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新石器时代早期:大汶口文化(黄河) 河姆渡文化(长江)新石器时代中期:仰韶文化:【半坡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庙底沟文化:《花瓣纹彩陶盆》《颧鱼石斧彩陶瓮》】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型:《尖底旋涡纹彩陶瓶》甘肃临兆,《舞蹈纹彩陶盆》青海大通上孙家寨。
马场型半山型石岭下型】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山东(黑陶)《镂空蛋壳黑陶杯》红山文化:辽宁(玉器)《玉龙》良渚文化:浙江(玉器)玉琮1.我国原始时代美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混沌性特征: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物;各门类浑然一体,相互依存2.从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石器制造看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艺术逐渐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而成为一种独立的精神现象的趋势,也为后世美术的分化和发展奠定了技术的和精神的基础。
3.何为仰韶彩陶?简述仰韶彩陶各期的造型和纹饰特征所谓彩陶,是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的图案,烧成呈黑色或褐4.怎么认识彩陶的艺术成就优美的造型和形式多样的装饰图案纹样的结合成为原始文化最发达最杰出和最光彩的成就.彩陶造型的最大特点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统一。
彩陶的造型简洁凝重、气魄浑厚,体现出朴素、单纯、健康、饱满的艺术。
5.《舞蹈纹彩陶盆》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体现在那些方面?舞蹈是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现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的艺术形式,一般用音乐伴奏。
舞蹈在原始社会已经产生,先民们用舞蹈来庆祝丰收欢庆胜利祈求上苍或祭祀祖先,这件彩陶盆就表达了欢乐的主题,集中反映了五六千年前人们的智慧和生活情趣。
彩陶盆的设计制作,还体现了当时制陶工艺的熟练和审美思想的进步。
舞蹈者的形象以单色平涂的手法绘成,造型简练明快,三列舞人绕盆沿形成圆圈,下有四道平行道纹,代表地面。
盆中盛水时,舞人可与池中倒影相映成趣。
小小水盆成了平静的池塘,池边欢乐的人群映在池水之上,舞蹈的韵味让人心醉.6.简述原始时代雕塑的主要内容和代表性作品的艺术特点原始时代的雕塑作品所表现的题材内容,除了与人类的物质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动物形象外,就是人们所崇敬或喜爱的氏族成员形象,体现着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形体、面貌、力量的初步认识和艺术的再现能力。
河南密县莪沟北岗遗址、半坡遗址稚拙粗放陕西华县柳枝镇稚气娇媚、甘肃秦安大地湾7.我国有哪些主要的原始岩画,其表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原始岩画被称为古代先民们记录在石头上形象的史书。
主要的原始岩画:内蒙阴山岩画、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广西花山崖岩画、云南沧源岩画、四川珙县岩画、新疆天山岩画等.在这些古拙、简朴的画面上,记录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留下了作者按照自己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创作的独特的图像,其中不乏原始审美观念和奇异的想象力。
8.彩陶:①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美术中。
②是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做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使橙红色胎地呈现各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
