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方文明古国及教学设计

东方文明古国及教学设计


思考、合作交流,对书本知识进行拓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形成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用联系的方法进行学习、思考、探究问题。
三、说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话揭题
同学们已经知道,在我们这个地球上有几条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的古老河流―――
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黄河和长江。在这些大河的两岸,诞生了
题的眼光探究四大文明古国的起源与发展情况。】
三、说教学过程 三、尼罗河孕育古埃及文明 1、课件展示:尼罗河全图 ,教师介绍指出尼罗河自北向南贯穿埃及,这条河受到了许
多埃及人的赞美。点名诵读古埃及人赞美尼罗河的诗句。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古埃及人为什么赞美尼罗河?(知道尼罗河不仅给古埃及
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现在,人们到埃及去旅游就是去领略人类在几千年前创造的灿烂 文化。 4、探究活动:金字塔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你还知道其他六大奇迹是什么吗? 教 师出示课件与学生共同交流。 【设计意图:这里的知识内容有所拓展,在让学生了解金字塔方面知识的同时,探究其他 世界奇迹,培养学生用联系的方法学习、探究、思考问题。】
一、说教材 1、教学目标
(1)了解东方文明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文明起源,知道古埃及文明的主要成果及有关历史 知识,感受它们对人类进步作出的突出贡献,体会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
(2)在学习活动中,养成主动进行合作分享、倾听、理解他人观点的习惯。
(3)激发学生对东方文明发祥地的崇敬之情。
一、说教材
的学习方方式越来越显现出高效、简捷的特点。
通过以往的教学实践,我也更深刻地体会到,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科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它涉及到地理、历史、天文、民俗等多学科领域,知识涵盖宽广。由于我们农村学生已有知
识相对匮乏,计算机在家庭中还没得到普及,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较差,这都加大了
课堂教学的难度,对我们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要上好品德与社会
学生自主收集、整理、汇报资料,在交流讨论、师生互动中充分了解四大文明古国的
位置及古代埃及文明等重要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氛围活跃,学
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课堂教学变得直观、
形象、生动。
本节课引导学生开展探究、交流活动,在学生自读教材的基础上探究问题、自主
2、教学重点、难点: 收集、整理古埃及的主要文明成果,了解这些文明成果在现实生活中的状况,培养学生 用历史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事件。
3、教学准备 : 结合教材内容制作出课件。布置学生收集、整理、归纳古代埃及的有关资料。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采用问题探究法和多媒体辅助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探究法,让
三、说教学过程 五、全课小结 1、探究与思考:古代埃及在农业、手工业、建筑、文字和历法等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使得它无愧于“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美誉?学生讨论,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这里对古代埃及文明总结,引导学生学会深入的探究问题。】 2、课件展示:开罗街景,教师朗诵(小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激发学生对古埃及文明的崇敬之情。】
赞美尼罗河的诗句 他创造出世界上所有的一切, 从他的眼里出来了人类, 从他的嘴里出现了诸神, 为牛群,他创造了青草, 为人类,他创造了果树。 他把生命赋予河中的游鱼, 以及空中的飞鸟, 他给蛋壳中的小鸡以呼吸, 还保存了虫卵的生命。
古埃及人的生活
金字塔
金屹 字立 塔在 群尼 像和罗 狮河 身下 人游 面的
四、教学设计反思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以生为本,充分开发课内外教学资源,通过自读、交流、讨论、点拨、
扫难的教学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始至终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
生,学习活动自由而不散乱。教学中善于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将疑点化难为易,减轻了学生
的学习负担,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这种收集整理、以图解文、讨论交流
最早的人类,它们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并孕育出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为
代表的东方文明,还有以古希腊、古罗马和玛雅为代表的西方文明,这些文明古国对世
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现在我们就去领略一下吧!
【设计意图:预示出教材中将要重点介绍的内容,并点明文明发祥地对世界文明发展所 产生的影响,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课,我们既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又要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所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只有不
断学习,提升自身知识储备,认真扎实地备好每一节课,才能更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效率,充
分地实现教学目标。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两河流域
黄河流域
古巴比伦
古中国
古埃及
古印度
尼罗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孟斐斯 底比斯
尼罗河是一条非常古老的河流,约在6500万年前就已存 在,尼罗河自北向南贯穿埃及,河道虽曾发生多次变迁,但 它总是向北流。尼罗河长6,67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太阳历
古埃及季度名的象形文字表示
古代埃及建筑与雕塑
法 老 与 王 妃
法老雕像 卡尔纳克神庙遗址


