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 θ M 地球 N
人大附中朝阳学校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阶段性练
习
物理(选考)试题
2020 年 4 月 15 日
第 I 卷(共 39 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上)
一
、选择
题
(本题包
括
13
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
3
9 分。
每.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 .动能
B .功
C .周期
D .向心加速度 2.在物理学史上,利用右图所示的装置首先精确测量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 ) A .第谷 B .牛顿 C .开普勒 D .卡文迪许
3.下列所述的运动过程均不计空气阻力,其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 A .小石块被水平抛出后在空中运动的过程 B .木箱沿粗糙斜面匀速下滑的过程 C .人乘电梯加速上升的过程 D .子弹射穿木块的过程 4.如图所示,一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 θ 角的恒力 F 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一段距离 x 。
则在此过程中,力 F 对物块所做的功为( ) A .Fx B .Fx sin θ C .Fx cos θ D .Fx tan θ 5.质量 10g 、以 0.80km/s 飞行的子弹与质量 62kg 、以 10m/s 奔跑的运动员相比( ) A .运动员的动能较大 B .子弹的动能较大 C .二者的动能一样大 D .无法比较它们的动能 6.如图所示,以 10 m/s 的水平初速度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倾角为 θ=30°的斜面上,g 取 10 m/s 2 这段飞行所用的时间为( )
7.1970 年 4 月 24 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 纪元。
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2016 年 3 月 8 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自 2016 年起,将每年 4 月 24 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已知“东方红一号”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其近地点 M 和远地点 N 的高度分别为 439km 和 2384km ,则( )
A .卫星在 M 点的势能大于在 N 点的势能
B .卫星在 M 点的速度小于在 N 点的速度
C .卫星在 M 点的角速度大于在 N 点的角速度
D .卫星在 M 点的加速度小于在 N 点的加速度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
分为Ⅰ满分为 100 分。
2.第Ⅰ卷各题均须用 2B 铅笔按规定要求在“机读答题纸”对应区域上作答,题号要对应, 填涂要规范。
3.请将个人信息完整填写在密封线内。
4.客观题用手机登陆网页,对应输入选项(题号选项要对应);主观题拍照,上传照片(拍照时务
必
保
8.在降落伞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的过程中,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则降落伞()
A.下落的时间变短
B.下落的时间变长
C.落地时的速度变小
D.落地时的速度变大
9.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紧靠着一个物体与圆筒一起运动,物体相对桶壁静止.则()A.物体受到4个力的作用.
B.物体所受向心力是物体所受的重力提供的.
C.物体所受向心力是物体所受的弹力提供的.
D.物体所受向心力是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提供的
10.小球P和Q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挂在天花板上,P 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悬挂P球的绳比悬挂Q球的绳短。
将两球拉起,使两球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
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
A.P 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 球的速度
B.P 球的动能一定大于Q 球的动能
C.P 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球所受绳的拉力
D.P 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大于Q 球的向心加速度
11.如图所示,倾角为30°、长度为10m 的光滑斜面,一质量为1.2kg 的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g取10m/s2,则()
A.整个过程中重力做功120J
B.整个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30W
C.整个过程中合外力做功120J
D.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是30W
1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用细绳通过光滑的水平板中的小孔与砝码M 相连,且正在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果减少M 的质量,则m运动的轨道半径r,角速度ω,线速度v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r 不变,ω 变小
B.r 增大,ω 变小
C.r 变小,v 不变
D.r 增大,ω 不变
13.如图所示,一名滑雪爱好者从离地h=40m 高的山坡上A 点由静止沿两段坡度不同的直雪道AD、DC 滑下,滑到坡底C 时的速度大小v=20m/s,已知滑雪爱好者的质量m=60kg,滑雪板与雪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25 ,BC 间的
距离L=100m,重力加速度g=10m/s2,忽略在D点损失的机械能,则下滑过程中滑雪爱好者做的功为()A.3000J B.4000J C.5000J D.6000J
F a b c d 第 II 卷(非选择题部分共 61 分)
二、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每空 3 分,共 18 分。
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4.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可以描绘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A .让小球多次从 位置上滚下,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下小球碰到铅笔笔尖的一系列位置,如右下 图中 a 、b 、c 、d 所示。
B .按图安装好器材,记下平抛初位置 O 点和过 O 点的竖直线。
C .取下白纸以 O 为原点,以竖直线为 y 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平抛运动物体的轨迹。
(1)完成上述步骤,A 中横线部分中应填 。
(2)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
(3)已知图中小方格的边长 L =1.25cm ,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 v 0= (用 L 、g。
15.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1)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 。
A .动能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
B .速度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
C .速度变化量与高度变化量
(2)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
台
(
含
、电磁打点计时器、导线及开关外, 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 。
A .交流电源
B .刻度尺
C .天平(含砝码) (3)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
A .利用公式 v = gt 计算重物速度
B .利用公式 v = 计算重物速度
C .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
D .没有采用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 三、解答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43 分。
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7 分)如图所示,用 F = 8.0 N 的水平拉力,使质量 m =2.0 kg 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求: (1)物体加速度 a 的大小; (2)在 t=3.0 s 内水平拉力 F 所做的功。
(8 分)2016 年 4 月 6 日,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发射升空。
已知卫星的质量为 m ,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距地球表面的高度为 h 。
已知引力常量为 G ,地球质量为 M ,地球半径为 R 。
求:
(1)卫星所受的万有引力 F ;
(2)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T 。
2gh 打点 计时器 纸带 夹子 重物
(8 分)杂技演员在做水流星表演时,用绳系着装有水的水桶,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若水的质量
m =0.5 kg ,绳长 l =60 cm ,若 g 取
10m/s 2,求: (1)最高点水不流出的最小速率;
(2)水在最高点速率 v =3 m/s 时,水对桶底的压力。
(8 分)质量为 m 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阻力 f 保持不变,当速度达到 v 0 时,发动机的实际功率正好等于额定功率 P 0,此后,汽车在额定功率下继续加速行驶,公路足够长。
(1)求汽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v m 。
(2)在下图中,定性画出汽车的速度由 v 0 加速到 v m 的过程中,速度 v 随时间 t 变化关系的图线。
(3)若汽车的速度从 v 0 增大到 v 1,所用时间为 t ,求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 x 。
(12 分)如图所示,同一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是由一斜直轨道和一段由细圆管弯成的圆形轨道连接而成,斜直轨道的底
端
与圆形
轨道
相
切。
圆
形
轨
道
半
径
为
(1)若小球从距地面高 h =2R 处下滑,小球到达 A 点的速度大小;
(2)若小球到达 B 点时速度大小为
,小球下滑的高度应是圆形轨道半径的多少倍; (3)若小球通过圆形轨道最高点 B 时,对管壁的压力大小为 0.5mg ,小球下落的高度应是圆形轨道半径 R 的多少倍。
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