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食物有技巧
油炸食物时,高温使蛋白质变质而降低营养价值,高温还会破坏食物中的脂溶性维生素,如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
为了减少油炸食物的营养损失和产生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技巧。
油的选择和使用最好选择花生油、棕榈油等。
这类油含有大量的油酸,比较稳定,油温即使超过200℃时,也不至氧化冒烟。
而菜籽油、棉籽油、豆油等,容易在受热后产生热氧化现象,特别是豆油,还容易出现豆腥味。
油炸食物时要严格控制油温。
油温过高不仅破坏食物营养成分,而且会产生致癌物质。
所以油温应控制在150℃以下,此时冒油烟很少,食物丢进去后会大量起泡,但不会马上变色。
如果已经大量冒烟,或者食物变色太快,则说明油温超过了150℃。
油炸食品时,油的连续使用不可超过3次,超过3次应及时更换新油。
油炸中注意油炸的过程中,宜用锅盖略盖一下锅,这样能减少锅内食物与空气的接触面,进而减少食物的营养损失。
油炸食物时,经常会有小渣滓或碎屑留在锅里,这些东西经过长时间反复煎炸,会发黑
变糊,产生有害物质,一旦附着在食物表面,食用之后会危害健康。
因此,应准备一个细网眼漏勺,及时捞出油里的杂质。
多采用二次油炸的方法,可缩短加热的总时间,减少营养素的损失。
具体方法为:第一次主要让材料熟至八成,时间稍长一点,看到冒出的泡泡开始少了,就拿出来晾着。
等所有食物都炸完了,再回锅炸一次,食物表面呈金黄色即可。
食用注意油炸食物最好现炸现吃。
因为油炸食物存放时间越长,食物中的过氧化脂质就越多。
吃油炸食物时,宜搭配清淡少油的蔬菜,最好是凉拌菜、蒸菜、炖菜等。
绿叶菜中含大量叶绿素和抗氧化物质,可以降低油炸食物中致癌物的致突变作用。
慢性肝病患者由于胆汁分泌减少,脂肪不易消化,不宜多吃油炸食物。
肥胖症、血脂高、血糖高的人,也不宜多吃油炸食物,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