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级政工师试题

初级政工师试题

第一章1、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概念,是由党的“宣传工作”这一概念逐渐演变而来的。

(单)2、1951年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刘少奇在报告中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概念,强调在执政条件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更加提高了,更加需要加强党的思想领导”。

(单)3、“思想”二字,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人们的思想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二是指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观念,主要是指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思想”内涵中的深层次问题。

所以,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问题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政治”两方面含义:一是指人们的思想往往要打上政治的烙印,在阶级存在的社会里,还要打上阶级的烙印。

二是指做思想政治工作要为当的政治任务服务,主要是贯彻当的方针政策服务。

5、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含义:(多、简)一是关于人们思想与行为产生、形成和变化规律的学说;二是关于对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学说;三是关于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学说。

6、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一是基础理论研究;二是应用理论研究;三是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史研究;四是思想政治工作文献和领袖人物思想政治工作学说研究;五是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研究。

(多)7、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基本范畴可分为实体范畴、属性范畴和关系范畴。

8、思想内部有严密的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表层,也称感知层,包括感觉、知觉、情感、意志等;二是中层,也称观念层,包括利益观、幸福观、生死观、道德观、政治观等;三是核心层,主要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核心是理想信念。

(多)9、论述思想和行为的关系:(多)思想和行为是不同的。

首先,思想是一种精神现象,存在于人的大脑之中,是人的认识成果。

行为是一种物质运动,具体表现为人的机体的活动,是人的实践成果;其次,思想是内在的,思想活动的过程不可见;行为活动是外在的,是可见的。

思想与行为又互相联系。

一是思想支配行为,是行为的先导。

二是行为反映思想,是思想的外在表现。

三是行为对思想有反作用。

一方面,行为对形成思想观念、巩固教育成果具有“养成作用”。

另一方面,行为实践是新的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10、思想政治工作所指的政治,一般是指教育内容的政治性以及人们言行中的政治立场,主要是观念性的政治,同时兼有这项工作要为实现党的政治任务服务的意思。

(单)11、从哲学意义上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其主体包括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工作对象,而客体是进入思想政治工作主体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范围内的所有思想政治工作要素。

(单)12、在思想政治工作活动中,客体不仅仅是被动接受教育的群体,而且是具有能动作用的群体。

这种能动作用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能主动配合主体实施教育计划;二是能以自己的特长去影响思想政治工作主体;三是能以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准则,有选择、有鉴别地接收主体施加的影响;四是能自觉地把自己的思想转化为行为,用正确的思想知道实践。

13、思想政治工作中主体和客体的区别是什么?(多、论)思想政治工作中主体与客观的区别是:一是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主体是过程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处于主动和支配地位;客体由于其思想道德素质与一定的社会要求之间存在着差距,所以往往处于受动和服从的地位。

二是所起的作用不同。

主体发挥着传播作用,而客体发挥着接受作用。

三是所承担的任务和活动方式不同。

主体的任务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因此,设计方案、开展活动、评估效果等就成为主体的主要活动方式;而客体的主要任务和活动方式是学习和讨论,通过接受教育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知识能力素质。

14、(个体与群众是思想政治工作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范畴)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个体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二是现实性与未来性的统一;三是自然生命与价值生命的统一。

(多)15、同个体相对应的是群体。

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群体是一部分个体的集合。

这里所说的群体不是偶然相聚的人群,而是有组织的、形成一定社会关系的群体。

(单)16、教育和管理的辩证关系:教育影响思想,不带强制性;管理规范行为,带有强制性。

教育重情理和说服;管理种制度和制约。

17、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和管理的联系是什么?(多)教育与管理有密切联系,在实际工作中二者互相渗透,互为基础,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一方面,教育离不开管理,它需要管理来规范、调控和保障。

另一方面,管理也离不开教育,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对法规、制度、纪律等管理手段产生认同,自觉遵守。

这样,管理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所以,只有教育与管理双管齐下,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结合,才能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保护先进、鞭策落后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育人树人环境。

第二章1、思想政治工作学从属于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特别是党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

(单)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思想政治工作学的理论基础。

(单)3、毛泽东同志说过:“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

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这是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人的一是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

(单)4、所谓“精神万能论”,是离开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精神的作用夸大到无所不能,甚至可以脱离物质、代替物质的程度。

