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类导管的护理

各类导管的护理


导尿管
导尿管
不良反应及预防
粘膜 损伤
插管动作轻柔熟 练 选择合适的尿管 必要时局部麻醉
尿路 感染
用物严格灭菌 遵守无菌操作 抗生素治疗
虚脱
首放<1000ml 一旦发生给予 温开水或糖水 必要时建立静 脉通路
注意事项
• • • 用物必须严格灭菌,执行无菌操作,预防尿路感染。 耐心解释,保护病人自尊,操作环境要遮挡。 选择光滑、粗细适宜的导尿管,插管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尿道 粘膜。 • 为女病人导尿时,若导尿管误入阴道应立即更换导尿管重新插 入。 • 对膀胱高度膨胀且极度虚弱的病人,第一次放尿不应超过 1000ml,因为大量放尿,可使腹腔内压力突然降低,大量血液 滞留于腹腔血管内,引起病人血压突然下降产生虚脱;另外, 膀胱突然减压,可引起膀胱粘膜急剧充血,发生血尿。
鼻胃管
位置确认
回抽提取物的性状
气过水声 有无气泡溢出
常规长度 留置时间
45---55CM
橡胶胃管1周 硅胶胃管4周 福尔凯3-6月
鼻胃管
• 置管时做好记录:导管名称,置管 时间,置管深度(无刻度的胃管可 用记号笔做标记) • 每班应对胃管的通畅度、固定、插 入深度进行评估并记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注意事项
• 必须肯定胃管确在胃内,方可进行鼻饲。 • 鼻饲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及鼻饲饮食配制原则 • 鼻饲速度宜缓,靠地心引力重力作用自然滴入, 切不可加压 • 经胃管给药时,药物必须研细用温开水调匀后方 可注入。喂完奶及药物后,注入少量温开水,以 免胃管堵塞。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 引流装置应保持无菌 • 保持胸壁引流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渗湿,及 时更换 • 引流瓶应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以防 瓶内液体逆流入胸膜腔 • 按规定时间更换引流瓶,更换时严格遵守无菌操 作规程。
保持引流管通畅
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有效地保持引流管通 畅的方法有: • 病人取半坐卧位; • 定时挤压胸膜腔引流管,防止引流管阻塞、扭曲、 受压; • 鼓励病人做咳嗽、深呼吸运动及变换体 位,以利 胸腔内液体、气体排出,促进肺扩张。
导管断裂
原因
未预冲导管,撤导丝时划伤 由于换药不当所致 高压注射所致
送到管时镊子损伤导管
处理方法
修复导管 拔管 在静脉远处用手指压迫血管,最好不要用止血带, 以免阻断动脉血流,然后静脉切开取出(外科取出)
导管异位
原因
留置期间病人的活动所致固定不佳 解剖因素 胸腔内压力增加 血管穿透伤
病人表现为手臂肿胀 抽不到回血 通常胸片有发现
影响引流的因素
• • • • • • 水封瓶:胸部水平下60---100cm,禁高于胸部。 管短—咳嗽、深呼吸 胸水回流 感染。 管长—扭曲、增大呼吸道死腔 不易引流 影响肺 膨胀。 翻身活动—防止受压、打折、扭曲、脱出。 保持通畅—挤压15—30分钟/次。 正常水柱波动4—6cm伴有气体或液体排出。随着肺不断 膨胀, 波动逐渐减少至停止。水柱波动大,提示肺不张 或胸 腔残腔大; 水柱平液面,提示胸腔闭式引流有漏气 处;水柱在液面以 上无波动,提示肺膨胀良好。
观察和记录
• 注意观察长玻璃管内的水柱波动。因为水柱波动 的幅度反映死腔的大小与胸膜腔内负压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水柱上下波动4~6cm。若水柱波动过 高,可能存在肺不张,若无波动,则示引流管不 畅或肺已完全扩张;但若病人出现胸闷气促、气 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状况,应疑为引流管被 血块堵塞,需设法捏剂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 瓶的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立即通知医生处 理 • 观察引流液体的量、性质、颜色,并准确记录
观察指标
导管异位
处理 原则
如果可能,将导管复位
如果不能,将导管拔出,重新穿刺
不能在无菌区已被破坏的情况下向病人体
内推送导管
导管异位
导管阻塞
原因
可能是因为药物配伍不当引起沉积
未正压封管至血液返流 脂肪乳剂沉淀引起管腔阻塞 导管顶端贴到静脉壁,病人体位导管打折 静脉血管内膜损伤
导管阻塞
预防
尽量减少穿刺时静脉的损伤 采用正确的封管技术 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输注脂肪乳时应定时冲管
鼻胃管
概述 分类
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注入 流质,食物,营养液,水分和药物以 及进行胃肠减压的方法 橡胶胃管 双腔胃管 硅胶胃管 富尔凯胃管
固定方法
胶布固定法 鼻贴固定法 双套结固定法
鼻胃管
富 尔 凯
双 腔 胃 管
硅 胶 胃 管
鼻胃管
插管后护理 插管前护 理 插管时护理
心理护理
方法正确
管道通畅
质地柔软的气管插管要与硬牙垫一起固定,可用 胶布、寸带双固定,防止移位或脱出。寸带固定 不宜过紧,以防官腔变形,定时测量气管插管与 在门齿前的刻度,并记录。同时用约束带束缚双 手,防止病人初醒或并发精神症状时自行拔管而 损伤咽喉部。每日更换牙垫及胶布,并行口腔护 理。
保持气管导管通畅
