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烟气脱硫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5)1.1项目概况 (5)1.2编制依据和原则 (6)1.3项目投资单位介绍 (8)1.4项目建设情况 (9)1.5项目建设背景 (9)1.6项目建设必要性 (12)1.7研究范围 (13)1.8研究结论 (13)第二章项目建设概况 (14)2.1项目设计基本参数 (14)2.2设计指标 (16)第三章建设规模与工程技术方案 (17)3.1建设规模 (17)3.2工程技术方案 (17)3.3工艺流程 (25)3.4工艺设备 (34)3.5仪表及控制 (41)3.6电气 (51)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66)4.1项目选址 (66)4.2建设条件分析 (67)第五章原辅材料及燃料、动力供应 (69)5.1原辅材料供应 (69)5.2燃动力供应 (69)第六章总图运输 (70)6.1设计依据: (70)6.2设计原则: (70)6.3项目总平面布置 (70)6.4工厂运输 (70)6.5储运 (71)6.6公用辅助工程 (71)6.7管道的敷设 (73)6.8建筑设计 (73)6.9建筑部分 (74)第七章能耗分析与节能措施 (78)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78)7.2节能措施 (78)第八章生态与环境影响分析 (80)8.1项目自然环境 (80)8.2设计依据 (80)8.3执行标准 (81)8.4环境污染分析 (82)8.5环保措施的效果分析 (82)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 (83)9.1自然危害因素对劳动安全卫生的影响分析 (83)9.2项目对劳动安全卫生的影响分析 (84)9.3安全卫生主要措施 (85)第十章消防安全 (88)10.1执行的标准、规范 (88)10.2消防设计原则 (88)10.3消防措施 (88)第十一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90)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进度方案 (91)12.1项目工程总进度 (91)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93)13.1投资估算依据 (93)13.2项目总投资估算 (93)13.3建设投资估算 (94)第十四章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 (96)第十五章结论 (98)附图:总平面布置图第一章总论1. 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某煤化有限责任公司锅炉烟气脱硫项目1.2 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建设单位:某煤化有限责任公司单位性质:民营企业法人代表:项目负责人:1.3 建设地点某邹城工业园区某煤化有限责任公司厂区1.4 建设内容与规模1.4.1 建设内容本项目主要对2台75t燃煤燃气混烧锅炉进行脱硫技术改造。
主要建设烟气系统、吸收剂制备及加浆系统、吸收塔系统、副产品处理系统、氧化空气系统、工艺水系统、电气系统、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1.4.2 项目性质本项目为环保技改项目。
项目建成后,SO2排放浓度:≤80mg/Nm3,SO2年减排量为372t。
1.5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3200万元,建设投资3000万元(包括建筑投资1100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投资1900万元)。
流动资金200万元。
资金来源均为自筹。
项目投资明细如表1-1所示:表1-1 项目投资明细表单位:万元1.2 编制依据和原则1.2.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4)《国务院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6)《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8)某煤化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锅炉构造、燃料、烟气排放指标的相关资料;(9)《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相关标准和技术规程DB37/ 664—2007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18599-2001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2348-200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Z1-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13271-200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J462-2009 《工业锅炉及炉窑始发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程》DL/T5121-2000 《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1.2.2 编制原则1、项目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和法令,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方向及行业和地区的规划;2、采用的工艺技术要先进适用、操作运行稳定可靠、能耗低、脱硫效率高、烟气排放标准要高于国家和地方标准;3、全部工艺装置单元设为一个联合装置,集中布置,统一规划,减少占地面积;4、充分考虑本项目与已有的公用工程设施统筹安排,提高投资效率;5、充分考虑利用现有土建基础设施,最大程度减少投资;6、采用成熟、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量利用率;7、采用成熟、先进节水技术,减少新水用量,降低废水排放量;8、严格执行国家、地方及主管部门制定的环境保护、安全设施、消防和职业卫生的设计规定、规程和标准。
1.3 项目投资单位介绍某煤化有限责任公司是由某恒信集团和江苏沙钢集团合资建设的一家大型现代化煤化工企业,位于某省邹城市工业园区,占地一千余亩,注册资本6亿元,在职职工1700人,建有4组JNDK55-05型捣固焦炉,同时配套建有备煤车间、熄焦系统、煤气净化车间、甲醇车间及废水处理站、大型现代化内河码头等公用辅助设施。
设计年产240万吨焦炭、25万吨甲醇、13万吨煤焦油、4万吨粗苯、3万吨硫铵、1万吨硫磺及3000万方城市煤气。
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102亿元,创利税2.5亿元。