③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是彩陶的杰出代表.9.黑陶:①黑陶工业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工艺美术取得的杰出成就之一. ②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等遗址中常有发现。
③其烧制工艺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炭而成,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致密. ④其中山东龙山文化黑陶中的蛋壳陶以黑、光、亮、薄而著称于世。
10.人面鱼纹彩陶盆:①西安半坡②仰韶文化③图案装饰于陶盆内壁,展现人面与鱼的简练造型和生动组合④图案被认为与半坡氏族的原始信仰有关⑤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绘画杰作和典型器物11.C形玉雕龙:① 1971年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它拉村遗址出土②红山文化玉器的杰出代表③玉龙为墨绿色软玉制成,龙身光泽,蜷曲如勾,龙首做猪嘴形,长吻修目④是目前发现的体形最大,制作最精,形态最逼真,年代也最久远的碧玉龙形象12.舞蹈纹彩陶盆:①中国原始美术中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的杰作,出土于青海大通上孙家寨。
②内壁画着原始人舞蹈的图像,有学者认为这是表现了氏族成员分组围猎野兽的场景,也有人认为是载歌载舞庆祝丰收或祭祀神灵。
③在技法上,这件作品紧紧抓住人物的动态和整齐的队形,以极其精练的笔墨进行描绘富有抒情的意念.13.画像石(砖):是指汉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装饰绘画性雕刻.是指汉代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石阙、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砖石上的装饰绘画性雕刻.14.泥塑女神像①出土于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②头像与真人等大,似为全身像的头部.塑像面呈方圆形,颧骨突出,平鼻阔嘴,眼角高挑,眼窝内嵌圆形玉片,目光深邃,具有神秘感③塑造技术成熟,水平高超,令人叹为观止,其内涵当与原始巫术或信仰有关,是生殖女神和丰收女神的象征第二章先秦美术青铜器时代:青铜器分类:礼、乐、兵、车马。
发展:夏司马迁杜撰的朝代商代特点:纹样饕餮纹(兽面纹),形--—-大代表作品:《司母戊方鼎》《四羊方尊》西周特点:增加了铭文、铭文加长、金文《毛公鼎》春秋《莲鹤方壶》战国《采桑宴乐攻战纹壶》青铜雕塑:《猛虎食人卣》商,《铜立人像》西周1.青铜器①是先秦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
②主要类型有饮器、食器、酒器、兵器等。
③青铜器艺术是夏、商、周时占主导地垃的美术创造。
此时期出现了大量制作精美的青铜器,其造型和纹样在工艺美术史上具有典范意义.2。
原始瓷器:商周时期出现的青釉器皿,已经具备了瓷器的基本条件,但与后来的瓷器相比,质量较差,还于原始阶段,故称原始瓷器。
3。
饕餮纹:①也叫兽面纹②是流行于商周时期一种青铜器纹饰。
③基本特征为双目圆睁,阔口隆鼻,头上多有一对变化多端的犄角,或更有獠牙利爪,多数兽面纹的两旁还有对称展开的兽体身躯。
④这种纹样实际上把各种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以夸张和象征的手法综合起来,往往难以判定为何种动物,故称兽面纹。
⑤常饰于器物的腹部、颈下等重要部位作为主题纹样,西周中期后逐渐衰落.4。
帛画:①中国古代画种。
②因画在帛上而得名.帛是一种质地为白色的丝织品,在其上用笔墨和色彩描绘人物、走兽、飞鸟及神灵、异兽等形象的图画③约兴起于战国时期,至西汉发展到高峰. ④代表有战国时期的《人物御龙图》《人物龙凤图》5。
《人物龙凤图》:①战国时期帛画② 1949年出土于长沙陈家大山战国楚墓③质地为平纹绢,高31厘米,宽22.5厘米④画面描绘了一细腰长裙、侧身向左合掌做祈祷状的贵族妇女,在腾龙舞凤的引导下,向天国飞升的景象⑤画中人物比例匀称,仪态肃穆,勾线流利挺拔,设色采用平涂和渲染兼用的方法,格调庄重典雅,是先秦时期绘画的代表作艺术特色:此画主要采用黑线勾描的表现手法,线条运转有节奏韵律感,用色单纯。
黑白快的对比,点、线、面的结合,使形象有一定的重量感而生意盎然。
6。
