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打字练习美文

打字练习美文

对待一个橘子的好一个日本人因为心脏病作了外科手术,出院时医生给他看账单,他突然气血攻心,晕厥,死亡。

两个美国律师吃饱了没事做,在办公室里赛跑,其中一个近视眼撞破了玻璃,从摩天大楼里飞出,死亡。

阿拉斯加瓦尔迪兹发生石油泄漏后,救援每只海豹的平均花费高达8万美元,在一个特别仪式上,有两只花巨款拯救回来的海报在旁观者的欢呼与掌声中被放回大自然,但在一分钟后,他们被一头杀人鲸吞入肚中。

一个叫凯·拉纳加的恐怖分子在寄邮件炸弹时没有付足邮资,邮件被盖上“退返寄信人”的邮戳退回,而他忘了那是炸弹,于是打开邮包,被炸成碎片……人生真的很无常,你根本不知道,下面会有什么事在等你。

所谓风水轮流转,谁都可以交好运,谁都有可能触霉运,上帝虽然法力无边,但也有打盹的时候,只有“现在”最可信,也一个是最可爱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众生真的是平等的,王子在日光浴,乞丐也在晒太阳。

如果这有什么区别的话,就是幸福的含金量,就是你用多大的心来享受当下的美- -同样一个橘子,有人几口就囫囵吃完,有人先闭目嗅它的清香,提神,然后剥皮,很美的造型,一瓣瓣地吃,慢慢地嚼,舒缓地咽……如果人生有什么不同,应该从对待一个橘子的态度里就可见吧。

放下最近我与一位美国籍的出家师父相约茶馆,用英文谈论心经。

师父听完我的烦恼,要我以便提起他刚买的3罐番茄汁,一边跟他说话。

随着时间流逝,我受不了酸痛,放下了手。

师父却说:“提起来,继续谈。

”又过了15分钟,我实在承受不住了,师父说:“现在可以放下了。

”看着我狐疑的脸,师父笑了起来。

“你不喜欢提着重物跟我说话,却为何带着烦恼来跟我说话呢?手酸了,放下就好,对待烦恼,不也是如此?烦恼就像这些番茄汁,是你自己用手举起来的。

”最近我开始练习,一手举起有重量的东西,一边想事情。

手酸了,自然会放下,有一天我也会做到,心累了,就把心事放下来。

空信封父亲过世后,我整理他的房间。

他生活简朴,除了几个烟斗,没什么特殊物品。

衣橱里有个小木箱,外表斑驳,但看起来似乎装着重要物品。

我小心翼翼地打开箱子,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一大沓旧信封,有一百多个。

信封都是空的,邮戳日期从1982年到1994年父亲逝世前几个月。

随着时间流逝,寄信地址从台北换到台中,从台中变成土城,再从土城转到新竹,最后又回到台北。

信封表面似曾相识,都是我的笔记。

那些信封都是我寄生活费给父亲用的。

父亲不愿意离开他的田地,一直住在乡下。

十几年前,他年事渐高,身体不再硬朗,我费尽唇舌才说服他把田地交给别人耕作。

从那时起,我每月寄生活费给他。

我虽然不时回家探视父亲,但时间不定,唯恐有所延误,所以每月一领到薪水便立即给父亲寄出生活费,不敢怠慢。

父亲不识字,因此我不曾在信封里附上只言片语。

他如此细心保存这些空信封,可见他对儿子的思念。

对父亲来说,每个月定时寄到的信封,可能代表着他与儿子的联系吧!我看着这些空信封,百感交集。

如今这一百多个信封成了我的珍藏。

不同的邮票透露这当时社会的脉动;不同的邮戳日期和寄信地址,记录了那是几年间我的人生浮沉。

检视一个个信封,当年的心情跃然纸上。

而现在信封里装着的,是我对父亲无限的思念。

【茶联欣赏】茶联作为诗词形式的一种变体,以对联为形式,对偶工整,平仄协调,往往悬挂于门庭上或者室内,以茶事生活为内容,不但古朴高雅且能陶冶人的情操,为古代文人所擅长和推崇,现摘录茶联以飨读者。

