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首件隧道衬砌施工总结

首件隧道衬砌施工总结

新建织金至纳雍铁路站前工程Ⅱ标隧道衬砌首件工程施工总结编制:审核:审批:中铁十一局集团织金至纳雍铁路工程指挥部二〇一三年八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施工总结 (1)2.1 施工准备 (1)2.1.1 资料准备 (1)2.2.2 编制施工计划 (1)2.2 施工时间 (1)2.3 施工工艺控制及参数总结 (1)2.4 施工质量控制 (2)2.4.1 原材料质量控制 (2)2.4.2 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控制 (2)2.4.3 混凝土拌合时间的控制 (3)2.4.4 施工工艺过程质量控制 (3)三、首件成品检查情况 (11)四、质量改进措施 (12)五、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12)六、结束语 (12)隧道衬砌首件工程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本合同段选取挖银子隧道D1K29+948.5-D1K29+956衬砌作为隧道衬砌首件工程,长度7.5m,设计围岩级别为D段IV级围岩复合(b2=830cm)。

挖银子隧道为中铁十一局集团织纳铁路工程指挥部一分部管段内唯一三线变双线大断面隧道,隧道全长范围内断面变化19次,隧道位于大龙场车站至乐治车站区间,设计为平坡,线路位于直线上,进口里程为D1K29+920,出口里程为D1K30+400,全长480米,隧道进口采用双耳墙明洞门,出口采用台阶式洞门,洞身范围内均采用车站段衬砌,隧道地处中山地貌,地势起伏较大,穿越III级围岩345米,IV级围岩50米,V级围岩67米,主要工程量有隧道各级围岩开挖7.99万方,喷射混凝土3343方,衬砌混凝土2万方,各类钢材1295吨,计划开工日期为2013年4月15日,计划竣工日期2014年3月15日。

二、施工总结2.1 施工准备2.1.1 资料准备在正式施工前具备了下列工程资料:1、建筑物场地工程地质和水位地质资料;2、洞身衬砌施工图及图纸会审纪要;3、主要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4、洞身衬砌支护的施工组织设计;5、洞身衬砌支护所用建材(水泥、砂、石、钢筋)的质检报告;2.2.2 编制施工计划1、确定施工过程施工作业计划以及劳动力组织计划;2、确定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工具、材料供应计划;2.2 施工时间实际施工时间为2013.8.15-2013.8.262.3 施工工艺控制及参数总结隧道衬砌包括仰拱、仰拱回填、二衬,首件隧道衬砌选择里程为D1K29+948.5-D1K29+956,设计围岩等级为D段IV级围岩复合(b2=830cm),属于软弱围岩地段,仰拱开挖按照原铁道部【2010】120文件要求,开挖长度为3m,二衬采用C35钢筋混凝土,拱顶二衬厚度60㎝,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P12。

仰拱及二衬主筋采用Φ25钢筋分上下层环向布置,钢筋纵向间距25㎝,仰拱主筋上下层间距50cm,二衬拱顶主筋上下层间距50㎝,钢筋保护层厚度为5cm,纵向连接筋采用φ12,上下层钢筋采用φ8钢筋梅花形布置连接。

施工时遵循的施工顺序为:仰拱及矮边墙→仰拱填充→二衬防水板铺设→二衬钢筋绑扎→二衬混凝土浇筑,矮边墙浇筑至水沟盖板底面以下10cm。

2.4 施工质量控制2.4.1 原材料质量控制对砂、碎石原料进行严格挑选和水洗,中砂含泥量控制在2%以内,同时加强碎石筛分检查,确保良好级配。

对每批次进场钢筋按照铁路隧道工程验收标准要求进行力学试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及工艺性(冷弯)试验,保证所有使用的钢材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对每批次进场的水泥按照铁路隧道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要求进行验收,并对其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进行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2.4.2 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控制(1)、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监理组、中心试验室的具体指导下,由工地试验室按有关技术规范进行计算和试验,完成配合比设计,并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

(2)、拌和站原材料计量的控制施工前,拌和站的电子计量装置经过了计量部门的核准和标定,并进行了计量测试(试拌),确保计量精度。

(3)、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00mm-140mm,在拌和地点和浇注现场均进行坍落度检查,不符合要求时,即时调整配合比。

2.4.3 混凝土拌合时间的控制每盘混凝土拌合时间不小于2min。

2.4.4 施工工艺过程质量控制(1)、二次衬砌施工时间的确定二次衬砌施工时间应符合以下条件:①隧道周边变形速率明显趋于减缓;②.拱脚附近水平收敛速度<0.2mm/d或拱顶下沉速度<0.15mm/d:③.施作二次衬砌前的累计位移值,已达极限相对位移值80%以上;④.初期支护表面的裂隙不再继续发展;位移值与位移速率是以采用收敛计实测数据为依据的,水平收敛与拱顶下沉速度,从安全考虑,是指至少7d的平均值,总位移量可由回归分析计算取得。

(2)、净空检查在二次衬砌施工前,我部技术人员对隧道净空进行检查,以确保二次衬砌厚度。

对于侵入二次衬砌的初期支护或围岩视其大小进行处理: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允许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1m2不大于0.1㎡)侵入衬砌,侵入厚度不应大于5cm。

拱脚和墙脚以上1m 内断面严禁欠;(3)、施工放样:在模筑施工前,按设计尺寸现场放样出预浇筑段两端的以下几何要素:隧道中线、隧道两边的边线、隧道中线处高程及两边台车要抬高的高度,以利于台车就位;(4)、二次衬砌台车的准备工作:①二次衬砌台车的组装、调试、加固、验收二次衬砌台车在洞口平整场地上组装,通过细心的组装试拼消除潜在的不平整和错台。