及时吸出口腔及气管内分泌物,吸痰时注意无菌 操作,口腔、气管吸痰管要严格分开。吸痰管与 吸氧管不宜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½ ,以免堵塞气 道。每次吸痰做到一次一管一手套,吸痰管在气 道内停留少于15秒。
防止并发症
气囊松紧适宜,每4h放气5—10分钟一次,放气 前吸尽口咽部及气管内分泌物。气管导管保留 72h后应考虑气管切开,防止气囊长时间压迫气 管黏膜,引气黏膜缺血、坏死。
导尿管
概述 目的
导尿技术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无菌尿 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导出尿液的方法,以 减轻病人痛苦,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 为尿潴留病人放出尿液,以减轻痛苦。 协助临床诊断。 为膀胱肿瘤病人进行膀胱内化疗。 子宫手术前排空膀胱,防止术中误伤。 危重病人记录24小时尿量,协助治疗。 进行尿道或膀胱造影。
注意事项
• 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容易感染,应加强观察、护理、换药。 • 普通给药后用肝素0.4ml+0.9%NS100ml配制的封管液 20ml冲洗导管内径,冲洗时为脉冲式,勿用暴力,如遇有 血凝块时应及时抽出。 • 辅助检查如CT注射显影剂时切勿从PICC管注入。防止因 高压静脉注射易导致PICC管断裂。 • 每日测量双侧上臂周长:将手臂外展90.,在肘上2cm处 测量,以2cm处为尺下方,用专用直尺测量,如周长增加 2cm是早期血栓表现,应及时通知医生。
• 每次给药和输液前确
定导管是否通畅,使 用注射器回抽,避免反
复抽吸,见回血后方
可使用导管。
• 每班观察局部情况。
PICC术后护理-评估
• 每天输液时观察重力滴数至少一次(应>80滴/ 分),如发现重力滴数减慢、不滴等情况立即寻 找原因,及时处理,及时报告。 • 每周更换透明敷料、输液接头、肝素帽(按各品 牌公司书面要求执行)。
PICC术后护理-冲管与封管
• 封管液量,为了达到 适当的肝素化,美国 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推 荐封管液量应两倍与 导管+辅助延长管容积。 通常成人为1-2ml,小 儿0.5-1ml。应足够彻 底清洁导管壁,采血 或输注药物后尤为重 要。 • 封管方法—正压封管
输液并发症
• • • • • 静脉炎 导管相关性感染 导管断裂 导管异位 导管阻塞
注意事项
• 鼻饲期间,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做好口腔护理 • 每次鼻饲后用温开水冲洗胃管,冲洗时用手旋捏 胃管,以免食物残留在管壁上 • 鼻饲后30 min内不可翻身,取右侧卧位,以防呕 吐,引起呛咳,憋气窒息。也利于排空 • 胃管外端口盖帽或用无菌纱布包裹,且每日更换 纱布,减少胃管感染机会
气管插管
保持气道内湿润
吸氧浓度不可过大,一般以1—2升/分为宜,吸氧 针头插入气管导管内一半。痰液粘稠时,每4小时 雾化吸入一次,或向气管内滴入湿化液,每次2— 5ml,24h不超过250ml。
随时了解气管导管的位置
可通过听诊双肺呼吸音或X线了解导管位置和深度, 若发现一侧呼吸音消失,可能是气管插入一侧肺, 需及时调整。
概述
是通过口腔或鼻孔经
喉把特制的气管导管 插入气管的方法
构成
套囊
气管导管 衔接管 牙垫
气管插管
置 喉 镜
面罩给养
气管插管
插 管
充 气 囊
喉腔
气管插管
听 诊
固 定 记录插管深度
插管后护理
• • • • • 气管插定管的固定 保持气管导管通畅 保持气道内湿润 随时了解气管导管的位置 防止并发症
气管插定管的固定
PICC术后护理-冲管与封管
• 适当的冲管与封管技术和常规能保证导管内的正 压和导管的完整性 • 常规选择10ml注射器封管 • 封管肝素浓度12500单位肝素加入125ml生理盐水, 每12h冲管一次。(根据病情决定) • 封管方式:SASH S—生理盐水 A—药物注射 S—生理盐水 H—肝素溶液
处理
• 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缓解症状
• 避免剧烈运动 • 在肿胀部位给以湿热敷 • 肿胀部位使用如意金黄散,消肿效果好 • 选择其他一些消肿软膏,如扶他林、喜疗妥
• 若三天后未见好转或更严重,应拔管
导管相关性感染
提示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症状有如下特点:
1. 没有其它明确的感染灶。 2. 正在使用血管内留置器材。 3. 穿刺点局部炎性表现甚至化脓。 4. 细菌培养为葛兰氏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肠球菌,假丝酵母等。 5. 冲洗导管后立即发生发热或寒战。 6. 常规抗菌素较难控制感染。 7.一旦拔除导管,症状显著改善。
静脉炎
• 机械性静脉炎 • 化学性静脉炎 • 细菌性静脉炎
静脉炎分度
0:没有症状 Ⅰ:输液部位红发,有或不伴疼痛 Ⅱ: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Ⅲ: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 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 Ⅳ: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 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1英寸,有脓液渗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