(1)红透夕阳,好趁余辉停马足;烹茶活水,须从前路汲龙泉。

(2)鹿鸣饮宴,迎我佳客;阁下请坐,喝杯清茶。

(3)煮沸三江水;同饮五岳茶。

(4)花间渴想相如路;竹下闲参陆羽经。

(5)歇一歇消消暑气;喝二杯品品香茗。

(6)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7)阁够三层读书论世;泉飞云壑听瀑煮茗。

(8)松涛烹雪醒诗梦;竹院浮烟荡俗尘。

(9)瓦壶水沸邀宾客,列位请进请进;茗碗香腾破睡魇,诸君快来快来。

(10)来不拈,去不送,礼义不拘方便地;烟自奉,茶自酌,悠然自得大罗天(11)小天地,大场合,让我一席;论英雄,谈古今,喝它几杯。

(12)斗酒恣欢,方向骚人正妙述;杯茶泛碧,庵前过客暂停车。

(13)茶可清心;酒能乱性。

(14)好事不容易做,大包不容易卖,针鼻铁,薄利只凭微中削;携子饮茶者多,同父饮茶者少,檐前水,点滴何曾倒转流。

(15)最宜茶梦同圆,海上壶天容小隐;休得酒家借问,座中春色亦长春。

(16)世间重担实难挑,菱角凹中,也好息肩聊坐凳;天下长途不易走,梅花岭上,何妨歇脚且斟茶。

(17)酒好能引八方客,茶香可会千里友。

(18)消愁不用一杯酒;遣兴当喝几碗茶。

(19)酒可宁心少饮有益;茶能醒脑常喝无妨。

(20)瑞草抽芽分雀舌;名花采蕊结龙团。

(21)品泉茶三口白水;竹仙寺两个山人。

(22)看《水浒》想喝大碗酒;读《红楼》举杯思品茶。

(23)为爱清香频入座;欣同知己细谈心。

【禅思·文/人淡如菊】金裘虽华艳,不及素衣端。

盛宴浓香气,何胜饭蔬醇。

多情空遗恨,恬然味足真。

蜗居远时尚,知足尽欢欣。

象棋对联漫谈象棋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表现艺术,往往借助中国的书法艺术表现其丰富多彩的文化魅力,想起除了许多谚语脍炙人口,还有许多构思精妙,寓意深远的对联,这些对联都是历代爱好象棋的文人和棋士的作品,也是中国象棋文化中的瑰宝。

中国象棋前辈厦门周家森先生在他所著的《象棋与棋话》中收集了许多象棋对联,现在选择其中笔者认为比较精彩的,略作注释以饷同好。

(一)南京胜棋楼对联烟雨湖山六朝梦;英雄儿女一枰棋。

南京是六朝的旧都,登楼眺望烟雨中的湖山,不禁联想起六朝的更替如同一梦,而在这历史的长河中表现出许多威武雄壮事业的英雄儿女,犹如一盘精彩纷呈的棋局。

此联字数不多,但意境深远,诚是千古名联。

下面的两联是继承上面对联的意境也是佳作;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古业;柔情似水,几时流尽六朝春。

赌野付传闻,叹青史成堆,千古河山棋一局;争墩笑多事,看画梁依旧,半湖烟雨燕双栖。

(二)明太祖朱元璋和刘伯温的对联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明太祖)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会。

(刘伯温)这幅对联表现了明代开国君臣的宏伟气势,雄才大略。

(三)古代书画家写的对联芳草池塘寻旧梦;落花庭院算残棋。

一角楸枰,寻橘中真乐;双奁黑白,得盘底仙机。

梨翁开时,正花落鸟啼,春风拂面;楸枰战罢,看天高云淡,秋月满怀。

这几幅对联表达了文人棋士对下棋的雅兴所至。

【对联】悬挂或沾在壁间、柱上、门两旁的联语。

又称楹联、对子。

体现中国人民生活情趣的一种独特的文字形式。

其基本特点是对仗工整、平仄想间、节律动人、意境优美。

字数多少无定规。

对联由中国古典诗词演化而来。

溯源可知《诗经》、《楚辞》中的对偶句,汉魏六朝诗文及骈体格式中对偶句更多,唐代个律师中颔联和颈联必须整齐对仗,以具对联特色。

而真正题写于门首楹柱独立存在的对联,据载首创于五代孟昶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到宋代,对联渐成世风。

明、清两朝为兴盛时期,丰富多样,大量长联出现。

成都望江楼长联212字,江津临江城楼钟云舫长联达1612字。

对联是人民群众歌颂新生活、展示美好愿望的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以其所用时间、场合不同,又可分为春联、喜联、挽联多种,春节时贴挂的对联称春联;喜庆婚嫁时贴的对联称喜联;哀悼纪念逝者的对联称挽联。

