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商法讲义:外商投资企业法
司法考试商法讲义:外商投资企业法。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迎接2014年司法考试,法律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编辑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大家必须重视基础阶段的复习,务必夯实好基础知识点。
精彩链接:
司法考试商法讲义:个人独资企业法
司法考试商法讲义:合伙企业法
司法考试商法讲义:公司法
司考商法知识点:有限合伙企业
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特征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指中国合营者与外国合营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并按投资比例分享利润、分担风险及亏损的企业。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有以下特征:
(1)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股东中,外方合营者包括外国的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中方合营者则为中国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不包括中国公民个人。
(2)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作为股东的中外合营各方以认缴出资额为限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3)中外各方依照注册资本比例分享利润,分担亏损,回收投资。
(4)合资企业不设股东会,其最高权力机构为董事会,董事会成员由合营各方按投资比例协商分配,并载明于合营企业合同和章程。
2.合资企业的三个法律文件
(1)合资企业协议,合资企业合同,合资企业章程,合资企业协议与合资企业合同有抵触时,以合资企业合同为准。
(2)有关合资企业合同的订立、效力、解释、执行及其争议的解决,均应当适用中国的法律。
既适用合同法,也适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后者优先。
(3)合资企业合同经审批机关批准才能生效(注意,未经批准不生效,而不是无效)。
补充协议构成重大或实质性变更的,也须批准生效。
(4)申请时递交的申请文件必须用中文书写,其余文件如合同、章程等可以同时用外文书写,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5)发生纠纷,董事会不能协商解决时,由中国仲裁机构进行调解或仲裁,也可由合营各方协议在其它仲裁机构仲裁。
3.设立合资企业的审批机关:商务部审批,或者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批报商务部备案。
4.设立合资企业的登记。
合资企业的营业执照签发日期即为该合资企业的成立日期。
5.组织形式为有限公司,性质为中国法人。
合营各方对合营企业的责任以各自认缴的出资额为限。
合营各方按注册资本比例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及亏损。
6.注册资本
(1)它是合营各方认缴的出资额之和。
合资企业的注册资本一般应当以人民币表示,也可以用合营各方约定的外币表示。
(2)合资企业的注册资本在该企业合资期内不得减少。
因投资总额和生产经营规模发生变化而确需减少的(注册资本的增加或减少)应由合资企业董事会会议决议,并且是由出席董事会会议的董事一致通过,并报原审批机关批准,向原登记管理机构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3)在合资企业的注册资本中,外国合资者的投资比例一般不低于25%。
(4)经合资他方同意和审批机关批准,合资一方可以向第三者转让其全部或部分出资额;合资他方享有同等条件下的优先购买权。
7.合资各方的出资方式:(1)货币;(2)实物;(3)工业产权、专有技术;(4)场地使用权。
场地使用费作为中国合营者投资的,在该合同期限内不得调整。
8.合资各方的出资期限
可以一次缴清也可以分次缴清。
合资各方均未按规定期限缴付出资的,视同合资企业自动解散,合资企业批准证书自动失效。
合资一方未按照合资合同的规定如期缴付或者缴清其出资的,即构成违约,应当按照合同规定支付迟延利息或者赔偿损失。
9.合资企业的组织机构
董事会是合营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
董事会的人数不得少于3人。
董事的任期为4年,经合营者继续委派可以连任。
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由合营各方协商确定或由董事会选举产生。
中外合营者的一方担任董事长的,由他方担任副董事长。
董事长是合营企业的法人代表。
法律敎育网
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1.属于契约式的合营企业。
合营各方的权利义务不是取决于投资比例与股份,而是取决于合作企业合同的约定。
2.组织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可以共同举办具有法人资格的合作企业,也可以共同兴办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合作企业。
3.组织机构与管理方式具有灵活多样的特征。
既可以是董事会制,也可以是联合管理委员会制,还可以是委托第三人方管理。
具有法人资格的合作企业,一般实行董事会制。
董事会是合作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决定合作企业的重大问题,董事长、副董事长由合作各方协商产生;中外合作者的一方担任董事长的,由他方担任副董事长。
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合作企业,一般实行联合管理制。
联合管理机构由合作各方代表组成,是合作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决定合作企业的重大问题。
中外合作者的一方担任联合管理机构主任的,由他方担任副主任。
4.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一般采取让外方先行回收投资的做法,外方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但合作期满,企业的资产均归中方所有。
回收投资的办法一般有三种:其一,合作前期从企业税后利润中给外方多分配,以后逐年递减,即优先保证外方实现利润;其二,经税务机关批准,实行税前分配,即外方合营者在合作企业交纳所得税前回收投资;其三,经税务机关批准,通过加速固定资产折旧的办法,用折旧金偿还外方的投资。
5.对于出资的要求:中方以土地使用权、厂房等出资,外方以外币、机器设备、知识产权等出资。
如果具有法人资格,则外方出资不得低于25%。
各方应当以自有的财产或财产权利作为投资或合作条件,对该投资或合作条件不得设立抵押或其他形式的担保,更不得以合作企业的财产或者名义提供担保。
合作各方缴纳投资或提供合作条件后,应当由中国注册会计师验证,合作企业据此发给合作各方出资证明书。
三、外资企业
1.外资企业的概念与特征
外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
其特征是:
(1)外资企业的全部资本是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
(2)外资企业是外国投资者根据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
(3)外资企业是独立的法律主体。
2.设立外资企业的申请与审批
外国投资者在提出设立外资企业的申请前,应当向拟设立外资企业所在地的县级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提交报告。
外国投资者设立外资企业,应当通过拟设立外资企业所在地的县级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向审批机关提出申请。
3.设立外资企业的登记。
外资企业符合中国法律关于法人条件规定的,依法取得中国法人资格。
4.组织形式
外资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
经批准也可为其他责任形式。
5.注册资本
外资企业在经营期内不得减少其注册资本。
外资企业注册资本的增加、转让,须经审批机关批准,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外资企业将其财产或者权益对外抵押、转让,须经审批机关批准,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备案。
6.出资期限
外国投资者未能在外资企业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90日内缴付第一期出资的,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30日不缴付其他各期出资的,外资企业批准证书即自动失效。
法律教育网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