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支镜的临床应用
对粘膜的损伤; 行AFB检查前需用WLB尽量把靶目标周围气管 的分泌物吸干净,以免造成干扰; WLB活检后的组织,由于气道粘膜损伤,会造 成AFB检查时,长期存在呈粉红色的假阳性病灶, 需结合病史加以鉴别诊断。
2015-1-27 31
五、支气管内超声 (Endobronchial Ultrasound, EBUS)
5 肺周围性结节
3 发热和菌血症。
2015-1-27
19
三、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TBLB)
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transbronchial lung
biopsy,TBLB)多在X线透视监视下施行, 经纤支镜的活检孔插入活检钳,将活检钳送 到预定的外周肺病灶进行活检。该技术克服 了常规纤支镜只能对3~4级支气管内的组织 取材的缺点,可对纤支镜直视范围难以见到 的外周肺病变进行取材。在没有X线透视条件 时,进行TBLB对弥漫性肺部病变也可获得较 高阳性率。
2015-1-27
24
电子支气管镜 Olympus BF260技术原理
AFB利用波长为405nm的紫光或 442nm的蓝光照射检查部位,使用 特定的计算机成像技术而将各种不 同组织显示为不同颜色,镜下正常 气管、支气管粘膜组织为绿色,而 不典型增生和癌组织表现为红褐色 或红色,从而明确病变部位及其范 围。
2015-1-27
16
2015-1-27
17
王氏针是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介入科王国本
(Ko Pen Wang)教授设计研发的,王教授是世界著名内镜 专家,对全世界内镜技术进步和肺癌诊断与分期做出卓越贡 献,王教授在美国霍普金斯医院开创经支气管镜穿刺技术 (TBNA),被誉为“世界TBNA之父”
2015-1-27
18
TBNA无特殊禁忌证
主要适应证 1 纵膈或肺门淋巴结 2 对已知或怀疑肺癌进行分期 3 气管外病变对气管的外压病灶 4 粘膜下病变 2 化脓性纵膈炎和心包炎。 TBNA的并发症 实践证明TBNA技术是十分安全、实 用的,仅少数患者术后发生: 1 气胸、纵膈气肿和纵膈出血。
活检部位:2,3级,棕色或棕红色区域
2015-1-27 26
镜下判断标准(Lam)
普通光
LIFE系统 AFI
普通光、LIFE系统、 AFI比较:鳞癌(A), 鳞状上皮增生(B), 支气管炎(C)
AFI在鳞癌和鳞状上皮 增生表现为红光,在 支气管炎表现为蓝光
2015-1-27 27
例:
WLB下可见右肺上叶尖后段的脊充血水肿,增宽。
弯曲支气管镜(Flexible bronchofibroscope) 主要适用于3-4级支气管以上的下呼吸 道气道内病变的检查和治疗,也可经支 气管镜气道外病变的活检 电子支气管镜、纤维支气管镜 局麻、全麻
2015-1-27 3
电子支气管镜
电子支气管镜(Videobronchoscope) 1987年Asahi Pentax公司发明
加拿大Lam等设计的LIFE系统,利用氦-镉激光装置产生
蓝色激光,照射支气管产生红色和绿色荧光; D-Light系统,由德国慕尼黑激光研究院设计,光源可产 生普通光和两束蓝光,光强度显著高于LIFE系统,并增设 一个外源性荧光观测系统; 日本PENTAX公司的SAFE系列,光源为氙光灯; 日本Olympus公司的AFI系列,光源为氙光灯。
2015-1-27 12
2015-1-27
13
一、TBB、BR
刷检病理、细菌图片
2015-1-27
14
肺结核
2015-1-27
15
二、经纤支镜针吸活检术(TBNA)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是一项应用于软质气管镜的一 项技术,通过应用一种特制的带有可弯曲导管的穿 刺针,通过气管镜的活检通道进入气道内,然后穿 透气道壁对气管、支气管腔外病变,如结节、肿块、 肿大的淋巴结以及肺部的病灶等进行针刺吸引,获 取细胞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细菌学及其他特殊 检查。TBNA的操作主要针对结构较为复杂的纵膈 和肺门区,对纵膈及肺门区病灶的诊断有着独特的 作用和意义;同时,在肺癌的分期诊断上也有其独 到的意义。
2015-1-27
29 29
病例:57岁。咳嗽痰血两周就诊 WLB检查见右肺下叶:右B8-9管腔粘膜隆起,充血狭窄,
疑似异物。异物周围为肉芽组织增生,显示淡粉色。AFI下 异物显示鲜明的绿色。气管镜下取出异物证实为骨头
2015-1-27
30
AFB小结
AFB可准确定位,定向活检,早期诊断;
AFB可动态监测病变的进展; 操作AFB医师必须技术娴熟,尽量减少支气管镜
带鞘超声探头
US probe
XUM-S2017R, Olympus with an external diameter of 1.4 mm.