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谬论。

(单)5、为正确认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必须正确理解列宁关于“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的真正含义。

列宁这个论断,是从取得政权和保持政权这个根本问题上讲的。

(单)6、社会生产关系最重要的是研究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不同阶层和群体的物质利益关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正如马克思主义所说,思想教育如果离开了物质利益那就要出丑。

(这句话符合马克思主义)(单)7、思想政治工作学说中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及思想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思想,都源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单)8、论述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论)要正确认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首先要弄清二者的异同点:二者的不同点。

1、性质不同。

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鲜明的党性,本质上属于政治范畴。

企业文化具有明显的管理性、经济性和功利性,本质上是经济管理问题;2、内涵不同。

思想政治工作既是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规律的理性概念,又是进行思想教育活动的实践性概念。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全体成员共识共守的经营哲学和价值观念,主要是理性文化概念;3、内容不同。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对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基本路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及艰苦奋斗的教育,培养“四有”职工队伍。

同时,对职工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思想问题、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进行疏导,及时予以解决。

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是根据企业内外条件选择经营理念确定管理信条、培育企业精神、确立企业目标、树立企业形象等。

4、方式不同。

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动主体是在党委集体政治核心领导下,专职和兼职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

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体制。

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企业的全体职工。

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主要是通过企业领导人的倡导和全体职工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体验而逐步养成的企业精神。

二者的联系和共同点。

1、工作对象基本相同。

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两门科学,其研究对象都是人,都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单)2、服务方向基本一致。

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都为经济建设服务。

3、实现目的比较接近。

二者的共同目的都是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企业生产力服务;4、途径和方法基本相通。

思想政治工作经常采取的一些途径和方法对企业文化建设也适用。

5、内外环境基本相似。

二者都是在既确定又多变的环境中进行的,必然受到内外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有的因素可能起积极作用,有的起起消极作用。

在社会主义中国,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相通和相融是客观存在的。

因此,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有些方面彼此互补,可以求得共同发展。

9、思想政治工作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多、单、简)(1)思想政治工作学是党性很强的一门科学。

这是由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使命决定的;其次是由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三是由其组织关系决定。

(2)是群众性很强的一门科学。

其群众性主要表现在:一它主要是做人、做亿万群众的工作;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来看,由几百万政工干部和广大群众来做这项工作。

列宁在降到党的宣传鼓动动作的群众性时曾经说:“哪里有群众,就一定到哪里去工作。

”列宁还强调:“凡有群众的地方,不论工作多么艰苦,都应当系统地、不屈不挠地、坚韧不拔地、耐心地进行宣传和鼓动工作。

”(这两句话反映了群众性)(3)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科学。

其应用性要比其他相关科学强得多、广泛得多。

首先,它不仅能帮助广大政工干部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增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而且还能指导其运用这门科学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其次,它广泛应用于城市各行各业、农村、军队、公安和政法部门。

从应用内容来看,它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知识武装人们的头脑,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

既运用先进典型鼓舞人们上进,又运用反面典型警示人们吸取经验教训。

既运用说服教育和以情感人等帮助人们转变思想观念,又运用严格的纪律和管理等规范人们的行为。

(4)是吸收多学科精华的综合性科学。

思想政治工作学必然是吸收多种学科知识精华的综合性学科。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学是吸收多种学科知识的精华而具有综合性特点的一门学科。

第三章1、思想政治工作学所要研究的基本规律是这门科学的基石,主要有三分方面,①即关于思想生产形成的基本规律,②关于思想与行为活动变化的基本规律,③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基本规律。

(多)2、(思想的本质属性同人的本质属性是一致的)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单)这里所说的社会关系,主要是指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同时还包括伦理道德关系和人际关系等。

(多)(思想的本质,归根到底是这些社会关系总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3、人的思想分为内在思想和外化思想两种形态。

内在思想可分为潜在思想和可显思想。

外化思想称为现实思想,又可分为社会思想、层次思想和个体思想三种类型。

(多)4、人的思想具有哪些基本特性呢?(单、多)一是稳定性。

思想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有些思想深深地扎根于头脑,不会轻易改变。

二是可塑性。

由于受运动着的客观事物制约,所以思想必然具有可变性,其可变性决定了它的可塑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