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竞争中性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一点思考

对竞争中性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一点思考

对竞争中性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一点思考
根据经济理论,竞争中性原则是一项调整国内市场秩序的公共政策,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环境。

该政策提出的背景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部分发达国家进行的国企改革,强调国有企业在税收、补贴、监管、市场准入等方面不得享有不公平的优势,从而破坏市场竞争环境。

换句话说就是,在竞争中性原则下,各类企业无论其所有制如何,都面临着相同的规则体系和市场环境。

对于我国来说,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国情。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将长期存在,而且我国不仅存在多种性质的所有制,在同一种所有制内部还存在多种实现形式和经营方式,在不同所有制之间,有时还需要通过横向经济联合,组成各种企业集团或联合体,以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合作经营和联合经营。

所以,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另外,由于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多元化,社会分工也会更加精细,所以,为了满足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就要根据不同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水平建立起多层次的所有制结构。

所以,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的长期并存是不可避免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将成为长期任务。

所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可见,混合所有制经济既是一种社会经济成分,又是一种企业资本组织形式。

它既包括公有制经济,又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它是股份制的一种形式,是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适应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和所有制结构的特殊形态的股份制实现形式。

我们毫不动摇地巩固与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探索形成了以股份制为基础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使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日趋多样化,并成功实现了与市场经济的融合。

这也是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一个伟大创造,也体现了竞争中性原则的思想理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