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_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第一章_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二)教学方法 1.强调记诵
2.注重练习和实践 3.盛行体罚 犹太格言:“背诵是学习之母”,“头脑是保存知识最可 靠的仓库。” 古埃及谚语:“儿童的耳朵是长在背上的,只有打他,他 才听。”
古代东方国家的宗教学校教育
1.古埃及的宗教学校教育
古埃及最早的宗教学校是公元前2100年左右寺庙学校,也称僧侣学校,附设 在神庙内。学习内容除了宗教知识外,涉及文学、法律、数学、天文、医 学、建筑、流体力学、绘画、雕刻。古埃及教育最高层就是寺庙为中心的 高等教育。 2.古印度的宗教学校教育 【1】吠陀学校 婆罗门掌权时期,为维持种姓制度,出现吠陀学校。学校以 《吠陀》为读本,主要传授婆罗门思想,同时包含文学、历史、民风民俗 知识。最初只招收婆罗门子弟入学,后来刹帝利和飞蛇子弟也可入学。教 育形式以家庭教育为主,以背诵方法为主。
2.宗教 在古埃及,宗教将统治者的权利神化来巩固王权。古埃及 人认为,死亡是走向另一个永恒世界,灵魂永存,也相 信有亡灵审判,所以他们费尽心机制作木乃伊,修建金 字塔,实施厚葬。
制作木乃伊
古印度
1.文字
一般认为,达罗毗荼人是古代印度文明最初的创造者,公 元前2500年至前1750年,达罗毗荼人创造的哈拉帕文化 是印度文明的开端,他们的文字为“梵文”哈拉帕文化 最杰出的成就之一就是“印章文字”,主要刻在皂石、 象牙、赤陶、铜制成的印章和护符上。
• “青年之家”是最早的教育机构,学校是在“青年之家”分解成为 富人的和为穷人的两种机构的过程中出现的。以往的“青年之家” 就分解为两种教育机构:一种是为大多数儿童设的学校,另一种是 为僧侣及皇室官员的儿童设立的学校。 • “青年之家”的出现和演变与学校的产生有着重要的联系,这种最 早的教育机构的出现意味着它已经是一种需要青少年与其他人相隔 离、与日常生活隔离的特殊机构;是一种要求青少年学习成年人社 会的一些基本规则和要求的专门机构。
2.西亚古国的宗教
古代两河流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占 卜体系,成为西方占星术的渊 源。关于世界的起源、诺亚方 舟等传说成为犹太教和基督教 经典《圣经》对世界产生了重 要影响。古代希伯来人形成的 犹太教及其经典《圣经》对世 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古埃及
1.文字
古埃及居民主要由非洲北部迁至尼罗河流域的土著构成。公元 前3500年左右,埃及由氏族制度进入阶级社会, 早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埃及就有了表形字,后来产生表意字, 表音字(表音字赋予了表形字一定的声音,从而衍生出24个 表音符号),又出现了部首符号来表示字的范围。长期演变下, 古埃及形成了一套文字系统。其中表音字母的创造是古埃及 人留给世界的珍贵文化遗产之一,后来腓尼基人吸收利用这 一成果,创造了22个拼音字母,奠定了西方字母文字的基础。
学校的产生
(二)气候 地理 p33 产生 文明 发展
生产力发展 奴隶制国家出现 文字出现,科学知识的丰富
学校产生
世界上最早的学校 公元前2100年左右两河流域马里城的学校遗址。 p11/41
各国具体概况
西亚古国
1.文字
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产生了文 字。生活在两河流域的人们利 用本地丰富的粘土资源,制成 大小不等的泥板,将字刻在上 面,然后晒干或烧干,成为 “泥板书”。由于字形落笔处 印痕宽而深,起笔处窄而细, 很像木楔,故称之为“楔形文 字”。
宣讲
3.古希伯来的宗教教育
【1】“先知之子”学校 希伯来人十分重视文化知识学习,经典著作《塔木德》中“学习是最高的 善”,希伯来人从小就接受宗教教育。公元前8世纪左右,先知之子产生, 向学生们传播教义、宗教仪式、律法知识,讲授与自学相结合。 【2】会堂学校 犹太王国被新巴比伦所灭,希伯来人被掳到两河流域,流离失所的希伯来人 更加增加对救世主信仰,在这个过程,会堂建立起来。起初,仅用于举行 祈祷、礼拜等宗教仪式,后来也经常在会堂讲授法律知识,于是会堂设立 专职教师在会堂或会堂附设的场馆讲学,从而形成早期的会堂学校。
【2】古儒学校 公元前800年左右,随着人们对《吠陀》解释和研究的深入,特别是 《奥义书》等《吠陀》的解释之作问世后,印度进入了“奥义书时 代”,产生了专门阐释经义并向他人传授这些知识的人,“古儒”。 古儒在家中设校收徒,古儒学校兴起。古儒在教学过程中常让年长 的学生当自己的助手,小助手协助教师再去教其他学生,后来被英 国借鉴,产生导生制。
第二节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东方文明古国 西亚(巴比伦 希伯来) 古埃及 古印度
地理环境
• 古代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都位于 河流的两岸。 • 埃及:居于东非洲尼罗河流域,尼罗河在 其境内由南向北倾泻而下,注入地中海。 • 西亚与巴比伦:西亚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之一,相继出现过苏美尔、巴比伦、亚述、 米底王国、波斯帝国。腓尼基诸城市国家、 希伯来等等。在亚洲西南部,底格里斯河 和幼发拉底河从西北向东南平行地流入波 斯湾。古代两河流域地区,大致现在的伊 拉克,古希腊称其为“美索不达米亚”, 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 • 印度:今天的南亚次大陆,除北部尼泊尔 等国外,古代统称为印度,主要在印度河 和横河流域。 • 由于地壳的变动,当时的地理位置与现在 不完全一样了。由于这些国家处于河谷地 带,比较封闭,但正是这些河流养育了这 里的人民,孕育了人类的最早文明史。
