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量放样专项施工方案

测量放样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第二章编制依据 (2)第三章施工组织及设备配置 (2)第四章测量放线基本准则 (3)第五章测量准备 (3)第六章平面控制点的布置与施测 (3)第七章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放样 (6)第八章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15)第九章施工时的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 (16)第十章竣工测量与变形观测 (18)第十一章质量控制 (19)第十二章安全管理及安全保护措施 (20)测量放样专项施工方案第一章工程概况工程名称:绍兴袍江新区洋泾湖22号地块商住项目一期一标段建设单位:绍兴豪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浙江联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歌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约166444m2,地上商业区建筑面积约30000m2,地上住宅楼建筑面积约89695m2,地上配套建筑面积约2133m2,地下车库建筑面积约44635m2。

建筑高度:商业楼主体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建筑高度21.95米。

主楼主体结构地下一层,3#楼、4#楼、8#楼、12#楼、15#楼、19#楼、20#楼地上十八层,建筑高度53.30米;11#楼地上十六层,建筑高度47.50米;16#楼地上十七层,建筑高度50.90米。

建筑分类:耐火等级为地下一级、地上二级;防水等级地下二级,屋面一级。

主要结构类型:基础类型地下车库为桩基承台+防水板;商业楼为桩基承台+防水板;主楼为桩筏基础。

主体商业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住宅楼为剪力墙结构。

抗震设防烈度:六度主体结构使用年限:50年商业±0.00标高为6.25;住宅±0.00标高为7.15;地下室±0.00标高为7.15;建设单位也将该项目控制点YJ-1(X=3326955.842,Y=505011.991),高程7.8m;YJ-2(X=3327259.440,Y=505054.344),高程5.25m;YJ-3(X=3327426.604,Y=505084.740)提供现场放样的控制。

第二章编制依据1、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1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JGJ3-2010)《经纬仪检定规程》(JJG414-2011)《水准仪检定规程》(JJG425-2003)《全站仪检定规程》(JJG100-2003)《钢尺检定规程》(JJG741-2005)第三章施工组织及设备配置1、主要仪器的配备情况测量仪器配备一览表2、测量管理人员组成第四章测量放线基本准则工程测量作业前,必须进行现场踏勘,并收集、分析和利用已有合格资料,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

工程进行中,必须加强内外业的质量检查。

工程收尾时,应进行检查验收,做好资料整理。

对测量仪器、工具,必须做到及时检查校正,加强维护保养、定期检修。

工程测量以中误差作为衡量测绘精度的标准,二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

根据总平面图设计坐标,为确保控制网的正确,必须由道路上的城市坐标系统结合建筑物规划红线引入定位。

随着施工的进展,考虑到各种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经常对所有控制点作必要的检测。

第五章测量准备施工测量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控制点的交接与校核,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施工场地测量等。

1、根据图纸条件及工程内部结构特征确定轴线控制网形式。

2、检查各专业图的平面位置、标高是否有矛盾,预留洞口是否有冲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及时解决。

3、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及人员进行初步调配,并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重新进行检定。

4、复印测量人员的上岗证书,由技术负责进行技术交底。

第六章平面控制点的布置与施测一、平面控制点布设原则及要求根据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条件,选择适当地方按一次埋设、多种用途、长期使用的原则埋设控制点、组成一个完全能满足施工放样及沉降观测需要的永久性施工首级控制点,然后利用首级控制点,按照施工流水段在实地放出二级施工控制点,既可用于细部点的放样,同时又可用作对工程上的各个节点的复合检测。

控制点按要求进行技术处理、控制点所处位置要保证今后不被占用且障碍较少、以使控制点进行使用和保护。

1、测量依据(首级控制网)首级控制网由业主提供的YJ-1、YJ-2、YJ-3三个控制点组成,具体坐标参数详下表。

首级控制网的控制点的坐标与标高点号X(m) Y(m) H(m)YJ-1 3326955.842 505011.991 7.8YJ-2 3327259.440 505054.344 5.25YJ-3 3327426.604 505084.740 /2、二级控制网的布设业主提供的控制点YJ-1、YJ-2、YJ-3均在施工场地外,根据现场的需要和施工条件布设场地内的二级控制点B、D、E形成一个二级控制网。

二级控制点B、D、E的施工坐标如下表点号X(m) Y(m)B 3327208.419 505082.045D 3327081.703 505050.776E 3327231.276 505070.542须以YJ-1、YJ-2、YJ-3作为复核其他控制点的依据。

3、测量施工控制网(三级控制网)的布设测量施工控制网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形状、轴线结合测量方法进行设置。

根据业主移交给我司的城市控制网基准点的坐标、高程及设计图纸提供的建筑物坐标,±0.00m高程取值,换算后利用全站仪、水准仪由场内首级控制基准点直接引测至现场,测量控制网的定位桩设置在施工区域外不受施工影响处。

(1)从场地的实际情况看,场地四周无建筑物,故对布设控制点无影响。

南北向控制点集中布设在西南侧的混凝土地面上。

(2)布设的控制点均引向四周围墙或马路上,且要求通视,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轴线时或后视时均在观测范围之内。

