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电力电缆隧道通风口型式

城市电力电缆隧道通风口型式

城市电力电缆隧道通风口型式研究摘要:以城市电力电缆隧道工程常用通风口型式为例,综合考虑隧道通风消防要求及城市景观规划等制约因素,探讨城市电力电缆隧道通风口的选型。

关键词:城市;电力隧道;通风口;型式
隧道内的电缆线路在其运行中,因输送较大的容量同时往往会产生很大的热量,若隧道内部通风效果不理想,隧道内的温度就不断升高,电缆线路的输送容量也因此会受到限制。

另外,运行人员需定期进入隧道检修,隧道内温度也不能太高,为满足电力隧道正常运行的温度环境要求,需要对电力电缆隧道进行通风设计。

在中心城区内穿越的电力隧道,出地面的通风口受城市景观规划和地下管线的制约很大,通风口基本上结合隧道工作井布置,使得隧道通风区段距离较长;此外,城区内电力隧道一般断面大,规划敷设的电缆多,通风量也较大,通风井规模随之增加,从而使得通风口与地面景观规划的矛盾更加突出。

1 通风分区和防火分区的划分
过去的电力隧道通风分区和防火分区设计,主要是根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94)的要求进行。

一般来说,对于走道,据火灾实地观测,人在浓烟中低头掩鼻最大的通行距离为30m 左右,所以有条件的话,如在一些厂区的电缆隧道,可以做成70 m 左右一个防火分区。

在新版电缆规范《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中安全孔75 m的间距要求已经明确仅用于厂区和变
电站内。

而对于采用明挖法施工的城市电力电缆隧道工程放宽要求,不宜大于200 m。

对于采用非开挖式隧道间距可适当增大,且宜根据隧道的埋深和电缆敷设、通风、消防等综合确定。

这一要求同《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1-2005)的要求相统一。

2 通风量的计算
隧道通风量须同时满足消除余热所需的风量、消除余湿所需的风量、最小换气次数所需的风量和事故通风量的要求。

一般而言,消除余热所需的风量远大于消除余湿、最小换气次数及事故通风所需风量。

消除余热所需的风量应该取不利因素组合的最大值,即按最热天、最大电缆损耗功率设计的风量。

城市电力电缆隧道内通风量的计算受电缆散热速度、土体散热速度、各种工况下通风机械(非自然通风方式时)启动及关停设定温度等多方面输入条件的影响,已有相关的经验和研究,本文对此不加赘述。

3 通风口的设计原则
一般而言,城市电力电缆隧道通风口的设置应满足下列要求:(1)通风口的设置应结合通风区段的划分、隧道工作井的设置、城市规划要求、地面环境景观及环境噪音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原则上应根据线路长度均匀布置。

(2)通风口的尺寸需满足隧道正常运行及消防通风的要求。

(3)通风口的布置可结合出入口一并考虑,也可单独设置,
并应尽量与现有或规划建筑合建,减少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4)进风口和排风口的下缘不得低于当地的防洪、防涝标高,在进、排风口处应加设能防止小动物进入隧道内的金属网格。

风亭高度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

对敞口风井应设置排除雨雪的装置和防止人员入侵的措施。

(5)排风口应避免直接吹到行人或附近建筑,进风口应设置在空气洁净的地方。

(6)在隧道正常运行状态下,通风口不宜兼作电缆放线口、设备及材料进出口。

专门针对城市电力电缆隧道通风口的设置,暂无相应的规范进行限定,但不同城市对市政工程通风口的设置有相应的要求,一般借用该类要求作为设计输入条件。

以《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市政规划篇》为例,第2.2.6条规定在绿地、广场上建风亭,最高点原则上不超过1.2m,无法保证时,其建筑方案需组织专家进行评审通过后才能实施。

同时通风口的布置位置应尽量考虑均匀。

以广州为例,电力隧道通风口常与人员出入口在地面建筑平面布置中一并考虑,以减少占地面积和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4 通风口的常见型式
4.1 正常通风口
规范规定城区内明挖隧道的安全孔间距不宜大于200m,非开挖式隧道的安全孔间距可适当增大,且宜根据隧道埋深和结合电缆敷设、通风、消防等综合确定。

本文所指正常通风口是指在城区内具
备条件建设突出地面的通风口。

对于暗挖隧道,此类通风口可结合施工时的工作井以及运行维护所需的通风机房、配电房、人员出入口综合考虑。

暗挖隧道的工作井随不同工法和不同需求,尺寸差别较大,但突出地面的通风口宜按同一标准设置,图4-1为暗挖隧道常用的通风口型式。

该类通风口一般兼做人员出入口,内设楼梯间供运行维护。

a 正立面图
b 侧立面图
图4-1 暗挖隧道正常通风口型式
对于明挖隧道,由于安全孔设置的间距要求更小,且明挖工法一般无需设置施工用的工作井,通风口的选型更加灵活。

常用的通风口除图4-1所示的类型,采用楼梯间作为人员出入口外,亦可根据现场实际条件设置以爬梯作为人员出入口的通风口。

图4-2分别为通风口位于隧道正上方及侧上方的型式。

a 通风口位于隧道正上方
b 通风口位于隧道侧上方
图4-2 明挖隧道正常通风口型式
4.2 简易通风口
在中心城区内穿越的电力隧道,受城市景观规划和地下管线的制约,某些情况下无法设置突出地面的通风口,此时为满足通风需求,可设置简易通风口。

简易通风口可选用图4-3所示的型式。

a 通风口平面图
b 通风口剖面图
图4-3 简易通风口型式
采用简易通风口型式时,风道从隧道顶部进入,为满足规范要求,隧道埋深应在原有隧道深度上加深至少1900mm。

通风竖井底部设置排水孔,孔底与井底齐平,排入市政管网。

风机上方为设备吊装位置,施工完成后需封闭。

5 结语
采用电力隧道敷设大截面高压电缆输送电力是城市发展的趋势,电力隧道是电网的重要设施,隧道内的通风设计具有其特殊性。

城市电力电缆隧道通风口的平面布置及选型受规划景观及市政管
网等条件制约,本文通过对城市电力电缆隧道工程中常用的几种通风口型式的研究,探讨通风口的选型设计,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董志周,许建华,王斌,等.长距离大断面电力电缆隧道通风设计探讨.华东电力,2009,(11).
[2]严涵.隧道通风设计节能探讨.中国市政工程,城建院论文增刊.
[3]赵辉.城市电力电缆隧道的防火和消防设计.华北电力技术,2010,(6).
[4]王娜,郭宇,陈祖铭. 广州某地下电缆隧道通风设计.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09,(8). [5]李湛初. 电缆隧道的通风设计.制冷,2001,(12).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