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竞赛试题库一、抢答题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的对象是辖区内常住居民。
2.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3.新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规定居民健康档案的编码采用17位编码,将建档居民的身份证号作为身份识别码。
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向辖区居民提供不少于12种印刷材料,6种视听音像资料。
5.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6.健康教育要通俗易懂,并确保其科学性、时效性。
7.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
8.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包括16项免费体格检查和7项免费辅助检查项目。
9.对首次发现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三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
10.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 4 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4 次面对面随访。
1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对象是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
1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有政府购买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具体实施的、全体居民均可免费享受的服务。
13、农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可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相结合。
14、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15、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
16、健康教育中发放的印刷资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和健康手册等。
17、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制定健康教育年度工作计划,保证其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18、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和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音文件等,并存档保存,每年做好年度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结、评价。
19、健康体检记录:包括一般健康检查、健康状况、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信息20、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包括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使用及维护三个部分。
21、当居民常住居住地发生改变时,应对健康档案进行迁移,包括迁入和迁出。
22、居民健康档案一律用纲笔或圆珠笔填写,不得用铅笔或红色笔。
各表单填写要严格按照《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2011年版)的有关规定和填写说明进行填写。
23、如果居民信息有所变动,可在原条目处修改,并注明修改时间。
数字或代码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果数字填写错,用双横线将整笔数码划去,并在原数码上方工整填写正确的数码,切匆在原数码上涂改。
24、凡有备选答案的项目,应在该项目栏的“□”内填写与相应答案选项编号对应的数字,对于选择备选答案中“其他”或是“异常”这一选项者,应在该选项留出的空白处用文字填写相应内容,并在项目栏的“□”内填写与“其他”或者是“异常”选项编号对应的数字。
对各类表单中没有备选答案的项目用文字或数据在相应的横线上或方框内根据情况填写。
25、在为居民提供诊疗服务过程中,涉及疾病诊断名称时,疾病名称应遵循国际疾病分类ICD-10填写,涉及疾病中医诊断病名及辨证分型时,应遵循《中医病症分类与代码》(GB/T 15657—1995,TCD)。
26、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建档人员依据服务对象既往的纸质健康档案记录或服务过程中(包括、慢性病管理、健康体检、上门服务等)产生的口述或纸质记录信息,通过电子健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录入建档。
信息录入完毕后,核查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保存,信息自动存入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并保留录入人员的记录。
27、高血压患者筛查流程图适用的对象是第一次前来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接受服务的居民。
目的是通过筛查、及时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及将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患者健康管理。
27、高血压患者评估的主要步骤包括测量血压、评估是否存在需要转诊的危急症状。
28、若收缩压≥200mmHg和(或)舒张压≥120mmHg,同时监测其他重要生命体征(脉博、心率等),根据高血压紧急情况处理原则处理后,要保证安全情况下,立即转诊至有急诊条件的医院。
29、若双侧上臂血压相差20mmHg以上,怀疑有周围血管疾病,转诊至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若双侧上臂血压不等,但差异不超过20mmHg,则嘱咐居民今后测量血压以较高一侧上臂血压为准。
30、若收缩压≥180mmHg和(或)≥110mmHg,同时监测其他重要生命体征(脉搏、心率等),根据高血压紧急情况处理原则,观察2个小时,若病情不能得到控制,随时转诊至有急诊条件的医院。
31、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规范中工作流程,将此过程分为评估、分类和处理三个步骤。
其中评估是指判断患者疾病危险程度、询问病史和一般体格检查的过程;分类是指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患者的病情控制程度以便予不同的处理;处理即对患者进行治疗,包括开出处方、根据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有针对性健康教育与康复指导、告诉患者下一次来诊的时间等内容。
二、判断题1.所有居民均可免费享受健康体检中的辅助检查项目。
(×)2.对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进行危险性评估1次。
(×)3.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对象为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季度至少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
(×)5.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危险性评估共分5个等级。
(×)6.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对象为辖区内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
(×)7、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级别为准。
(√)8、若收缩压≥200mmHg和(或)舒张压≥120mmHg,根据血压紧急情况处理原则处理后,在安全条件下,立即转诊至有急诊条件的医院。
(√)9、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修订版第三版)中血压水平分级规定,收缩压为140mmHg--159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99mmHg,应定为2级高血压。
(×)10、空腹血糖指检测居民在8-14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
(√)11、在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中,若体检者如果空腹血糖﹥16.7mmol,怀疑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或血糖﹤3.9mmol,应紧急处理转诊。
(√)12、理想体重计算:标准体重(㎏)=身高(㎝)-105;理想体重=标准体重±10%。
超过体重20%肥胖;低于标准体重的20%为消瘦。
