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社会的真谛一轮复习
(2)人民群众是社会 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 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实现方式: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 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
【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党一切工作的 根本出发点 (1)党的群众观点 基本内容 地位 (2)党的群众路线 基本内容 坚持群众观点 和群众路线的 意义
(2012年浙江文综40.10分) 近年来,W村在村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开展了群众 性的“一碑两谱五星”乡村文化创建活动。所谓“一 碑”,即树立一座精神丰碑,主要收集本村先辈在革 命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两谱”,即撰写时代风范 谱、尊老爱幼谱,主要收录在乡村发展、家庭邻里关 系中的先进典型;“五星”,即创评“读书、创业、 诚信、法纪、勤俭”等五项星级文明户。村民们以极 大热情参与了这一活动,讲身边事、树身边人、自评 自荐、互评互荐,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上述材料如何体现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①群众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壮举,在新时期的 生活、求学和创业经历是“一碑两谱五星”文化 活动的源泉。 ②他们发展经济为新时期精神文明提供了必要的 物质条件。
③他们通过收集、整理、评荐、比学等方式直接 创造了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精神财富。
(2013年四川卷14)创新社会管理,共建活力中国,共享和谐 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快,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社会管理面临新 的挑战。从管控到服务,成为社会管理的必然趋势。 两年前,T市将市区街道办全部撤销,将人、财、物等资源下沉 到社区。社区居委会由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社区内的大事要事, 均需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 权也交给了居民。社区内设立了公共服务大厅,将适宜社区办 理的多项行政职能分解到就业、救济等服务窗口,并有专人负 责各片区的信息采集、安全及上门服务。社区党组织协调各方 将党员、干部、志愿者等组织起来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在政府引导下,社区基金会、个性化调解室等社会组织发展起 来,成为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 两年来,该市社区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幸福感显著上升。 (1)联系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T市是 如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12分)
【原理内容】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 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 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 产力发展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 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阻 碍作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是人类 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 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 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方法论】 尊重社会实际,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 求是。 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 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 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阻碍 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 基础服务时,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它为落后的 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是 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个基本规律。
4.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 的过程是曲折的。
⑵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 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⑶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①阶级社会: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 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②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 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即改 革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一、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 识的变化。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有 时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5.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的根本目 的: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 展。改革的作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社会存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之间的内在 关系
原理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①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适应社 会转型要求,推进社会管理创新;(3分) ②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调整上层建筑,进行机构 改革,促进社会发展;(3分)
③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发展社区自治,培育社会 组织,推动社会进步;(3分) ④坚持群众观点 (1)人民群众是社会 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A、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 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B、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 发展的决定力量。
A、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 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B、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 提高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C、人民群众直接创造出社会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