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颈椎病超微针刀治疗要点

颈椎病超微针刀治疗要点

颈椎病超微针刀治疗要点
颈椎病部分:
1.颈椎病分型:A头痛头晕型B肩背痛手麻型C混合型(就是前两种混合)
颈椎病可以不考虑动作去做但是一定要背熟神经定位。

2.要记住头大小直肌,上下斜行肌这四块肌肉的起止点,头晕型的必须清楚这四块肌肉的拉力
线互相切换,以免切错加重病情,如果切错了导致病人头晕更严重应该在对侧补上一刀。

3. 头痛头晕型的基本治疗点:下项线(两乳突骨连线),C1横突点 ,C2棘突旁开1.5CM点, C6
7棘突点,C7横突尖上方筋膜结节点(以下直接称C7横突) ,相对应椎间孔变小的棘突点(参考神经定位).
一般的眩晕是上行斜肌拉紧引起的松解后好转,如做完颈椎其他点后还没彻底解决,提示上行斜肌没完全松解。

4.肩背痛手麻型必做点:C7横突 ,肩胛内上角。

手麻痛:不是颈椎引起的就是正中神经卡压.
正中神经卡压做旋前圆肌或腕横韧带.以大拇指麻木为主做旋前,以小指为主做豌豆骨,单小指麻木做尺骨鹰嘴沟,大圆肌也可以引起手麻这个也要注意。

5 .做C1横突必须改善生理曲度.
变直的考虑斜角肌 ,曲度变大的考虑颈夹肌,头夹肌,竖脊肌,肩胛提肌。

只要改变曲度才能很好的巩固远期效果。

(很多人都说超微远期不好,远期好不好掌握权在病人自己手里和医生没关系,医生的任务就是把症状治好,找出发病
的原因告诉患者怎么去预防复发。

曲度变大枕头垫高,曲度变直用圆形枕头)。

C1横突做不出效果可做C3-7棘突,做C1横突必做C7横突。

做C1横突时一定要摸出上斜和下斜哪边的拉力大做拉力大的。

面瘫:摸到C1横突的治疗点,C1横突, C3-6棘突, C2棘突1.5CM。

6. 头晕:上,下位颈椎都可以发生,枕大小神经卡压也可以引起。

怎么去辨别:上位颈椎的特点是天旋地转
下位的只是晕
而枕大小神经卡压引起的头晕伴随着前额,太阳穴胀痛。

7. 肩胛提肌和C7横突尖上方筋膜结节点是肩背部7块肌肉的总枢点,也是纵行颈夹肌,头
夹肌交汇点,是拉杆链条理论的交通枢纽点。

肩胛区,骶三角区上下对应长短杠杆和长短链条纵横交汇的枢纽点。

C7横突尖上方筋膜结节点是汇集颈椎后部半侧面部脸部N 血管肌肉拉力引起相应的症状。

“C7横突尖上方筋膜结节点是一个重要的区域不是某个固定的治疗点”
8 .肩背疼:
菱形肌处酸痛一般按照菱形肌相关治疗
效果不好则按颈椎进行治疗,并且肩胛提肌,竖脊肌是治疗重点。

凡跟坐位有关系的都是骶三角,凡跟呼吸有关系都是膈肌和斜角肌
9 .引起落枕(急性病睡觉起床发现脖子不能转动)的肌肉只有斜角肌和斜方肌
斜角肌在胸锁乳突肌后侧,斜角肌找条索结节用“毫针”平刺。

斜方肌在肩部锁骨止点处用针刀松解,针扎方法是提起斜方肌扎肌腹,并且要浅,如果深了就扎到冈上肌。

10 .颈椎曲度变直引起斜角肌损伤,可卡压神经血管而引起C1横突综合症。

前斜角肌综合症又可引起呼吸辅肌膈肌,继而引起心脏肺剑突综合症
可用刀松解C3-6 起点,止点做锁骨下窝。

11. 老师特别叮嘱:颈部做棘突的两侧。

切记不能用刀做棘间韧带或在脊柱上方做,做了会
让病人抬不起头,如病人不能弯头低头者可做1-2刀但是不能多切。

12. 颈椎供血不足可以导致脑梗塞,脑缺血。

脑供血慢难处理,脑供血快好治。

颈椎病引起的失眠多因交感神经紊乱引起,凡是交感神经引起的症状及疾病都是按颈椎病处理,交感神经引起如:失眠抑郁记忆力下降多梦头晕头闷(打开下项
线打开心脏能治疗很多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