·文/处江湖之远咏而归读史后,境界愈发提升,与奥林匹克精神发生了联系,就是更高,更远,活得更长。

这是实话。

何则?我看获得时间越长,见闻就越多。

前百年的事,这百年还会重演。

这百年的事,以后也会重演。

戏剧的是,现实会重演,别人的事,在自己身上也可能重演。

毕竟都是一群人,只不过原来用刀枪棍棒,现在用导弹机枪而已,原来贴大字报,现在是写博客、发帖子而已。

手段多些,效率高些,效果未必大些。

活着才是硬道理。

既能多听几个版本的历史,又能多看几部真人秀,多好。

不要企图探究历史的真实,现在的人民的真实我们又知道多少?不知今,焉知古?所以,要多呼吸很快成为历史的空气,多见识很快成为历史的时事,你我也就成为历史某段时空中的人物。

总而言之,关心历史从关心个体出发,关心个体从关心自己出发,关心自己从活得高兴与否出发。

读史,可以使人活得更健康,这不是培根说的。

如果说这是历史观,可能会被历史学家们百年后狠狠地批判,岂不成了历史雪茄口中的历史人物?录陈晓旭的诗歌《我是一朵柳絮》,告别和告慰诗人陈晓旭·文/潘洗尘大约是在1983和1984年间,我正在大学里舍我其谁地爱诗与写诗。

当时由于长春《青年诗人》杂志的偏爱,所以我的作品每每就会成为该刊“根红苗正”的头条。

一天,该刊的主编、诗人何鹰想我谈起他最近又发现了一个写诗的“好苗子”,称是来自辽宁鞍山的小女孩儿,并嘱我多关注一下她发表在《青年诗人》上的一些作品。

这,就是陈晓旭的名字第一次进入我的视野。

遗憾的是,当时,我并没有认真去拜读这位诗歌“小女孩儿”的作品。

后来,又是何鹰先生告诉我,那个写诗的“小女孩儿”成了屏幕上的是林黛玉。

后来,就再也没看到过陈晓旭写的诗歌。

后来,知道陈晓旭又做了我的同行,干起了广告。

后来,从媒体上又看到了陈晓旭皈依的消息。

再后来,就是现在。

就是很多人泪眼里的:一代红颜林妹妹香消玉损。

但我看到的却是:一个诗人的离去——那是为理想所累;一个广告人的离去——塔索从事的本就是一个要以青春和健康做代价的行业。

所以我想,从皈依那天开始,陈晓旭最需要的也许就是安静和休息。

那我们大家和媒体就都不要再打扰她的灵魂了,让她就此好好地安息,好吗?最后,将一首也许正是当年我没有好好读过的陈晓旭的诗歌《我是一朵柳絮》录于此,并在最容易让人伤感和疼痛的深夜里轻轻地读出来:我是一朵柳絮·诗/陈晓旭·我是一朵柳絮长大在美丽的春天里因为父母过早地将我遗弃我便和春风结成了知己我是一朵柳絮不要问我家住在哪里愿春风把我吹到天涯海角我要给大地的角落带去春的信息我是一朵柳絮生来无忧又无虑我的爸爸是广阔的天空我的妈妈是无垠的大地西湖夜游记·文/弘一法师余重来杭州,客师范学社。

殘暑未歇,庭树肇秋,高楼当风,竞夕寂坐。

越六日,偕姜、夏二先生游西湖。

于时晚晖落红,暮山披紫,游众里散,流萤出林,湖岸风来,轻裾致爽。

乃入湖上某亭,命洽茗具。

又有菱角,陈粲盈案。

短童侍坐,狂客披襟,申眉高谈,乐说旧事,庄谐杂作,继经长啸,林鸟惊飞,残灯不华。

起视明湖,莹然一碧,远峰苍苍,若现若隐,颇涉遐想,因忆旧游。

襄岁来杭,故旧交集,文字绕斋,田子毅侯,时相过从,则辄湖上。

岁月如流,倏忽九稔。

生者琉璃,逝者不作,醉欢莫舍,酒痕在衣。

刘孝标云:“魂魄一去,将同秋草。

”吾生渺茫,可唏然感矣。

漏下三箭,秉烛言归。

星辰在天,万穗具寂,野火暗暗,疑似青磷;垂杨沈沈,有如酣睡。

归来篝灯,斗室无寐,秋声如雨,我劳何如?目暝意倦,濡笔记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