《人物御龙图》:①战国时期帛画② 1973年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③画中一位头戴高冠、身着长袍,腰悬宝剑、侧身向左而立的男子右手执缰绳,驾驭着一条巨龙驰进人龙尾部企立着一只仙鹤,龙身下有一鱼④该画所表现的是死者之魂乘龙升天的景象⑤色彩平涂与渲染兼用,运笔劲挺优美、潇洒自如。
人物形象准确生动,揭示了人物的内在气质⑥画风古拙,装饰意味浓艺术特色:以单线勾描,设色平涂,兼施渲染,画中人物加彩,而龙、鹤及华盖基本上用白描。
线型属“高古游丝描”,用笔因物象的形体、质地和运动而有粗细,刚柔等多种变化。
7。
四羊方尊:①商代晚期青铜雕塑的代表作②出土于湖南宁乡③方尊口沿外移,颈部高耸,四边各装饰有蕉叶纹、兽面纹和夔纹. ④尊肩四角以高浮雕形式铸出四个羊首,极大地丰富了器表的层次以及造型空间⑤方尊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器,把器皿和动物巧妙结合起来,整体庄重华丽,工艺高超精湛8.司母戊鼎:①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②商代后期王室著名的青铜器③鼎的内壁刻有“司母戊”,意思是商王文丁为祭祀其母亲而铸④造型庄重、纹饰精工,具有气势,是我国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9。
莲鹤方壶: ①出土于河南新郑②盖顶莲瓣丛中站立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造型舒展灵动。
壶身附有浮雕的龙虎,气势升腾,结构不凡③突破了商周以来青铜器庄重肃穆的风格,充满了清新与活力,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风格第三章秦汉美术雕塑:石雕西汉《霍去病墓石雕群》东汉无青铜雕塑秦代铜车马西汉《长信宫灯》东汉《马踏飞燕》陶塑(陶俑)秦代《秦始皇兵马俑》西汉无东汉《击鼓说唱俑》绘画:画像石画像砖帛画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1.战国时期青铜器纹饰的主要内容和艺术形式有何新特点?主要内容: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复杂的情节场面、政治、历史,英雄业绩。
艺术形式:构图上基本上都是采取横式构图,不受透视的限制,以连续的手法把宏大的场面,不同的时空的情节表现出来。
在当时观察、表现能力和镶嵌技术的限制下,利用“剪影"式的构图和形象处理方法,给人以简练浑厚古朴的艺术感受。
2.西汉马王堆“T”形帛画有何艺术特色?此画体现了西汉时期塑造形象和肖像画水平。
它通过具有装饰意味的龙及动物把画面分成天、地、人的三部分,各部分间有着有机的联系,显得和谐而有变化。
以墓主人为中心的写实部分居中,四周描绘衬托幻想的境界。
有装饰的效果,又有写实的表现.画面中的仙人、侍者、游龙、飞兽等的刻画无不细致生动,充满了奇异的想象。
其中最突出地也是作者着力描绘的是女墓主人的形象。
他肥硕而高大的身躯,华丽的服饰及拄杖而立的神态,表现出她的身份和精神特征.此画在表现技法用线均匀有力,飞游腾跃,设色以石色为主,厚重沉稳,绚丽鲜明而又协调。
3.为什么汉代墓室艺术极为兴盛?墓室绘画表现的主要题材内容是什么?原因:除了经济的发达外,更主要的是和当时社会上盛兴的厚葬风气有关。
厚葬作为一种社会风气的兴起是汉武帝当政以后。
汉武帝时代由推崇黄老思想而转变为“独尊儒术”.所谓独尊儒术,主要是尊崇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提倡“行孝”,“行孝”的主要形式是“厚葬”。
墓室艺术正是厚葬风气中运用而生。
主要题材内容:1,原始神话、神仙世界——超时空的图式;2.历史故事、古圣先贤-—时间上的回顾;3.世俗生活和自然环境的描绘—-空间上的展开。
4.简述重要的汉墓室壁画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在不事细节的夸张姿态和大型动作中,在以粗轮廓的整体形象的飞扬流动中,表现出力量、运动、速度以及由之形成的气势的美;形象的笨拙古老,姿态不合常情,长短不和比例,直角、方形又是那样突出,缺乏柔和,这一切构成了汉代艺术特有的古典美.“气势”和“古拙"是这一时期艺术的基本特征和美学风格。
它体现了基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大一统帝国国力强盛和民族自尊心之上的生气勃勃的时代精神,它标志着中国艺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趣味世界和伟大的传统.5.略谈秦陵兵马俑的艺术风格.为了体现秦王朝无坚不摧的军事力量和严整的军容,使那帝国江山万代的梦想永不破灭,兵马俑的塑造手法是非常写实的,将士、战马和真人、真马相当,服饰、装束都很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