公司遵循“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节能环保、技术领先”的原则进行规范建设,在工艺、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采用了国内外多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焦炉为国内先进的JNDK55-05型宽炭化室捣固焦炉;采用了大型装煤推焦二合一地面除尘站、清洁低水分熄焦、A/O法废水处理等先进技术;实现了炼焦配煤自动化、焦炉四大车的自动对位、炉号自动识别、推焦自动联锁等焦化自动化控制;甲醇采用了国内先进的纯氧部分转化、低压合成、节能型的三塔精馏等技术;全厂实现了DCS自动控制,公司项目被中冶集团评为“2010年度冶金行业优秀设计工程”。
作为新兴的大型现代化煤化工企业,拥有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及设备,地处国家煤炭基地,紧邻黄金水道-白马河,技术人材荟萃,发展煤化工的内外部环境优越。
为实现企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理念,注重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向高端煤化工产品延伸。
“十二五”期间,公司拟在焦油加氢、煤制乙二醇、焦炉煤气制取LNG、焦油产品深加工、煤沥青碳纤维等高端煤化工产品方面进行研发,拉伸优质产品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国内高端煤化工产品基地。
利用3—5年时间将建成集化学工业、煤炭深加工、精细化学品为一体的销售收入超过200亿的大型综合企业,成为某乃至全国最大的化学工业基地。
1.4 项目建设情况公司现有2台75t循环流化床锅炉,配有两台电除尘,两台355KW 风机。
1.5 项目建设背景某煤化有限责任公司现有2台75t锅炉,考虑到公司内部煤气存有富裕量的情况,锅炉装有燃煤和燃焦炉煤气两套燃烧系统。
燃煤时脱硫系统采用炉内喷钙工艺,由于焦炉和甲醇装置生产负荷调整时,锅炉燃烧煤气量供应不稳定,需要启用燃煤系统,进而造成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不稳定,最大可达600mg/L, 最低为60mg/L。
甲醇装置改造完毕后消耗煤气量增多,供应锅炉燃烧的煤气量降低,燃煤比重将进一步增加,每台锅炉均加装一台电除尘器;为控制二氧化硫排放量,保护环境,公司决定改造炉内喷钙脱硫装置,在除尘器后增设一台高效湿法脱硫装置。
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形式与任务。
我国是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的国家,煤产量已据世界第一位。
年产量达到12亿吨以上。
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5%。
燃煤造成的大气污染有粉尘、SO2、NO X和CO2等。
随着煤炭消费的不断增长,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也不断增加,连续多年超过2000万吨,已居世界首位。
随着城市化、现代化以及工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我国生产生活用电需求量、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迅速增长。
能源的大量消耗,将会导致大量SO2及硫的污染物的生成 ,对我们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损害。
目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国家排污总量收费政策,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环保政策的强制执行,SO2排放的治理已势在必行。
能源生产部门既要实施高能高效的生产,同时也要满足该领域的环保指标,承担起经济发展中对环境不可推脱的责任。
烟气脱硫,是一种应对能源燃烧生产中带来的污染的技术。
成功的烟气脱硫技术,为人们在生活与发展中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同时也推进在工业、生产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SO2是生产硫酸和一系列重要化肥的必要原料。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更是化肥大国。
据报载,2005年,我国的合成氨年需求量达33Mt,磷肥需求量10Mt。
硫酸是生产磷肥的主要原料之一,目前我国的年产量超过23MT,等同于SO215Mt。
近年来,由于我国的硫资源相对缺乏,为满足磷肥增长的需要,大量进口硫磺。
2005年,我国进口的硫资源折合SO2超过10Mt。
加上国内自产的SO2,我国化肥行业需要的SO2将超过20Mt/a。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对大自然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存空间,节约能源、降低消耗,治理并防止二氧化硫烟气污染成为迫在眉睫的工作。
烟气治理,温室效应造成的严重害,世人瞩目。
烟气治理的除尘、脱硫一体化,以废治害、以害制害,综合利用、综合开发,是降低脱除SO2成本的最有效途径。
我国是煤炭消费大国,随着煤炭消费不断增长,燃煤排放的SO2也不断增加,连续多年超过两千万吨,位居世界首位。
治理SO2排放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件大事。
大气污染是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其中燃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污染控制是目前大气污染控制领域中最主要的任务。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占世界煤产量的25%,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一次能源以煤炭为主的格局很难改变,因此燃煤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我国煤炭产量的80%多用于直接燃烧,产生大量的煤烟型大气污染。
煤燃烧产生SO2、NO x、HF、C x H y等有害气体,造成的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大气污染,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因此削减和控制燃煤产生的SO2污染,是我国能源和环境保护部门面临的严峻挑战。
近年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推进火电、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治理,强化脱硫脱硝设施稳定运行,加大机动车尾气治理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