(√)13、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腰围的测量方法:腰围(W):在肚脐以上1㎝的水平面上进行。
测量时应提示被测量者要平缓呼吸、不要收腹或屏气。
(√)14、目前,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老年人健康管理人数估算率应为全人口数*8.89%。
(×)15、目前,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中的考核指标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应≥70%。
(√)16、目前,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中的考核指标健康体检表完整应≥60%。
(×)17、目前,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考核指标健康档案建档率应≥83%。
(√)18、目前,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考核指标健康档案合格率应≥70%。
(×)19、目前,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考核指标健康档案使用率应≥30%。
(×)20、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就可确诊为高血压。
(×)21、辖区内35岁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时,无十分必要为其他测量血压。
(×)22、若所测量血压正常,即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情况下,告诉居民要保证每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
(√)23、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规范中工作步骤中分类是指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患者的病情控制程度以便予不同的处理;处理即对患者进行治疗,包括开出处方、根据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有针对性健康教育与康复指导、告诉患者下一次来诊的时间等内容。
(√)24、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分级标准是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
(√)25、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可诊断为3级高血压。
(√)26、血压读书必须以水银柱液面的顶端最近的上方刻度为准。
如水银面在两刻度之间,读数应取上值,且尾数只能为偶数。
电子血压计测量值可为奇数或偶数。
(√)27、高血压患者在血压超过180mmHg时,应测量双侧血压。
(√)28、居民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接受初次测量血压时,应测量双侧上肢血压。
(√)29、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中规定:连续两次随访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7mmol/L),连续两次随访药物不良反应没有改善,有新并发症出现或原有并发症加重。
应建议转诊,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30、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中规定:初随访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7mmol/L),有药物不良反应等。
应建议调整药物,2周内随访。
(√)3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除承担社区居民慢性病的诊断任务,还要承担社区基本医疗服务及慢性病管理、预防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
(×)三、单项选择题1.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是(B)A.辖区内6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B.辖区内6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C.辖区内5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D.户籍区内6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2.以下关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描述正确的是(A)A.所有登记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辖区内15岁以上人口数×患病率)×100% B.规范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辖区总人口数×患病率)×100%C.所有登记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辖区内15岁以上人口数×100%D.规范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辖区总人口数×100%3.以下选项不属于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重点人群的是(B)A.0~36个月儿童B.青年人C.孕产妇D.老年人4.为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医疗废物必须做到(A)A.无害化处理B.集中存放 C.市场流通D.有偿处置5.以下重点人群居民健康档案表单内容需要年度更新的是(B)A.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B.健康体检表C.孕产妇健康管理记录表D.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6.居民健康档案编码中最后5位编码为(D)A.居民家庭序号编码B.乡镇(街道)编码C.村委会或居委会编码D.居民个人序号编码7 . 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的服务对象是(C)A.户籍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B.户籍区内诊断明确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C.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D.辖区内诊断明确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8.重性精神疾病危险性评估分级1级为(A)A.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B.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C.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D.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9.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病情稳定描述,错误的是(C)A.精神症状基本消失B.自知力基本恢复C.社会功能处于较差状态D.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10.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年要提供(D)A.至少1次面对面的随访 B.至少2次面对面的随访C.至少3次面对面的随访 D.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1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至少开展公共健康咨询活动的次数是(C)A.4 B.6 C.9 D.1212.下列不属于个人基本信息表填写内容的是(A)A.月收入B.家族史C.既往史D.药物过敏史13.对老年人健康管理管理服务要求描述错误的是( B )A.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居民愿意接受服务B.预约55岁及以上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接受健康管理C.对行动不便、卧床居民可提供预约上门健康检查D.每次健康检查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健康档案14.糖尿病典型症状不包括(D)A.多饮 B.多尿 C.多食D.眩晕15.健康档案数据不一致的主要表现为(D)A.数据表示不一致B.数据名称不一致C.数据含义不一致D.以上均是16.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B)A.1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B.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