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进对联整套材料

走进对联整套材料

走进对联文化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被誉为“诗中之诗”。

它作为我国独特的语言文学艺术形式和基础教育教学形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然而,随着清末学塾教育的消亡,对联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方式也消失了。

当今的小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文化底蕴的薄弱是他们存在的普遍问题。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对联在众多的文学艺术门类中,对联是最能体现汉字神奇特点的一种文学形式,对联也是学生及感兴趣的民俗文化。

对联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今天的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艺术,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 对联是本年级在开展实践活动中,孩子们在收集、参观的过程中最感兴趣的内容。

对联的内容又十分广泛,所以本节课,从孩子们最熟悉的春联入手,结合对联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感悟春联的意思,感受对联的韵律美,循序渐进地初步的尝试写春联。

学生情况:五年级学生是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已经具有了一些学习能力,所以学习写春联时,可以借助以前所积累的知识和在实践活动所收集的资料。

然后,再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个人的文学素养的积淀,对春联的认识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对联的感悟理解和语文素养。

教学方式: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和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师生交流、感悟春联文字背后的底蕴。

教学手段:ppt辅助教学音乐。

技术准备: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搜集图片、音乐资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演示文稿,使文字、视觉与情感达到共鸣。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1. 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领略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

2. 诵读、品味对联语言的韵味美,感受对联的声韵美。

3. 运用所学的知识,自主尝试写简单春联。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在生活中学习的兴趣。

问题框架(可选项)1.在调查的过程中,你知道哪几种?你来读一读这几副对联,它们属于……(春联)2.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注意要读准字音。

3.当你大年初一,走在大街上,听着“劈劈啪啪”的炮声,看着贴在门上的春联,你不禁会……4.人们过春节充满着喜庆、快乐,春天到了天气还慢慢变暖了,大地万物复苏,所以有人说春联是梦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无限希望,有人说春联是画,描绘出秀丽的春光,请你也带着自己的感情来诵读这几幅春联吧!5.读得真好,在祖国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春联,老师也忍不住搜集了几幅,可是乱了,你能帮我整理一下吗?并简要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6.三幅对联,很快就被你们整理好了,真不简单,你们读懂春联表达的意思了么?请你们把这五幅春联填进这段话中7.诵读春联、感悟春联是一种享受,在这生机勃勃的春天来写写春联更是其乐无穷,孩子们,还记得对对联的口诀么?教师说一个词你来对一个词8.老师找了一些口诀中没有的词语,请你来对一对。

9.听着这美妙的音乐,想象春天的美景,也请你和同桌写一幅春联,你可以选择:(1)如果觉得太难了,你可以来填空(2)你也可以根据老师给你的图片和下联来对对一对上联(桃杏映百川)(3)你也可以插上你想象的翅膀,自己和同坐来写一副春联10.你更喜欢谁的?说说你原因教学过程(文字描述)(一)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题〖2分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我们兴致勃勃地探访千年古刹——八大处,在那里我们看到各式各样的对联(教师读相应的对联),回来后我们又了解了对联的来源、分类,读了不少对联,今天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些有关对联的知识。

【设计意图】:回顾实践活动的过程,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学习的兴趣。

(二)认识春联,体会春联中的情感〖4分钟〗1.在调查资料的过程中,你知道对联分为哪几种?你来读一读这几副对联,它们属于……(春联)预设:对联分为趣联、喜联、挽联、行业联等,这三幅属于春联。

出示: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勤劳门第春光好和谐人家幸福多5.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注意要读准字音。

(自由读)6.当你大年初一,走在大街上,听着“劈劈啪啪”的炮声,看着贴在门上的春联,你不禁会……(引导学生朗读,指名读)7.人们过春节充满着喜庆、快乐,春天到了天气还慢慢变暖了,大地万物复苏,所以有人说春联是梦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无限希望,有人说春联是画,描绘出秀丽的春光,请你也带着自己的感情来诵读这几幅春联吧!【设计意图】:从春联入手,引导学生认识春联,从不同角度理解春联的意思并有感情朗读。

(三)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8分钟〗1.读得真好,在祖国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春联,老师也忍不住搜集了几幅,可是乱了,你能帮我整理一下吗?并简要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指明回答)出示:(连线)田园无限美风光逐日新事业随春长山河分外娇花开富贵家家乐九州同唱奋飞歌基本特点(板书)(1)要字数相等。

(2)要词性相对(3)要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

预设:三副对联很快就会整理好,原因是上下联字数要一样,而且词性要相对。

教师在此处要引导学生,注意对联上下联字音的抑扬顿挫。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对联的基本特点。

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总结、感悟,这样学到的知识会更深刻。

同时,了解对对联的最基本的特点,也为写对联做准备。

2.三幅对联,很快就被你们整理好了,真不简单,你们读懂春联表达的意思了吗?请你们把这五幅春联填进这段话中:出示:读着我们收集的各种各样的春联,我们犹如漫步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春联中,有的描绘了自然春光,如(),有的歌颂劳动人民美好生活(),但更多的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的祝福,()。