学校教育(世俗/宗教)
古代东方国家的世俗学校教育
(一)学校类型和教学内容: 1.宫廷学校 公元前2500年左右,埃及王宫出现这种最古老的学校。主要招收皇家 贵族、高级官吏的子女入学为成为惯例做准备。教育内容涉及书写、 阅读、宫廷习俗和仪式、自然科学。学生在宫廷学校学习一段时间 后,还需要到国家行政机关实习,结束学业后被委任为官吏。 2.职官学校 公元前2100年左右,埃及政府部门以培养各级官吏从事国家管理为目 的建立。教育内容除了读写算,主要学习各种专门的职业知识和技 能。招生对象比宫廷学校宽泛,不限于皇家贵族。
教育恢复时期
现代 教育繁荣时期
公元1917年—二战
二战时期——现今
第一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与史前教育 • 第二节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教育的起源与史前教育
一、教育的起源 1.生物起源论 2.心理学起源论 3.劳动起源论 4.需要起源论
二、 史 前 教 育 状 况
时 期
生产状 态
3.文士学校 亦称为“书吏学校”。以培养能够进行文字书写和计算的书吏为目的, 对出身限制稍宽,修业年限也有长有短。一般都是贫寒子弟来学习, 但也有富家子弟来研修高深知识。 阿赫托依在家训中说明书吏好处:“如果一个书吏在京城找到了不论什 么样的职位,他在那里就不会贫困。”“这比一切职业都好...当他 还是个孩童史,就有人欢迎他。” 4.世俗初等学校 公元前2世纪,古希伯来出现了世俗初等学校。公元前64年,每个市镇 必须设立一所学校,让6岁以上的儿童都入学。入学一般为6岁,610学习《五经》和简单的读写算,10岁后学习口头法律,15以后经 济允许继续学习法律、宗教或数学、天文学等。
字母文字比较灵活,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语系的语言。希腊人改进了腓 尼基字母而创造了希腊字母,伊达拉里亚人又改进了希腊字母创造 出拉丁字母。中世纪时,日耳曼人受罗马文化影响,用拉丁字母拼 写了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拉丁语系的语言。
纸草
生长于尼罗河边沼泽地的一种 长茎植物。将植物的茎层层 剥开,将薄片连接粘结,使 之成为一张正方形,然后将 两张正方形的纤维薄片按纤 维的垂直方向重叠,并用木 锤敲打,压平晒干,就成了 可用于书写的纸。
外国教育史
任飞飞
2015年3月
远古时期(原始社会)前300万年—前3000年 古代 中古时期(奴隶社会)前3000年—公元476年 近古时期(封建社会)公元476—公元1640年
资本主义形成时期 近代 资本主义发展时期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公元1640年—公元1789年 公元1789年—公元1871年 公元1871年—公元1917年
史前社会教育特点的总结
(1)生活性 史前教育与生产劳动及生活紧密联系,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生产劳动知识、 技能和宗教习俗和社会道德意识,教育方式主要是通过社会生活和生产劳 动过程来进行。 (2)宗教性 史前社会生活的宗教特性决定了史前宗教教育的重要地位和教育中的宗教成 分 (3)保守性 史前教育是一种使儿童继承传统和习俗的过程。并注重服从,因此是一种强 调保存、保守和一致的教育。 (4)平等性 与史前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组织相对应,史前教育具有原始状态下的教育权平 等。儿童都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但后期分化。 (5)仪式性 “成人礼”仪式承担了重要的教育职能。制度化的“成人礼”仪式逐步奠定 了学校产生的基础,为教育机构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婆 罗门
由主持祭祀的贵族发展而来,掌握 神权,垄断文化,以祭司为职, 主宰一切。
由武士发展而来,掌握军政大权, 可以做国王和各种官吏。 由农民、手工业者、商人组成,向Fra bibliotek刹帝利


国家纳税,供养第一、二等人。
首 陀 罗 旃zhan陀 罗
手工业者和奴仆
种姓制度之外,不可接触的贱民, 从事扫垃圾、搬运尸体、看守坟墓 或刽子手等工作。
三、史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一)我国学者 任钟印
内容: 1.劳动生产经验的传递 2.学习行为规范、禁忌以及部落的光荣业绩和传统 3.宗教教育和音乐、舞蹈教育 4.军事体育 方法: 1.在观察和实践中学习 2.在传习和教导中学习 3.奖励 4.成年礼
(一)国外学者 美国 孟禄 内容: 史前人类很少有个体意识,集体的利益就是教育目的 1.实际教育 获取日常生活必需品的教育。男子捕猎打仗;女子衣 食准备、保护住所。 2.理论教育 解释实际教育和一般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祭司 方法: 一种非进取性的适应的教育,无意识模仿
【3】寺庙教育 佛教是植根于婆罗门的宗教,讲因果轮回, 但反对种姓制度,迎合下层被压迫人民 心理。佛教寺院是佛教教育的主要机构, 教育内容以宗教知识为主,但也要学习 哲学、文学、历史、数学、逻辑学、天 文学。8岁儿童进入第一阶段学习,12岁 第二阶段,第一阶段学习结束考试合格 后可继续留居寺院,成为正式僧侣,叫 作“比丘”,女僧称“比丘尼”。寺院 不仅是教育机构,也是学术机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