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专题复习
图中温度计甲的示数 为______,读做 ______;温度计乙的 示数为______,读做 ______。
乙
图甲的玻璃泡在下面,随着温度的升高,液柱上升,示数变大, 说明此时的温度在0 ℃以上,故应读数为2.4 ℃,二图乙中,玻璃 在上面,随着温度的升高,示数应该变大,但此时图中数据却 变小,说明此时的温度低于0 ℃,故此时的读数为-1.8 ℃
断跳动,这是水内蒸气的 能转化为煲盖的机械能。若汤的沸点与
水的沸点相同,则盅不内会的汤
(填“会”或“不会”)沸腾。
最后一问中,由于热传递,汤 的温度终会达到沸水的温度, 也就是说可以达到汤的沸点, 但达到沸点后汤的温度与水的 温度相同,汤将无法继续从外 界吸热,故汤不会沸腾
5 液体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
某同学在做“研究海波熔化”的实验。 他用温度计测量海波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时,主要步骤有: 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海波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B.了解海波熔化时的温度,选拔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C.将温度计从海波中取出,将实验器材整理好 D.读取温度。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和海波接触。 E.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因为刻度均匀,故示数与长度成正比,所以可以用平行线分 线段成比例来解决
物态变化的判断
升华 吸热
熔化 吸热
汽化 吸热
固
液
气
凝固 放热
液化 放热
凝华 放热
解题要点: (1)认真观察或回忆观察到的现象 (2)对题目中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变化的环境、条件、吸放热 情况进行认真分析 (3)与物态变化的规律进行比较 (4)得出结论
先分析试管中的冰能否达到熔点温 度,题目中交代,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 熔化时,也就是说没有完全熔化,则烧 杯中的状态处于冰水混合状态,其温度 为0℃ ,那么也即是说试管中的冰的温 度可以达到熔点温度,但达到熔点温度 后就无法继续从烧杯中吸热了,那就无 法熔化,所以选C
液体的沸腾条件
液体沸腾的条件: 1、要达到沸点温度 2、要继续从外界吸热
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 温度 的高低、液体 表面积 的大小和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BEADC (只填写序号)
需要熟记温度计的使用步骤:
估计—选择---接触---读数---取出
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1标准大气压时,这支温度 计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5℃。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5℃。当这 支温度计的示数为32℃时,实际温度是( B )
A. 27℃ B. 30℃ C. 32℃ D. 37℃
1、蒸发需要吸热,有致冷作用,会使自身以及环境温度降低 2、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
A 液体的温度 B 液体的表面积 C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
能够分析出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是通过哪一种方法加快或减 缓了液体的蒸发,并能分析出自身以及环境温度的变化情况
(09南昌)【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下图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
苏科版
目录
物理意义:
。
摄氏温度的规定:
为0℃ 为100 ℃
测
量
温工
度
具 :
温
度
计
原理: 种类:
。
、
、
。
使 1、测量时应将_________全部浸入被测液体 用 中,不要碰到_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_________或___________。 方 2、记录时应待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后读 法 数,读数时,________不能离开被测液体,
由于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故解题时要注意分析液体的沸 点有没有变化
(09茂名) “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茂名人喜爱。“炖汤”就是把
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
煲底隔离,如图 6所示。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
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液,化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煲盖不
晶体的熔化与凝固条件
晶体熔化的条件: 1、要达到熔点温度 2、要能够继续从外界吸热
晶体的凝固条件: 1、要达到凝固点温度 2、要能够继续向外界放热
注:1、同一物质的熔点与凝固点是相同的 2、判断时先确定有没有满足温度条件,再分析能否继续与外
界发生热传递 3、热传递的发生条件:物体间存在温度差
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C ) 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都没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视线必须与液柱的凸顶或凹底_________。 3、使用体温计测温前要_________________。
固液
熔化: 需要
凝固: 需要
, 热。
, 热。
汽化:
物
态 变
液气
化
需要
液化: 需要
, 热。
, 热。
固体 分类
分类标准 熔化特点
晶体
常见物
熔化或 凝固图像
非晶体
液化的两种方法: 和 。
升华: 固气
(09四川雅安)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是 ( A) 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 B.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 C.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 D.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
A答案中冰雪变成溪流,变化前的冰雪是固态的,变化后的溪流是液 态的,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熔化需要吸热;B答案中的白气的实 质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小液滴,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变化而来 的,需要放热;C答案中的露珠也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 成的,需要放热;D答案中的雪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 的,也需要放热
温度计的读数
温度计读数时一定要搞清楚温度的玻璃泡的位置,区分清楚所 读温度是在0 ℃以上还是在0 ℃以下
(09恩施)下图分别表示几位同学在“练习用温度计测液体的 温度”实验中的做法。正确的是:【D 】
A
B
C
D
温度计使用的注意点: 1、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与容器的底或者壁接触,不能将温度 计当作搅拌器用 2、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取出来读数,体温计除外 3、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相齐平
凝华:
,需要
热。
,需要
热。
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温度计的使用
1、估计待测液体的温度 2、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3、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注:这里的充分指接触面积要充分,接触时间也要充分, 要待液面稳定后读数
4、读数 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底部或者凸液面的顶部相齐平 5、取出温度计 整理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