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示范文本)一、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3、业主提供的测量成果坐标:GPS01、GPS02、GPS034、工程设计图纸5、我公司多年的测量经验及其测量控制措施,公司在专业技术方面的资源配置情况二、工程概况;1、工程所在地地理环境;2、工程名称;3、工程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结构型式、建筑高度、工程实施范围、总投资金额;4、工程各参建单位名称。
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重庆建工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为四川蜀典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为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三、施工测量基本要求1、测量总体原则:以大定小、以长定短、以精定粗、先整体后局部。
2、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基本要求该工程占地面积较大,本工程地理位置优越,建筑规模大,工程施工进度要求高,工程质量要求高。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结合《工程测量规范》的相应规定制定本工程的工程施工测量基本要求。
本工程采用整体控制分级布网的原则布设场区施工控制网、建筑物控制网作为建筑定位放线的施工控制,以下根据规范规定建筑允许偏差(建筑限差)作为起算数据推算施工控制网的精度指标。
(1)建筑物定位限差与场区施工平面控制网精度要求根据规范规定,场区施工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和精度是根据场区面积大小及工程重要性等因素并结合工程测量经验来确定,本工程建筑定位允许偏差取2cm 为宜,建筑物定位点位中误差为10mm,根据工程测量误差理论与误差分配要求可以推算出本工程场区控制网的精度为:测角中误差≤2″边长相对中误差≤1/30000控制点点位中误差≤10 mm(2)结构构件施工允许偏差与建筑物控制网精度;本工程主要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柱定位要求最高,其相对建筑轴线的允许偏差为±5 mm,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以建筑屋主要轴线作为起算数据推算建筑物控制网的精度为:控制线中误差≤1.8 mm测距相对中误差≤1.8 √5/8000×5=1/9938(取用1/10000)测角中误差≤1.8 √5/(8000×5)×206265″=20.8″ (取用20″) 建筑施工规程规定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主要轴线间距30-50m 并组成封闭图形,其测距精度不低于1/10000,测角闭合精度不低于20″,证明本工程的建筑物控制网精度是符合本工程实际和规范规定,是科学合理的。
(3)标高测设与高程控制网精度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规定层高允许偏差±5 mm,全高允许偏差±30 mm,以此作为起算数据推算高程测量允许偏差:层高允许偏差±3mm,全高允许偏差±20 mm,场区高程控制网精度取用三等水准测量精度。
(4)竖向投测与轴线竖向投测精度要求本工程建筑高度最高19.35m,层间竖向允许偏差≤5 mm,全高允许偏差≤H/1000,以此作为起算数据推算本工程轴线竖向投测精度为:层间竖向测量允许偏差≤3 mm,全高允许偏差≤H/1000 且≤20mm。
2、施工测量放线程序3、施工测量仪器与工具四、工程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设计与测量放线1、控制点和水准点的复核本工程施工测量以甲方红线作为起算数据,在场区控制网布设前必须严格细致科学的进行校核(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小1/30000,测角中误差≤5〃控制点点位中误差≤10mm 水准测量往返测闭合差限值为±4√N N 为水准测量测站数)。
高程以业主提供的水准点高程为基准。
GPS01:x=*******.***;y=******.***;z=***.***;GPS02:x=*******.***;y=******.***;z=***.***;GPS03:x=*******.***;y=******.***;z=***.***;2、控制点向场地内引测---支导线甲方提供的控制点均在施工现场外,因此必须建立场内施工控制网,根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建筑施工图、施工测量要求,设计施工现场控制网,根据场地方正规则的地形条件,在保证场地内工程控制点的通视条件下在场地内选点,选点时尽量设在离基坑较远,土壁稳定的位置,控制点之间距离尽量均衡,并且考虑到后续工作的方便,在现场内布设共4点,分别为:引入场内共计8点,分别为(自编号):A1:X=******.***,Y=******.***,Z=***.***;A2:X=******.***,Y=******.***,Z=***.***;A3:X=******.***,Y=******.***,Z=***.***;A4:X=******.***,Y=******.***,Z=***.***;A5:X=******.***,Y=******.***,Z=***.***;A6:X=******.***,Y=******.***,Z=***.***;A7:X=******.***,Y=******.***,Z=***.***;A8:X=******.***,Y=******.***,Z=***.***;3、建筑方格网本工程建筑方格网采用基线法布设,建筑基线布置于场地中央并与建筑主要轴线平行,建筑基线上的控制点不少于3 个,采用工程放样方法根据业主提供的已知控制点初步放样出主轴线,初步测设的主轴线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2cm。
