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热是怎样传递的实验改进与创新许跃明
热是怎样传递的实验改进与创新许跃明
6、实验时,可以随意从铁丝一端或中间 加热,这样更灵活。
五、实验器材
三角架、大小不同的铁丝(金属 丝)、酒精灯、蜡烛、火柴、刀。
六、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
1、实验原理:热通过铁丝传递到套蜡
环的地方,蜡环受热会融化,先后掉下来, 由此实验知道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 的一端。
2、实验装置及说明
(1)改进前
2、蜡环厚度、孔径大小比较一致,可以 防止离酒精灯较远的火柴因粘蜡太少先掉下来 的情况出现。
3、用蜡环代替火柴,可以随时调节蜡环 之间的距离,控制实验时间的长短。
4、蜡环容易做,使用方便、经济。改用 蜡环解决了实验材料难找的问题。
5、用三角架代替铁架台,直接把穿有蜡 环的铁丝放到三角架上,既不必调节铁丝高 度,也不用缠绕,省时、方便。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热在铁丝中的传递实验改进)
娄底六小 许跃明
一、实验或器材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 用
热在铁丝中的传递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 册《热》单元第6课《热是怎样传递的》4个实验 活动中的第2个。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知热 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并为后面教 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知识的积累和铺垫。教学 实践证明,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 功与失败,充分地组织利用好手中的实验材料能 帮助学生轻松、有效地完成教材中的科学实验。
(2)改进后 一端加热
中间加热
七、实验过程
1、做蜡环。(用刀把蜡烛切成3mm左右厚 的圆柱,太薄易碎,然后用烧热的铁丝飞快地 打一个小洞)
2、在铁丝上每隔1~2厘米套上一段蜡环。 3、把穿好蜡环的铁丝放在三角架上,调节 好三角架、蜡环之间的距离。
4、点燃酒精灯,在铁丝的一端给铁丝加热。
5、记录好蜡环掉下来的顺序。 6、重复几次上面的实验,记录结果。 7、在蜡环正中间的地方给铁丝加热,情况。
(3)课文中的铁架台,铁丝太粗比较难缠绕, 太细则热传递太慢,且铁丝的缠绕高度难控制, 不好调节。
(4)火柴之间的间隔太远,热传递慢,用时 太长。
四、实验创新之处
1、用套蜡环的方法代替粘火柴棒,解决 了实验原型中粘火柴棒很不方便,容易掉,用 时长的问题。
八、实验效果
用蜡环代替火柴、三角架代替铁架台, 操作简单、方便、成功率高。实验结果一目 了然。
九、自我评价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改进、创新实验仪 器,优化实验教学设计能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 学的有效性。充分地组织利用好手中的实验材 料能帮助学生轻松、有效地完成科学实验。在 这个改进的实验中,我仅仅只是把火柴换成了 蜡环、铁架台换成三角架,实验就不仅由复杂 变成简单,而且很好地解决了以前用蜡粘火柴 棒容易掉、铁丝缠绕的松紧及高度调节、铁丝 粗细的换取、火柴棒的间隔、用时过长等影响 实验效果和时间等许多问题。
二、设计思路
针对教材中热在铁丝中的传递实验原型所 存在的问题,选取合适的材料,改进实验,解 决问题。
三、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1、实验原型: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 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 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给铁 丝的一端加热。观察哪端的火柴先掉下来。
2、不足之处:
(1)由于蜡融化后的凝固速度快,且粘性不 强,所以要用蜡烛把火柴粘在铁丝上,难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