退出探头,送入活检钳和刷得到标本
2015-1-27 34
EBUS-TBNA
超声支气管内镜(EBUS)
引导下的
经支气管针吸引活检(TBNA)
2015-1-27
35
右B3开口局部粘膜水肿,管口略狭小,AFI显示该区域呈 粉红色。 右肺上叶间脊活检及毛刷示鳞癌。
2015-1-27
右肺上叶开口
右肺上叶开口
28
病例:女,49岁,右前胸痛及后背疼痛伴咳嗽一周 就诊 胸部CT提示右上叶占位 WLB示右肺上叶: 粘膜隆起,管腔闭塞,AFI示局部 区域粉红色,累及右上叶和右中间支间脊。右上叶活检结 果示低分化鳞癌,因有骨转移,未予手术
Asahi Pentax公司的电子支气管镜原型
电子支气管镜及其附件
2015-1-27
4
纤维支气管镜
纤维支气管镜原型
A:Machida 内镜公司
B:Olympus光学公司
2015-1-27 5
2015-1-27
6
BF-260 系列内镜
BF-260
Φ2.0
BF-1T260
BF-P260F
Φ2.0
BF-XP260F
环扫气道内超声--中央气道
判断肿瘤侵犯支气管壁的深度
评价气管、支气管旁的病灶(引导穿刺)
Probe 2015-1-27 BS20-26R
Balloon sheath MAJ-643R O.D.= 2.6mm
FBS BF-ST30
33
引导鞘气道内超声 Endobronchial ultrasonography with a guide-sheath (EBUS-GS) 带鞘的超声探头到达外周肺病灶,பைடு நூலகம்并显示病灶的声像
Radial type high-frequency
ultrasonography (辐射探头、环形扫描) 中央气道、外周气道 Convex-probe endobronchial ultrasonography (CP-EBUS) (凸面探头、扇形扫描) EBUS-TBNA
2015-1-27 32
王教授创造的Wang TBNA定位法主要根据CT扫描提示的淋
巴结位置选择穿刺点,他结合美国胸腔协会关于胸内脏器淋 巴结分类标准和TBNA的特点,将常见的适用于TBNA检查 的纵膈及肺门区肿大淋巴结进行分组,并分别予以CT扫描 管内穿刺定位的标准,通过这些定位方法,可解决临床上常 见的纵膈内肿物或肿大淋巴结的定位。
纤支镜的临床应用
2015-1-27
1
2015-1-27
2
支气管镜的分类
硬质支气管镜:
1897年Gustav Killian(耳鼻喉专家
古斯塔夫· 凯伦)发明了硬质支气管镜 主要适用于大气道的病变 需要全麻
可弯曲支气管镜:
1964年Shigeto Ikeda(池田)发明了可
荧光电子支气管镜 Olympus BF 260
2015-1-27
荧光图像原理图
25
镜下判断标准(Lam)
AFB标准 WLB标准 1级:黏膜无任何异常 绿色:正常 2级:WLB 检查区显示 淡棕色或蓝色(边界不 非特异性红斑、水肿或 清):炎症,化生 黏膜肥厚 3级:结节/息肉,局灶性肥厚或黏 棕红色(边界清楚): 膜不规整 异常增生,CIS
11
2015-1-27
常用诊断方法
经纤支镜刷检(BR)、活检(TBB)、冲洗(BW)
经纤支镜针吸活检术(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 经纤支镜肺活检术(Transbronchial Lung Biopsy,TBLB) 荧光支气管检查(Autofluorescence Bronchoscopy, AFB) 支气管内超声((Endobronchial Ultrasound, EBUS)) 电磁导航支气管镜(Electromagnetic navigation bronchoscopy EMNB)
39
EBUS-TBNA操作
淋巴结
凸阵扫描范围
吸引针
水囊
2015-1-27
40
2015-1-27
41
LN assessable by EBUS-TBNA
LN assessable 2, 4, 7, 10, 11, 12
2015-1-27
备注: 与CT、PET相比EBUS的敏感性、特征性、精准性优势明显。 阳性率为100%。
2015-1-27 20
TBLB适用于:
1.普通纤支镜检查可见范围以外的肺组织内
的孤立结节病变,经其他检查未能定性者。
2.肺部弥漫性病变性质不明者。
2015-1-27
21
X ray-TBLB
2015-1-27
22
四、荧光支气管检查(A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