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场比较法

市场比较法

第三章 市场比较法及其应用
掌握市场比较法的基本原理;交易 实例的收集与可比实例的选取;目标不 动产差异修正。
本章内容
第一节 市场比较法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市场比较法估价步骤及内容
第三节 市场比较法应用举例
第一节 市场比较法的基本原理
一、市场比较法的概念 市场比较法(market comparison approach, sales comparison approach),也称市价比 较法,交易实例比较法,买卖实例比较法,市场 资料比较法,现行市价法,简称为比较法或市场 法。它是将估价对象不动产与在估价时点的近期 已发生了交易的类似不动产加以比较对照,从已 经发生了交易的类似不动产的已知价格,修正得 出估价对象不动产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的一种 估价方法。
第一节 市场比较法的基本原理
2.个别因素间接比较修正公式 估价对象价格=可比实例价格×交易情况修正系数 ×交易期日修正系数×区域因素修正系数×标准化 修正系数×个别因素修正系数=可比实例价格×100 /( ) ×( )/100×100/( ) ×100/( ) ×( )/100 标准化修正的分子为100,表示以标准不动产的个别 因素状况为基准,分母是可比实例的个别因素状况 相对于标准不动产的个别因素状况的得分;个别因 素修正的分母为100,表示以标准不动产的个别因素 状况为基准,分子是估价对象的个别因素状况相对 于标准
不适用的情况:
——没有不动产交易的地方
——在农村等不动产交易较少的地区 ——某些类型很少见的不动产,或交易实很少的 不动产,如古建筑 ——难以成为交易对象的不动产,如教堂、寺庙、 学校等。
第一节 市场比较法的基本原理
五、市场比较法的操作程序
①搜集交易实例
第一节 市场比较法的基本原理
5.同行之间相互提供信息资料 6.其他途径:如向当事人、四邻、经纪人、不动产 登记代理人、金融机构、司法机关等调查了解 (二)搜集交易实例的内容
1、交易双方的基本情况与交易目的
2、交易实例的不动产状况 3、成交价格与成交日期 4、付款方式 5、交易情况
第二节 市场比较法估价步骤及内容
五、交易日期的修正 (一)含义:可比实例成交价格是成交日期时的价 格,而评估的估价对象价格是估价时点时的价格。 如果成交日期与估价时点不同,不动产市场状况就 发生变化,价格就可能不一样。因此,应将可比实 例在其成交日期时的价格修正到估价时点时的价格, 这就是交易日期修正。其实质是对不动产市场状况 的修正。 (二)修正方法 在可比实例成交日期至估价时点期间,不动产价格 可能的变化有平稳、上涨、下跌。平稳可不修正。
若先进行期日修正,则用估价时点汇率。
3.统一面积内涵:若以建筑面积为基准,假设1m2建 筑面积=0.7m2使用面积,则
甲的建筑面积=250m2
乙的建筑面积=3000÷0.7=4285.714ft2
第二节 市场比较法估价步骤及内容
4.统一面积单位:若以m2为基准,由于 1m2=10.764ft2 ,则 甲的建筑面积=250m2 乙的建筑面积=4285.714÷10.764=398.153m2 5.统一采用单价:以建筑面积为计价单位,则: 甲单价=800000÷250=3200(元/m2) 乙单价=1290000÷398.153=3240(元/m2)
第二节 市场比较法估价步骤及内容
第二节 市场比较法估价步骤及内容
[例]有甲、乙两交易实例。甲成交总价83万RMB, 首付30万RMB,余款53万半年后付清,建筑面积 250m2;乙成交总价15万美元,一次性付清,使 用面积3000平方英尺。若选取此两宗实例为可比 实例,在进行有关修正前建立可比基础。 1.统一付款方式:以成交时一次付清为基准,假 设当时人民币的月利息率为1%,则有:
成交价 可比实例A 4500元/m2 交易情况修正 -5%
可比实例B
5000元/m2
+2%
第二节 市场比较法估价步骤及内容
注意:(1)因为交易实例有多个,在交易情况 修正中之所以要以正常价格为基准,是因为只有 这样,比较的基准才会只有一个,而不会出现多 个。(2)价格偏离的程度由于缺乏客观、统一 的尺度,测定较困难,主要由估价人员凭经验加 以判断。其中因税费负担的修正通过调查计算得 到。
例:某宗不动产的交易总价款为30万元,其中首期 付款20%,余款于半年后支付。假设月利率为5‰, 则在其成交日期时一次付清的价格为: 30×20%+[30×(1-20%)]÷(1+5‰)6=29.29(万元)
2、统一币种与货币单位
3、统一面积内涵: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套内建筑 面积。 4、统一面积单位:习惯上为每平米价格。 5、统一采用单价
交易实例调查表
不动产类型 名称 坐落 卖方 买方 成交日期
成交价格 付款方式
交易情况说明
不动产状况说明(实物、权益、区位)
第二节 市场比较法估价步骤及内容