预设:歌颂劳动人民美好生活与人们对未来美好的祝福容易填错,此处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春联的深刻含义。

【设计意图】:强化和提高学生对着三副对联的认识,引导学生在运用中积累,把感悟语言情意和积累语言表达样式融为一体。

(四)实践演习:〖15分钟〗1复习对对联的口诀诵读春联、感悟春联是一种享受,在这生机勃勃的春天来写写春联更是其乐无穷,孩子们,还记得对对联的口诀么?教师说一个词你来对一个词天对地夏对春朝对暮日月对山川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重阳对七夕冬至对秋分预设:根据笠翁对韵,能准确对出。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写对联的兴趣,复习口诀,为写对联准备。

2.老师找了一些口诀中没有的词语,请你来对一对。

(点名答)出示:美对()绿对()杨柳对()迎落日对( ) 年年好对()预设:杨柳与年年好对的内容比较丰富,如:杨柳对油松对百花等年年好可以对日日新事事顺春到花成海()果满枝岁岁招财岁岁有余岁岁欢()进宝()添福()乐东西南北八方永泰春夏秋冬()预设;三句中岁岁招财岁岁有余岁岁欢的下联对的内容可以是年年进宝年年添福年年乐,叠词也可以是天天、时时。

点拨:叠词要对叠词,而且根据对联要表达的意思可以对不同下联。

东西南北八方永泰的下联比较难,可以让学生互相讨论,得出下联。

【设计意图】:练习由浅入深,从对字、对短语,到对简单的句子,再到对上下句,循序渐进,在整个过程中体会对联的特点与乐趣,从而热爱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

3.根据情景,创作春联:不知不觉地春天悄悄的来到了我们身边,(音乐起,播放春天美好的景色)河边的柳树发芽了,随着春风摇摆着她纤细的腰肢,河边的迎春花也开出了金黄色的小喇叭,桃花呢,一簇一簇,竞相争艳,就连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

宁老师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写下了一幅简单的对联:春风如期至桃花应时开听着这美妙的音乐,想象春天的美景,也请你和同桌写一幅春联,你可以选择:(1)如果觉得太难了,你可以来填空(2)你也可以根据老师给你的图片和下联来对对一对上联(桃杏映百川)(3)你也可以插上你想象的翅膀,自己和同坐来写一副春联预设: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填空,部分同学能够为完成配图对上联,小部分同学能够创作出春联。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设情景,在境中生情,有创作的欲望是写作的最好前提,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学到的知识动笔写对联。

4.学生汇报学生展示,你更喜欢谁的?说明原因预设:因为意境美,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表达出对春天的赞美。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所作的对联,加强对对联基本特点内容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对联文化的感情。

(五)总结〖1分钟〗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关于春联的不少知识,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方式:(一)教学效果评价1、学习对联的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活动引入,抓住学生最熟悉的春联进行讲解,学生在读中感悟春联的特点,理解春联表达的含义。

课中运用教给学生的对联口诀,根据学到的对联的特点,学生在交流、探究中学会对春联,甚至于写春联,从而提高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2、学习方式的开放性:本课书的教学方式采取了教师传授和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相结合的方式,在与同伴一起的交流、学习中,在聆听教师的讲授中,在电教媒体中图片、音乐的辅助下,品味语言文字的精妙,从而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3、反馈的实效性能:教师课堂努力构建一种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通过激励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教学设计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学习效果评价1.知识评价:能够填空写出春联人数占全班90%。

能够对出下联人数占全班60%。

 能够自己与同伴写出一幅的占全班的20%2.情感评价能做到基本做到不能做到10:16:13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她以丰富的内涵,代代相传,深受人们的喜爱。

小学阶段我们已陆续学习过不少对联,谁愿意给大家背一背?生背诵。

师:本册课本中又出现了四幅对联。

请看大屏幕,谁来读一读?1、指名学生朗读。

注意正音,指导读出节奏和韵味。

2、生齐读。

二、结对联的特点师:学习了这么多的对联,你们发现对联有些什么特点吗?学生总结、概括。

师板书:字数相等;词语相对;内容相关;音韵相谐三、活动——挑战对联师:我们知道了对联的四大特点,现在就让我们再与对联做一次亲密接触,向自我来一次挑战。

下面将有一个个难关等着我们克服,有信心吗?(一)区分上下联师:首先让我们用音韵相谐的知识来区分上下联。

(出示材料)举例:爆竹声声辞旧岁(上)梅花点点迎新春(下)1.同心同德,共绘四化宏图( )各行各业,齐跨长征骏马( )2.龙井茶多奇味( )武夷茶发异香( )3.秋山人在画中行()春水船如天上坐()师: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思维成果吧!指名学生回答,再大声朗读。

(二)组合上下联(出示材料)春草满庭比秀眼珠子鼻孔子,珠子还居孔子上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鸿是江边鸟百花遍地飘香眉先生须后生,后生更比先生强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蚕为天下虫学生回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