(3)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楼层进行网状控制,兼顾±0.000以上施工,设置控制轴线。

(4)控制点放样采用极坐标法,为便于复测,控制点的布置均成直线型。

(5)高程控制网的等级拟设三等水准网,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见下表:(6)所有控制点必须设专人保护,定期巡视,并且每月复核一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核。

第七章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放样地面控制点布设完后,各控制线间距离采用华星HTS-221R4全站仪检测,经校核无误后进行施测。

一、基础地下室测量1、平面放线(1)基础施工轴线控制,直接采用基坑外控制桩两点通视直线投测法,向基础平台投测轴线(采用三点成一线及转直角复测),再按投测控制线引放其它细部施工控制线,且每次控制轴线的放样必须独立施测两次,经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

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以YJ-1、YJ-2、YJ-3为基准点,使用全站仪,采用后方交会法,建立地下结构测量控制网。

(2)验线首先用全站仪检查各轴线的投测位置,然后再实测四大控制轴线和七大圆心及其它轴线的相对位置,防止整个基础在基槽内移动错位。

同时验线检查垫层顶面的标高(地下各施工层的高程控制点,可利用基坑内预留高程点或采用钢尺悬吊法引测),保证基础埋深。

(3)地下楼层施工阶段测量从地下底板施工开始采用外控法进行施测。

在地下底板开始施工后每半月将控制点复测一次,以防土建施工过程中轴线控制点移位或碰动,避免外部因素影响测量的精度和正常施工。

当每一层平面或每段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写明层数、部位、报验内容并附一份报验内容的测量成果表报监理单位复核认可,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程度状况。

2、地下楼层高程控制(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引测所需的标高。

(2)标高向下传递采用钢卷尺水准法在同一平面层上由四个水准点分别引测高程点,然后相互校核,校核后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段施工标高的基准点。

(3)基础地下室施工(即±0.000以下)采用水准仪引测将标高导入塔吊标准节上,且基坑四周东西向各二点、南北向各一点,校核无误后方可引测其它控制标高点,必须两点以上后视且两后视点标高差在规定范围之内。

(4)根据基坑开挖图撒出承台、基础梁、电梯井、筏板、集水井等开挖线,在开挖过程中首先投测出每次挖掘深度标高,以此标高为依据展开。

最后一次土的开挖必须随时检测基底标高,防止超挖,确保基底标高。

检查基槽截面,保证基槽截面符合规范要求。

(5)在混凝土垫层浇注以前,对底板、筏板等部位按照不大于3m2测设一个混凝土浇注高度的控制桩,可采用小竹片做标高设计,确保混凝土底板面标高位置正确。

(6)地下室柱、剪力墙钢筋绑扎完成后,在墙、柱竖向主筋上标测出混凝土面结构500mm控制线,并用红漆标注,作为支模预留预埋与浇灌混凝土的依据。

(7)地下楼层顶板模板搭设之前,在墙柱竖向主筋上抄测结构1000mm线标高,作为顶板标高的依据。

二、±0.000以上工程1、平面控制点的布置2、测量控制网基准控制点的传递方法(1)竖向轴线控制使用激光垂准仪采用内控法施测。

当楼面混凝土浇注后,应将控制点引测至建筑内部,投点误差限制在1.5mm以内。

内控点一般做法是:在主轴控制线交点位置预先埋置100mm×100mm厚8~10mm的钢板并与底板钢筋焊接,底板施工完成点位经复测确定后在预埋钢板上用钢针刻划十字,线宽0.2mm,并在交点上打眼,以便长期保存钻孔(直径2mm)。

随楼层的施工,在施工层楼板与底层平面控制点相对应的内控点竖向位置留置100mm×100mm孔洞,预留洞四周宜设50mm高的阻水圈,以防施工用水溅落至仪器上以及浸泡测量标识。

投测时转动激光铅直仪照准部,在接收靶上取激光斑点轨迹圆的圆心作为传递上来的内控点位。

利用计算机通过对激光接收靶上测得的结构自振、风振产生的摆动影响的激光接收点摆动振幅进行自动处理的方法解决结构自振、风振对垂直测量控制进度的影响;通过在清晨左右同一时间进行垂直度测量时间的控制解决日照对垂直度精度的影响;通过固定的测量施工人员控制精度的人为误差。

测量控制网基准控制点的传递步骤如下列组图所示:有光学成像物镜与CCD光电传感器的激光接收靶由导线引入计算机系统激光接收靶下装有双向导轨可使靶平面全方位移动传递基准控制点楼层传递基准控制点楼层激光铅直仪基准控制点结构自振、风振摆动振幅中心A传递基准控制点步骤1打进激光发生器传递基准控制点A中心结构自振、风振摆动振幅移动接收靶步骤2根据计算机显示器显示偏移方向的偏移值移动激光接收靶计算机显示器A移至中心位置A步骤3基准控制点与激光接收靶中心重合A楼面步骤4将激光接收靶中心延长放线到混凝土楼面传递的基准控制点补楼面A测量通道孔边线步骤5各基准控制点经相对位置检查校核无误后,进行测量孔封闭,传递结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