蒙 的 金 棺
及 法 老 图 坦
及 法 老 面 具

探究与思考:
古代埃及在农业、手工业、建筑、文字和历法等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使得它无愧于“四 大文明古国”之一的美誉?
开罗街景
站在尼罗河边,我们浮想联翩, 就象是坐上了穿越埃及几千年文明的时空飞 船, 感受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
规模巨大的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也是专制王权的象征。金字塔的外型从四面望去,像汉字的“金” 字,我们中国人就称它为金字塔。目前,已经勘查到的金字塔大约有八十座,其中,只有三十多座可见 其原有轮廓,其余的只剩一些废石堆了。在这些金字塔中,最著名的要数开罗南部吉萨高地上的三座大 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考夫拉金字塔和孟考拉金字塔。这三大金字塔比邻而立,它们与附近的狮身人 面像一起组成的图像最为世人熟悉,几乎成为埃及和古埃及文明的象征。这三大金字塔好似三座伟岸的 山峰一样雄立尼罗河畔,傲视埃及大地。
东方文明古国及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辽宁师范大学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六年
级(下)第一单元的第一主题《文明的发祥》第一框题《东方文明古国》中的第一课
《古代埃及》。《文明的发祥》这一主题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东西方文明的主要
发祥地,知道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希腊、古罗马、古玛雅这几个世界
三、说教学过程 四、古埃及文明的巨大成就——(三)古埃及数学、历法 1.师生交流: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为埃及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尼罗河定期泛滥冲毁地界,需要每年重划田界,导致了人们计算的要求,促进了数学的产 生和发展。通过你搜集和整理谈谈你对古埃及数学成就的了解。 2、师生交流:元旦是依据什么历法确立的新年,这种历法是依据什么制定的?(教师介 绍:现行历法是公历,它是以太阳运行周期作为制定依据的,早在几千年前的埃及已出 现。) 3、师生交流:古埃及太阳历是怎样产生的,对世界有哪些影响。(计算尼罗河泛滥周期 的需要,产生了古埃及的天文学和太阳历。) 4、延伸:教师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依据农历确立的。引导学 生归纳:全世界通用的是公历,中国仍然同时使用农历,其他国家也曾经制定并使用了不 同的历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古代埃及人民的智慧,激发对古代埃及的赞叹之情。】
三、说教学过程
二、了解东方文明古国 1、带领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页的文字及插图。然后教师课件出示四大文明古国及其位
置示意图,请学生指出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 2、小组内先交流对四大文明古国的了解,然后全班学生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全面、直观地了解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培养学生用全面看问
亚历山大灯塔
希腊奥林匹亚宙斯神像
巴比伦空中花园
土耳其摩索拉斯陵墓
土耳其阿耳忒弥斯神庙
地中海的罗得岛太阳神铜像
准确画出直角 绳子丈量土地 求面积的方法 测定时间方面 ……
古埃及的历法包括太阴历和准太阴历等,大体上 将每年分为3个季节 :泛滥季、长出五谷季、收割季。同时以365天为1年,1年12个月,每月30天, 年终另再加5天作为节日。比现行的阳历只少1/4天。
当你走在开罗的大街上, 面对遍布街头的广告牌、商店和超级市场, 你又会感到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气息。
这就是开罗, 这就是埃及, 现代文明与古老传统在这里融合,古老的埃 及正走向繁荣和兴盛。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人带来生存必需的淡水,而且它的定期泛滥也带来肥沃的泥土,为古埃及农业生产创造 了良好的条件,初步认识环境对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产生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用联系的方法进行学习、探究与思考。】
三、说教学过程 四、古埃及文明的巨大成就——(一)金字塔 1、提问导入:现代人提起埃及,首先会想到什么?课件展示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 2、学生展示课前收集资料,介绍他所知道的金字塔。 3、教师归纳总结:它们是埃及人民创造性劳动的结晶,体现了古埃及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
三、说教学过程
四、古埃及文明的巨大成就——(二)木乃伊 1、课件展示有关木乃伊的图片和装木乃伊的石棺。 2、学生展示课前收集资料介绍木乃伊。 3、教师根据学生介绍情况进行点评:木乃伊的制作反映了古埃及人高超的医学技术,
也反映了古人长生不老的宗教信仰。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古今联系,感受古老文明在今天焕发的光彩。】
文化遗产的起源和文明成果。
《东方文明古国》这一框题主要是引导学生对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有个直观的了解,
知道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这几个东方文明发祥地的起源和文化成果。《古
代埃及》这一课是引导学生探究古代埃及的文明成果及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的影响。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