二、可比实例的选取 选取可比实例就是从已搜集和积累的大量交易实例中, 选取与估价对象房地产条件相同或相似的、成交日期与 估价时点相近的、成交价格为正常价格或可修正为正常 价格的交易实例。选取3个以上的可比实例。 选取的可比实例应符合以下要求: 1、是估价对象类似的不动产(区位、用途、结构、权利、 交易类型) 2、成交日期与估价时点相近,最好选择一年内的,最长 不宜超过二年。 3、成交价格为正常价格或可修正为正常价格。
甲总价(RMB)=30+53÷(1+1%)6=80(万元)
乙总价(美元)=15 (万元)
第二节 市场比较法估价步骤及内容
2.统一币种与货币单位:若以人民币为基准,需要将 乙实例的美元换算为人民币。假设乙实例成交时1美 元=8.6人民币,则 甲总价=80(万元),乙总价=15×8.6=129(万元)
第一节 市场比较法的基本原理
不动产价格的形成也符合经济学替代原理。尽管 不动产具有独一无二性,但在现实的不动产交易 中,任何理性的买者和卖者,都会将其拟买或拟 卖的不动产与类似不动产的成交价格进行比较, 任何买者不会接受比市场上的正常价格过高的价 格成交,任何卖者不会接受比市场上的正常价格 过低的价格成交,最终是类似的不动产,价格相 互牵制而接近。
第二节 市场比较法估价步骤及内容
以正常价格为基准,若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比其正 常市场价格高低的百分率为±S%,则: 可比实例价格×100÷(100±S)=正常价格 [例]A、B两实例情况见下表,则 VA=4500×100÷(100-5)=4736.84(元/m2) VB=5000×100÷(100+2)=4901.96(元/m2)
第二节 市场比较法估价步骤及内容
四、交易情况修正 (一)含义:是排除交易行为中的某些特殊因素所 造成的可比实例成交价格的偏差,将其成交价格修 正为正常价格。
(二)造成成交价格偏差的因素
1.有利害关系人之间的交易 2.急于出售或急于购买的交易
3.交易双方或某一方对市场行情缺乏了解的交易
第一节 市场比较法的基本原理
类似不动产(similar property) :在用途、建筑结 构、所处地区等方面,与估价对象不动产相同或 相类似的不动产。 估价对象不动产:一个具体项目中需要估价的不 动产。 前提:交易市场已经形成。 比较结果一般称之为比准价格。 它是不动产估价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也是很成熟的方法。
第一节 市场比较法的基本原理
(二)间接比较修正公式 1.区域因素间接比较修正公式 估价对象价格=可比实例价格×交易情况修正系数×交 易期日修正系数×标准化修正系数×区域因素修正系数 ×个别因素修正系数=可比实例价格×100/( ) ×( )/100×100/( ) ×( )/100 ×100/( ) 标准化修正的分子为100,表示以标准不动产所在的区域 状况为基准,分母是可比实例所在区域状况相对于标准 不动产所在区域状况的得分;区域因素修正的分母为100, 表示以标准不动产所在的区域状况为基准,分子是估价 对象所在区域状况相对于标准不动产所在区域状况的得 分。
4.交易双方或某一方有特别动机或偏好的交易
第二节 市场比较法估价步骤及内容
5.特殊交易方式的交易 6.交易税费非正常负担的交易 7.相邻不动产的合并交易 8.受债权债务关系影响的交易
(三)修正的步骤方法
(1)测定各种特殊因素对房地产交易价格的影响程度,即 分析在正常情况下和这些特殊情况下,房地产交易价格 可能产生的偏差大小。测定方法可以利用已掌握的同类 型房地产交易资料分析计算,确定修正比例或系数。也 可以由估价人员根据经验,判断确定修正比例或系数。 (2)利用修正系数,修正求得可比实例的正常价格。
第一节 市场比较法的基本原理
三、基本公式 通过进行交易情况、交易期日、区域因素、个别 因素的修正,就可以把可比实例不动产的实际成 交价格修正为估价对象不动产在估价时点的客观 合理价格。即 估价对象价格=可比实例价格×交易情况修正系 数×交易期日修正系数×区域因素修正系数×个 别因素修正系数 在实际评估中,区域因素和个别因素修正有直接 比较修正和间接比较修正。
第一节 市场比较法的基本原理
四、特点、适用条件与范围
特点:具有现实性、非正常条件下比准价格往往偏 离收益价格、对估价人员要求有较高素质,即广博 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需要进行交易情况,交易日 期,区域因素和个别情况的修正)。
适用条件与范围:不动产市场较为发达情况,也就 是要在同一地区或同一供求范围(comparable search area)内的类似地区中,与估价对象不动产 相类似不动产的交易较多时,才是有效方法。
第一节 市场比较法的基本原理
二、理论依据 替代原理:根据经济学原理,在同一市场上,相 同的商品具有相同的价格。如果有两个以上相同 的商品同时存在时,则明智的买者会选择价格最 低的;或者反过来,如果有两个以上价格相同的 商品同时存在时,则明智的买者会选择效用最大 的。卖者为了使其产品能够卖出去,也会展开价 格竞争。市场上各个经济主体的这些行为导致的 结果,是在效用相同的商品之间形成相同的价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