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秋西南大学《园林植物造景设计》[0672]标准答案

2015年秋西南大学《园林植物造景设计》[0672]标准答案

2)、丛植组成树丛的树木,通常为2-15株,若配入灌木,总数可以达到20株。
3)、群植群植是将20株以上乔、灌木按一定的生态要求和构图方式栽植在一起。
规则式:1)、对植对植指两株或两丛树木按一定轴线左右对称的栽植方式;多用于园门、建筑入口、广场或桥头的两旁。对植在园林艺术构图中只作配景,起烘托主景的作用,动势向轴线集中。
2、园林树木的配置应用的主要形式
答:树木的配置形式大致可以分为:自然式:以模仿自然,强调变化为主,具有活泼、愉快、幽雅的自然情调;有孤植、丛植、群植等。规则式:多以轴线对称或成行排列,以强调整齐、对称为主,给人以强烈、雄伟、肃穆之感;有对植、列植、环植等。
自然式:1)、孤植园林中的优型树,单独栽植时,称孤植。
②、净化水质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向水中释放大量氧气,有利于水中保持较高的溶解氧含量。水生植物对水体内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可以起到较好的净化水质的目的。如水生植物穗花狐尾藻和黑藻对多数重金属元素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刺苦草和密齿苦草对铜有很好的吸收和沉降能力;水葫芦、石菖蒲、香蒲具有去除总磷的能力,菱白具有较强的吸收氮、磷的能力,芦苇具有较强的输氧能力等。
二、论述题
1.按水生植物的造景功能、形态特征以及生态习性的分类及每类配置应用?
答:1)、水生植物的造景功能:水生植物不仅可以观叶、赏花,还可以欣赏其在水中的倒影。通过各种水生植物之间的相互配置,可以极大地丰富景观效果,创造园林意境。在以往的园林水景中,应用较多的有荷花、睡莲、黄菖蒲、菖蒲、香蒲、芦苇等,并不乏有以水生植物为主题的专类水景园,如杭州西湖的“曲院风荷”就因其独特的荷花景观而闻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向往小桥流水、如诗如画的生活环境,向往碧波荡漾、鱼鸟成群的人水亲和的自然美景。在规则式水体设计中可以无需植物点缀,但越来越多的具自然风格的景观水体只有在其池边沟畔、岩石缝隙、水中种植各种水生植物,才能给人一种自然的恬静和怡神的感觉。水生植物地姿态、色彩及与其他园林植物所形成的倒影,十分自然地加强了水体的美感。其构思的巧妙与否,与周围植物的配置与否,均会直接影响到景观水体的整体设计效果。在园林水景建设中,重视水生植物对水体的造景作用,处理好水生植物与水体的景观关系,不仅可以营造引人入胜的景观,而且能够体现出真善美的风姿。
②、浮叶植物浮叶植物是根系或地下茎须扎根水底,茎生长于水中,叶柄长度随水位而伸长,叶及花朵浮在水面上的水生植物,如睡莲、浮萍、芡实、萍蓬草、王莲等。
③、挺水植物挺水植物是种植在浅水或水边的水生植物,其根部固着于土中,部分茎和叶伸出水面,直挺在空中,光合作用组织气生的植物。如黄菖蒲、水蜡烛、荷花、千屈菜、花蔺、水葱等。
④、沉水植物沉水植物是完全的水生植物,其在大部分生活周期中植株沉水生活,它们多生活在水较深的地方,根长在土里,叶片通常呈线形、带状。如金鱼藻、苦草、水藓、虾藻等。
3)水生植物的生态习性:
①、作为指示物种在不同的生境类型及其不同的演替阶段,部分水生植物种类可作为各类型或阶段的指示物种。因为植物基本上是位置固定的生物体,通过在多个位置种植,可以很容易监测出污染物质分布的空间类型。植物的一些基本特征组成,如生长、生存和繁殖情况等,能够比较容易通过测量得到,而这些结果能直接或者间接反映出某个水域或水体的相应物理、化学及其他环境指标,显示水体的受污染程度,或者受污染的类型,有利于人们对水质变化的调控。
3、竞争的概念及其种类
竞争:两个以上的个体,由于要求相同或相似的生存空间、营养、水分、光照等生活必需条件,从而限制其它个体发展的现象和行为争;不改变种类组成,不导致种的消亡。(2)种间竞争:不同种个体间的竞争。改变种类组成,可能导致种的消亡。相同点:改变群落个体数量与群落结构和外貌。
2)、水生植物的形态特征:水生植物指生理上依附于水环境、至少部分生殖周期发生在水中或水表面的植物类群。除了在水面和水中自然生长的植物外,还包括在湿地、小溪、水潭、水池和湖泊、江河等边沿生长的植物。它们的生育环境与生长形态不同,一般可依叶片与水面的相对位置及生活习性分为浮水、浮叶、挺水、沉水类型。
①、浮水植物浮水植物是茎叶漂浮于水面、根部不在水底扎根的植物,其植株垂直于水中,随水漂流,若水位较低时,根部也会固着于土中,但附着能力差,只要水位一上升,植株即漂浮起来,如满江红、水葫芦、水鳖等。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
学号:姓名:层次:
类别:网教专业:园林2015年12月
课程名称【编号】:园林植物造景设计【0672】A卷
题号





总分
评卷人
得分
(横线以下为答题区)
一、简答题
1、园林植物造景设计现代定义
答:城市园林绿地中应用的园林植物,以其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以及园林学特性为基础,依据一定的科学规律和艺术法则,组合建造各种类型的人工植物群落或景点,以实现特定的生态、美化效果与实用功能价值的技艺。功能:观赏、生态、适用;依据:自然科学、工程技术;效果:综合组景;规模:大与小相结合。
4、孤植树的选择条件
答:对孤植树木的要求是:姿态优美,色彩鲜明,体形略大,寿命长而有特色。周围配置其他树木,应保持合适的观赏距离。在珍貴的古树名木周围,不可栽植其他乔木和灌木,以保持它独特风姿。用于庇荫的孤植树木,要求树冠宽大,枝叶浓密,叶片大,病虫害少,以圆球形、伞形树冠为好。要形成孤植景观必须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要求树形优美,姿态奇异或者花、叶颜色独特,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二是孤植树的周围要有一定的空旷地段,一般在距离树高的4-10倍范围内不应有其它景物存在,或不能有高大的物体阻隔视线。
4)、列植、环植列植:沿直线或曲线以等距的种植方式或以按照一定规律变化的种植形式。列植形成的景观比较整齐、单纯、气势大。列植是规则式园林绿地应用最多的基本栽植形式。列植具有施工、管理方便的优点。环植即围绕某一中心将树木配置成圆、椭圆、方形、长方形、五角形及其它多边形等封闭图形的配置形式。环植可为一环或多环,闭合环或半环等,环中心多为雕塑、纪念碑、水体、草坪、广场或建筑物等,形成四周聚合向心的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