初步放样出主轴点后将主轴点与已知控制点联测,联测可以采用导线测量、三角测量等方法精确测量出主轴线点的坐标,并进行角度观测,测量主轴线的直线度,同时采用全站仪精确测量主轴线距离。
根据规范规定主轴线测量精度为:主轴线点点位中误差≤10mm测角中误差≤2.5 ″主轴线直线度限差≤180°±5″(中误差≤180°±2.5″)测距相对中误差≤1/30000短轴线测设在主轴线上采用全站仪精确测出轴线交点,并将轴线全长误差分配到各短轴线间距上,避免误差累积。
定出轴线交点后在轴线交点上设置经纬仪,根据主轴线方向定出短轴线方向,精确测量短轴线距离定出短轴线端点。
短轴线测设精度要求:短轴线点点位中误差≤10mm主轴线与短轴线交角限差≤90°±5″(中误差≤90°±2.5″)测距相对中误差≤1/20000测量完成后编制施工场区控制网(方格网)成果图及轴线点坐标作为建筑物控制网布设的首级控制。
4、建筑物控制网布设根据已建立的施工场区控制网(方格网)和建筑定位坐标,根据现场地形条件、通视条件灵活采用极坐标、距离交会、方向交会等测设控制线点,布设建筑物方格网或建筑十字轴线。
轴线点放样方法如下:极坐标放点:必须具备两个已知控制点,计算待放点与两个已知控制点的夹角与距离,采用经纬仪在已知点上设站测设方向,钢尺在方向线上量距来测设点位。
极坐标放点过程中必须准确计算出夹角距离,仪器必须对中调平,测量距离必须在方向线上测量。
放出点位后必须检查,检查无误后进行下一步工作。
距离交汇放点:必须具备两个已知控制点,计算待放点与两个已知控制点的距离,采用钢尺量距作圆弧得到交点来放点。
距离交会放点不宜用于距离较大的点位。
方向交会:必须具备两个已知控制点,计算待放点与两个已知点的角度,利用经纬仪在已知点上设站测设方向,两方向线的交点即为待放点。
方向交会可以不使用钢尺量距,因此可以用于不便量距的点位放样。
本工程基础定位放线采用极坐标测设方法进行施工,根据平面图纸和规划测设办给出的定位坐标点,定位绝对坐标值计算出每个基础桩心的平面绝对坐标值,基础桩心测放以建立轴网交点为仪器架设测站点,以计算的坐标值来测放桩心,桩心用木村桩或或砖蹬的方式,桩心标注在其上,桩心测放后,用钢尺复查桩心距离是否与图纸尺寸相符合,桩中心误差控制在15mm以内,检查无误后做井圈,井圈标高根据基础平面图来确定,井圈做完后,将轴网引测到井圈平面再次复查桩芯的准确程度,检查无误后报监理、甲方验收,再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楼层平面轴网控制,采用坐标平移法进行测放,轴网垂直点采用激光铅锤仪引上,平面上轴网经纬仪,钢尺进行轴网控制测设,轴网的控制误差在3mm。
各单位、子单位工程轴线控制点设置原则:(1)原则上单栋楼轴线控制点不得小于8个点;(2)场镇居民安置用房及易地扶贫安置用房单栋仅为1个单元,轴线控制点不得少于4个点;2个单元的楼栋轴线控制点不得少于6个点;三个单元的楼栋轴线控制点不得少于8个点。
(3)公建部分另行布置;具体布置如下:场镇安置用房部分:(以B1#楼为例)B1#楼轴线控制点设置易地安置用房部分:(以D16#楼为例)D16#楼轴线控制点设置A1轴线控制点设置A2:A2轴线控制点设置A4:A4轴线控制点设置A5:A5轴线控制点设置5、建筑物控制线竖向投测地下室施工建筑控制线根据基坑上控制线桩投测到施工层,地下室施工完成后在±0.000 上埋设建筑方格网控制点,在以上各层楼板施工时在相应的位置预留测量洞(200×200),塔楼控制线通过预留洞用2.5Kg 吊锤投测到施工楼层,并复核轴线距离和角度,计算边长相对中误差(≤1/10000),角度闭合差(≤5″)。
每隔2 层设一检查层,利用激光铅直仪将轴线从底层投测到检查层,复核距离角度,计算边长相对中误差(≤1/10000),角度闭合差(≤5″),复核小于限差后进行下一步测量放线工作。
采用激光铅直仪(见后表)轴线竖向投测过程中,在底层主轴线控制点处设置激光铅直仪,必须仔细对中,严格调平。
接收靶放在激光束对应位置,然后接通电源,使激光器起辉,在接受靶上映出红色光点,通过调整望远镜焦距,使光点直径达到最小,使光点落到接受靶上十字丝交点,旋转仪器360°观察光点是否偏移,如有偏移必须重新调整仪器使光点落到十字丝交点上,在旋转仪器后光点不偏移则可将其作为楼层定位放线的依据。
6、结构构件放线在施工层面投测控制线后,可以根据控制线进行放线工作,放出柱、剪力墙等竖向结构的水平尺寸线。
在结构构件尺寸线放样过程中,必须严格、细致、细心进行。
放出尺寸线后必须放出检查线,(检查线采用将尺寸线平移300 设置)并将尺寸线、检查线交点处均刷出红三角。
放线过程中各建筑轴线必须直接从控制线分别测设,并且必须将误差分配消化,避免误差累积。
即测设轴线均从控制线量出轴线距离设置轴线。
在模板支设过程中,必须将控制线传递到楼板模板底模上,并放出轴线检查线,以便检查模板工程。
模板支设完成后将下层控制线传递到模板上,放出轴线检查线,进一步检查模板工程(梁、柱、板、剪力墙等的尺寸、位置)。
7、建筑标高测设根据业主提供的已知高程点,采用水准测量在场地内布设水准环线(水准环线中水准点同场地内支导线点布置图,),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测出各水准点的高程,作为建筑标高测量的已知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