似的性质外,氯气还具有什么特性呢?Cl 2与O 2的性质相似,但氧气不易溶于水,而氯气能溶于水。

那么,氯气溶于水的过程只是一个纯物理过程吗?氯气能与水反应吗?能否设计实验证明?(提问引起认知冲突) 【板书】氯气与水的反应思考与假设:思考一、氯气能与水反应吗?思考二、若Cl 2与H 2O 发生了反应,可能会生成什么? 即:氯水中除了Cl 2和H 2O 外,还有什么?思考三、如何设计实验验证我们的预测呢?(阅读课本15页方法导引) (讨论)答:能。

可能会生成:HCl(Cl - 、H +)。

(学生分六组深入讨论交流,做出预测)实验探究【实验设计】1、氯气能与水反应吗?(学生阅读课本15页方法导引,教师播放《验证氯气能否与水反应的实验视频》,引导学生分析解释得出结论)借助PPT 展示探究实验视频避免演示实验难以观察到明显现象的弊端,也跳出了现有实验条件的限制,给学生更直接的感官冲击。

将干燥的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红纸条的集气瓶A 中和盛有湿润红纸条的集气瓶B 中,观察现象。

HClCl H 222点燃+1、Cl 2 + H 2O === HCl + HClO (次氯酸)2、氯水的成分有哪些?(给出试剂及仪器,引导其独立思考,并展开讨论,设计出实验方案以验证预测)试剂:新制氯水、硝酸银溶液(硝酸酸化)、镁条、红纸条。

仪器:试管三支,胶头滴管,烧杯,砂纸。

(学生小组组长进行实验操作,其他成员注意观察,记录现象;小组讨论分析后,副组长代表发言。

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团队合作能力)借助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使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在快乐中感受化学的神奇和魅力。

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关实验视频,引导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结合学生实验,纠正学生错误操作;使全体学生能更直观地观察现象,积极思考。

(引导学生归纳出结论) 【板书】一、预测性质 思考:氯水中有漂白性的物质是什么?它起漂白作用的原理是什么?(阅读课本16页)借助PPT 展示与生活相关图片,进一步感受氯水的漂白性。

回答:次氯酸,它遇到有色物质时,能破坏其中的有机色质,使有色物质褪色。

(强氧化性)氯水的成分有哪些? 回答:Cl 2、H 2O 、HCl 、HClO 。

补充:Cl 2、H 2O 、HClO ; H +、Cl -、OH -、ClO -。

【板书】三、结论2、氯水的成分:Cl 2、H 2O 、HClO ;H +、Cl -、OH -、ClO -。

(学生阅读课本16页)补充:盐酸有强酸性,使蓝色的石蕊试纸变红。

次氯酸有漂白作用,会使变回的红色石蕊试纸褪色。

次氯酸是一种弱酸,有强氧化性,能杀灭细菌,有消毒作用,自来水厂通常用往自来水中通氯气的方法对自来水消毒。

【板书】3、次氯酸【知识·拓展区】借助PPT 展示思考问题及相关图片,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考,便于学生讨论交流;展示生产和生活中相关图片,使学生联系生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思考一:为什么氯水要保存在棕色瓶中? 思考二:久置氯水会怎样? 思考三:氯水与液氯的区别?思考四:Cl 2能与碱反应吗?(提问引发讨论,引导学生书写相关方程)(讨论)答: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2HClO === 2HCl +O 2 ↑借助PPT 展示方程书写步骤,节约时间,方便教学。

【板书】 4、液氯与氯水的区别 练习:Cl 2与NaOH 溶液?分步进行:Cl 2 + H 2O = HCl + HClO HCl + NaOH = NaCl + H 2O HClO+ NaOH = NaClO + H 2O 总反应:Cl 2 + 2 NaOH = NaCl + NaClO + H 2O应用:实验室常用NaOH 溶液吸收多余的Cl 2 ,以消除污染。

思考:Cl 2与熟石灰反应有何应用?(自学,阅读课本16也身边的化学,得出结论)光照弱酸性漂白作用、杀菌消毒作用不稳定性【板书】五、氯气与碱的反应小结:本节课运用了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对氯气的化学性质作了进一步探究,最终得出结论:氯气能与水的反应,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是一种弱酸,有漂白作用和杀菌消毒作用,见光易分解;氯水是混合物,而液氯是纯净物;氯气能与碱反应生成次氯酸盐。

【知识·巩固区】借助PPT展示测试题,方便学生迅速巩固新知。

1、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氯气、液氯和氯水都是纯净物C.氯气能溶于水D.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2、下列有关氯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中含Cl2和HClO分子B.氯水和氯气均为黄绿色C.氯水光照时有气泡冒出,该气体为Cl2D.氯水放置数天后,溶液的酸性将增强3、常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

某学生用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药品变质的是()A.石蕊B.硝酸银C.碳酸钠D.氯化铝4.如图:A处通入干燥氯气,打开B阀时,C处红色布条褪色,关闭B阀时,C处红色布条无变化。

由此判断D中所盛物质可能是()A.浓硫酸 B.氢氧化钡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食盐水作业:1.能直接使有色布条褪色的物质是()A.NaClO B.Ca(ClO)2 C.Cl2D.HClO2.下面对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氯气可使湿的红布条褪色,所以氯气具有漂白性B.氯气没有漂白性,但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C.在通常情况下,氯气可以和任何金属直接化合D.闻其气味时,要小心将集气瓶放在鼻孔下直接闻3.关于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制的氯水呈淡黄绿色,久置的氯水无色B.新制的氯水漂白作用强,久置的氯水漂白作用很弱或消失C.新制的氯水中没有氯离子,久置的氯水中才含有氯离子A1、Cl 2 + H 2O === HCl + HClO (次氯酸)D .新制的氯水中含氯气多,久置的氯水中含有极少量的氯气或不含氯气4.某学生用图所示的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其中气体A 的主要成分是氯气,杂质是空气和水 蒸气。

回答下列问题:⑴.该项研究(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

⑵.浓H 2SO 4的作用是 。

⑶.与研究目的直接相关的实验现象是。

⑷.从物质性质方面来看,这样的实验设计还存在事故隐患,事故表现是。

请在图的D 处以图的形式表明克服事故隐患的措施。

五、板书设计探究氯气与水的反应一、预测性质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结论 滴入AgNO 3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有Cl - 加入镁条 生成无色气体 有H + 滴到红色纸条上红纸条褪色有漂白性物质三、结论2、氯水的成分:Cl 2、H 2O 、HClO 、HCl ;H +、Cl -、OH -、ClO -。

3、次氯酸4、液氯与氯水的区别5、氯气与碱的反应内容来源使用目的预期效果 《氯气与水的反应》实验视频中学学科网 避免有剧毒的氯气危害健康;突破实验条件限制,替代演示实验;更直观地展现实验现象,便于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积极分析解释现象,得出“氯气与水能反应,生成有漂白性物质”的正确结论。

光照漂白作用、杀菌消毒作用不稳定性:2HClO === 2HCl +O 2 ↑弱酸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