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陈述性知识的习得与巩固陈述性知识是指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是用来描述世界,回答“世界是什么”问题的知识。

陈述性知识历来是教育,特别是学校智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无论对于丰富学生的经验,增长学生的见识,还是对于形成学生的各种技能、发展学生的智能,都具有重要作用。

既然陈述性知识如此重要,我们当然要做到很好的习得与巩固。

而在此我所要重点阐述的是如何运用记忆规律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很好的巩固。

首先,要想做到很好的知识巩固,必须简单了解我们人类的记忆种类及特点。

因为陈述性知识的巩固其实质就是知识的记忆,通过记忆来促进知识的巩固。

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家在研究人类的学习与记忆时,把学习与记忆看成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并根据信息在头脑中停留的长短,把记忆区分为三个系统,即瞬时记忆系统、短时记忆系统和长时记忆系统。

在瞬时记忆系统中,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仅1秒左右),且不进行任何加工。

其中受到注意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其他的大部分则随即消逝。

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其信息存储在一分钟内,心理学家认为其对于知识学习、思维以及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作用,人们获得的信息就是在此加工的。

接着短时记忆中的部分信息经过加工和复习进入长时记忆,得到永久保存。

长时记忆容量无限,因此人们所获得的信息主要存储在长时记忆中。

总之,三种记忆层层推进,且各有各的特点,团结协作为我们所得的知识进行加工与整合。

接着,要研究知识的保持,我们是否有必要了解一下为什么知识会被遗忘,原因是什么?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其实,遗忘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它是指所学习过的材料不能正确的回忆或再认。

为了解遗忘的规律,更好地防止遗忘,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的研究。

而对于遗忘规律的研究,最著名的莫过于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他的研究表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这个研究为后来科学家们对遗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那么,既然遗忘是普遍现象,如何来解释它呢?为此,科学家们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观点:1)记忆痕迹衰退说。

认为学习后必须不断进行练习,否则学习留下的记忆痕迹便会衰退。

2)材料间的干扰说。

认为遗忘是因为所习得的材料或所获的的信息间相互影响,干扰了信息的保持。

3)检索困难说。

认为信息没有被遗忘,只是缺乏联系,检索困难而已。

4)同化说。

认为新知识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人们长时记忆中存储的不是零碎的知识,而是经过转换了的较为一般性的观念结构。

人们遗忘的则是被较为高级的观念所代替的第一级的观念。

总之,关于遗忘,众说纷纭,以上对遗忘的各种说法,都各自有各自的道理,我们都可以了解并为己所用。

以上我们简单了解了记忆与遗忘,我想这应该对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怎样很好的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有很大的帮助。

那么我们可以如何有效保持记忆呢?方法有很多,在此我就列举较普遍且有效的几种方法。

1,提高加工水平。

据实验表明,加工程度越深,记得越牢。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实验材料为一组照片,两组被试分别要求以“性别”和“忠诚水平”对材料进行分类。

最后将新照片混入原照片中,要求背时找出原有照片。

结果按忠诚水平分类的被试,成绩远远高于“性别”祖。

那么,原因是什么呢?其实,按“忠诚水平”分所需的信息量及加工程度远远高于前者,信息加工深了,印象深了,自然就不容易忘记。

2,多重编码。

其实这种方法很好理解。

比如记英语单词,边读边写边记远比单纯的死记硬背记得牢,原因就在此,因为记忆检索困难,所以要设置多重编码来帮助记忆的提取,保持记忆.
3,关键字法。

这种方法是只给一些无意义的词运用联想的方法附加其一些意义从
而有助记忆。

例如英文单词“gas”(煤气)一词,据其发音很自然的想到“该死”,接着联想到煤气有毒危险。

这样一来,这个单词自然而然就能记住了。

4,超额学习。

其又称过度学习。

科学研究表明,学习程度在150%左右时,保持效果较好。

也就是说,如果你用半小时(读10遍)会背诵某篇课文,那么你最好不要就此停下来,而是最好紧接着增加15分钟(或再读5遍)这时候的保持效果才最好。

5,合理复习。

我们是学生,学习尤为重要。

所以当然需要学会复习。

在此推荐两种,一是及时复习,不要拖拉。

学后立马复习效果最佳。

另一则是分散复习。

把学习的内容分成小部分一点一点消化。

不过当然,遇到较简单的材料则需要集中复习,这种情况下分散复习会让学生产盛宴学赶,感到枯燥乏味。

不过大部分的学习,分散复习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

还有精加工策略、举例、口诀法、谐音法、首写字母连接法、表象法、意义法等都是保持记忆的有效方法,在此我就不一一详解了
作为一名师范生,以后要进行教育工作,怎样使学生更好地做好知识的保持,这对学生的学习及生活至关重要。

而对于以上的对记忆保持的研究,我进行了思考,并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可以有效的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运用,是学生能够更好地保持记忆,提高学习质量。

第一,上课时注意课堂氛围的营造。

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全方位的调动学生的心眼手脑,加深学生印象。

只有全方位参与了,学生才能记得牢,学得快。

第二,注意强调课堂重点。

讲课不零散,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听课。

注意重点课程内容的巩固和记忆。

第三,为课堂加入适当的竞争性。

随着思维的发展,学生日益对新奇的东西感兴趣,且有一定的好胜心。

抓住这个特点,可以在课堂中适当加入记单词小比赛或
朗诵小比赛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发明一些简单有趣的小口决。

在背诵某些概念,或记忆单词时运用小口决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第五,注意提出一些探究性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探究性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促进记忆。

第六,在课堂中加入些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巩固和加深记忆。

例如在学习植物之类的课程时,可以带学生观看园林工人种树,甚至可以组织学生亲
身参与。

这样既能很好的记忆又能更好地理解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我们要学会利用记忆规律,同遗忘做斗争,有效的保持记忆,更好地学习。

我相信,我们能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