使拼接缝及错台在2mm之内。

台车模板安装稳固牢靠,接缝严密,无错台,无突出和凹陷,确保不漏浆。

二次衬砌台车在安装完成以后进行了严格的调试检验,主要调试二衬台车的液压系统;调试竖向主油顶的行程是否可以满足施工需要;调试丝杆千斤顶的伸缩性能及行程是否满足施工需要;调试液压油缸自动脱模是否灵活及最大行程是否满足施工需要;调试台车油缸步进式自动行走能力,确保台车行走灵活;调试台车弧形模板的开合,确保模板完全闭合时与顶部弧形模板与两侧弧形模板连接紧密无错台。

二次衬砌台车在调试结束以后,对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归纳总结,针对每个问题逐一进行解决。

对达不到设计要求及不能满足施工需要之处进行调整,对受力大、易对台车稳固性造成影响的地方及时进行补焊、加强;对易出现错台问题的振捣窗口进行了重新制作、重新安装。

二次衬砌台车的调试加固以后,对照图纸,认真核对量测,对台车中心线、模板的平整度、模板接口的连接、弧形模板的开合,液压系统的开启与关闭及工作行程等关键部位、关键项目进行了认真检核,确保台车结构、材料、整体安装质量和细部处理满足要求,验收合格,同意投入使用。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加强维护,特别是在初期使用过程中,对行走系统和固定连接的部件加大检查力度,确保隧道二次衬砌质量。

② .严格控制二衬台车模板清洁二衬台车是从专业生产二衬台车的模板厂定做。

台车使用前,进行了严格的打磨(共进行了2次)并涂抹两次油,提高模板面的光洁度和防锈性能,使其具有镜面的感观。

③.脱模剂脱模采用新机油,严格做到涂刷均匀,不漏刷,不多刷。

二衬台车打磨刷油后效果如下图所示;(5)、防水层施工二次衬砌施工前,首先检查初期支护,补喷混凝土使其表面平整圆顺、割断突起的钢筋网、铆平凸出的管道、截断凸出的锚杆并用砂浆磨平(截断凸起的锚杆须预留5mm,用塑料帽处理),施工防水层,并对其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施工二次衬砌。

筑模二次衬砌施工前,应清除防水层表面灰尘。

二衬台车打磨刷油后效果二衬防水板铺设后效果钢筋混凝土浇注前,应按设计数量和要求安设衬砌钢筋。

钢筋与模板间采用与二次衬砌混凝土相同配合比的细石混凝土或砂浆制作垫块,以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二次衬砌结构两侧面和底面的垫块应至少4个/m2,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

隧道二衬钢筋安装1隧道二衬钢筋安装2台车就位前,须找平基底,铺设走行轨。

走行轨应从中线桩向左右两侧量出其位置。

走行轨应铺设在仰拱填充(或铺底、或基岩)上,走行轨面的高程应符合下列要求:(走行轨轨面高程)=(该处衬砌拱顶设计高程)—(轨面至台车拱顶高度)—(1/2伸降油缸的行程)。

台车就位后,启动微调机构,用仪器校正模板外轮廓与设计净空相吻合,并锁定台车。

校正模板外轮廓时,应注意复核台车中线是否与隧道中线重合、台车拱顶高程是否考虑预留沉落量(我标段二次衬砌台车按5cm预留沉落量设计)、边墙和中隔墙出的高程及隧道净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模板安装必须稳固牢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接缝大于2mm处采用腻子修补严实;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隔剂;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积水和杂物应清理干净。

衬砌模板台车就位后模板尺寸其允许偏差见下表:(8)、混凝土的浇注与捣固①.二次衬砌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输送泵、输送管末端采用软管连接入模,混凝土入模的自由倾落高度保证其不发生离析,现场施工中不超过2m。

输送管严禁接触模板,以免混凝土压出时对管口产生的强烈冲击使模板发生小位移及局部变形;防止振捣器直接冲击模板和预埋件,以免造成模板损坏和埋件移位。

衬砌混凝土应左右两侧对称分层进行,两侧灌筑高差最大不超过100cm;灌筑砼不宜间断进行,若必须终止则不应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否则应作间歇灌筑处理。

边墙及墙顶部分采用插入式软轴振捣器振捣,拱顶部分采用附着式振捣器振捣。

采用插入式软轴振捣器振捣时,分层厚度控制在在30cm,振捣时间宜为10~30s。

拱顶部分振捣时附注式振捣器应单个启动,使用时,应根据需振捣的部位开启振捣器振动约30~50s。

混凝土振捣应确保密实。

插入式振动棒需变换其在混凝土中的位置时,应竖向缓慢拔出,不得在混凝土浇注仓内平拖。

泵送下料口应及时移动,不得用插入式振动棒平拖以驱赶下料口处堆积的拌合物分振捣,待混凝土充分下沉后再浇注拱部,以防因边墙混凝土下沉而造成拱部开裂。

②.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应视洞内温度而调整。

冬期施工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夏期施工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高于洞内温度且不宜超过30℃。

施工过程中要实际测定关键截面的中部点温度和离表面约5cm深处的表层温度(包括仰拱和底板),实行严格的温度控制。

二次衬砌结构任一截面在任一时间内的内部最高温度与表层温度之差一般不大于20℃,新浇混凝土与上一区段二次衬砌混凝土或围岩之间的温度差不大于20℃,洒水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大于15℃,混凝土的降温速度不大于3℃/d。

二衬混凝土端头模板装模③.封顶:⑴.当拱部混凝土浇注至台车最上层窗口时,应将泵送管接至拱顶圆形进浆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