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习教案1
(非洲气候炎热干旱,又加上不合理的开发发展,出现了滥伐滥牧,森林被毁,草
场退化,土地肥力下降,土地沙漠化的现象。)
(4)讨论解决非洲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的可行方法。
(方法如下: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粮食产量;
加强各民族的团结,和平相处;保护生态环境。)
【板书】: 第一节 亚洲和欧洲(15min)
1、了解亚洲的气候分布及形成原因
提问:(1)亚洲南北跨了那几个温度带?
(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三带,北温带、北寒带的范围很广)
(2)亚洲的气候种类很多,主要有哪些?
(亚洲的气候很齐全,除了温带海洋性气候没有,其他均有;北回归线附近(由西向东):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东部沿海地带(由北向南):冰原气
该节课教学过程设计完整有序,既体现知识结构,知识点,又注意突出学生活动设计,体现教学民
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
南京晓庄学院教育实习教案
(注意:须于上课前三日送请指导教师审阅)
环境科学学院
学院 11 级实习生 李雪敏 指导教师
李秀峰
2015 年 3 月 17 日(星期 二)第 6 节
实习学校
邳州市燕子埠镇中心 班 七(10)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温 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年较差小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较差大
降水 降水分配均匀
Hale Waihona Puke 季节变化大成因 受大陆影响明显
受海洋影响明显
(引导思考第 9 页第 4 题)分析欧洲为什么会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显著?分析出第 5
题的气候类型。
(答案:欧洲地中海气候分布典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南京晓庄学院教育实习教案
(注意:须于上课前三日送请指导教师审阅)
环境科学学院
学院 11 级实习生 李雪敏 指导教师
李秀峰
2015 年 3 月 9 日(星期 一 )第 5 节
实习学校
邳州市燕子埠镇中心 班 七年级(8)班 科 地理
初级中学
级
目
教学课题
湘教版第六章 认识大洲
(并注明所用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刚石遍地都是;这里是落后的标志,也是古代灿烂文明的起源地。那么非洲到底是怎样
一片大陆呢,请同学们自己了解去吧,我们的课本中有你想要知道的知识。)
接着,读图 1-16,分析非洲的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
经度:西经 20°~东经 60°→在东半球的西部
纬度:赤道穿过非洲大陆中部,大部分位于热带
海陆位置: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临地中海,隔着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
(非洲气候类型: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泛;热带草
原气候:有干、湿两季(11 月~4 月);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故非洲干旱的区域广大。 中部赤道附近西侧分布有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南北分布有热带草原,南北回归线附近分
布有热带沙漠气候,在非洲的南北两端分布有小范围的地中海气候→气候类型呈南北对
热带雨林
丰富 流量第二
了解非洲的资源(10min)
(1)非洲重要的矿产资源分布,读图 1-29 和图 1-16
黄金——南非
金刚石——刚果民主共和国
铬铁矿——利比里亚 磷酸盐——摩洛哥
(具有种量多,储量大特点)
(2)非洲重要的动植物资源
(动物资源:狮子,大象,长颈鹿,犀牛等;植物资源:桃花心木、檀木、花梨木
教材的章、节) 第三课时 亚洲和欧洲的气候、河流、国家和人口
(1)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
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
生的读图、综合归纳、对比分析能力。
(2)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
教学目标
的湖泊。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
具体地形的分析
(主要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屋脊)、东非高原、南非高原;
主要
山脉:阿特拉斯山脉和德拉肯斯山脉;
最高山峰:乞力马扎罗山(5895 米)
最大盆地:刚果盆地;
最大沙漠:萨哈拉沙漠;
最大岛屿:马达加斯加岛;
最大半岛:索马里半岛;
最大海湾:几内亚湾;
最大裂谷:东非大裂谷。)
同学们阅读第 18 的资料,分析东非裂谷和撒哈拉沙漠的形成原因?
西北风、东北风
气流性质
(温度、湿度)温暖湿润
寒冷干燥
对气候的影响 带来湿热的降水
降温,干燥少雨
因西南风的影响,印度的乞拉朋齐成为世界的“雨极”)
(4)亚洲的温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降水和气温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读图 1-10 可知:气温年变化增大,降水量减少→陆性逐渐增强,受温带大陆性气候
影响显著)
称分布。)
(3)阅读图 1-26,分析气候的垂直分布特征 (乞力马扎罗山从山脚到山顶的自然景观发生了变化,原因是温度随海拔的上升在下
降,不同的温度带上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出现了气候的垂直分布特征。)
【板书】:三、非洲的气候
(1)热带大陆:炎热; (2)气候分布呈南北对称分布; (3)干旱区域广大。 了解气候和农业生产的关系及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水文特征(10min) (1)主要气候区的农业发展。 (热带草原区:发展畜牧业,水热条件好的地方被开垦为耕地;热带沙漠区:大河的两
(讲解非洲的地理事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老师:非洲是一片神奇的大陆,在这片大陆上存在着一系列离奇的地理现象:
在这片大陆上,有世界上最大最干旱的沙漠,也有大片、大片的原始的湿热的热带雨林;
有着世界上最长的壮观的大峡谷,也有着屹立在赤道旁的高耸入云的绮丽多姿的雪峰;
这是一片干涸的土地,饥馑来临时遍地饿俘,这又是一片富饶的大陆,黄金,石油,金
入附近海洋;欧洲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显著→河网密集,流量充沛;欧洲的河流的通航能
力强,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欧洲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重要的两条河流:莱茵河和多
瑙河。)
【板书】:五、亚洲和欧洲的河流 (5min)
1)亚洲河流的特征:
2)欧洲河流的特征:
河流短小,多发源于南部山区,流入附近海洋;
河网密集,流量充沛;
初级中学
级
科 地理 目
教学课题
湘教版第六章 认识大洲
(并注明所用 第二节 非洲
教材的章、节) 第二课时 非洲的气候、资源及经济
教学目标
(1)了解非洲以热带为主的气候,以及气候的对称分布的特征,学 会看各种气候图,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图,了解气候与农业生
产的关系。
(2)学会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水文特征。 (3)了解非洲富饶的物产及非洲是一个存在严重人口、环境、发展 等问题的大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环境
河流的通航能力强,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我们来了解一下亚洲和欧洲的国家和人口
阅读一下课本 11 页的阅读材料。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中,亚洲有6个。欧洲人口 7.27
亿,城镇人口比重高,人口密度最大,人口老龄化现象显著。
亚洲的国家很多,很多国家是多民族国家:如中国,印度等;有些国家是单一民族
(东非裂谷中成因: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拉伸张裂形成;撒哈拉沙漠成因:
北回归线附近,受东北信风控制,干燥炎热,又西面受加拉利寒流影响,海洋性气流不
能进入大陆。)
【板书】:二、非洲的地形(5min)
1、海岸线平直;
2、高原大陆;
3、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最后根据板书内容做课堂总结。(5min)
指导教师意见
李秀峰
2015 年 3 月 11 日(星期 三 )第 4 节
实习学校
邳州市燕子埠镇中心 班 七(10)
科 地理
初级中学
级
目
教学课题
湘教版第六章 认识大洲
(并注明所用 第二节 非洲
教材的章、节) 第一课时 非洲的位置及地形
(1)了解非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了解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
教学目标
(2)了解非洲的分区概况以及非洲主要人种的分布。
居各洲之首,非洲的人口越来越多,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引起了非洲战乱。)
(2)讨论分析非洲的粮食问题。
(非洲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和稻米,但粮食不能自给;
经济作物有咖啡、可可、花生、棉花、棕榈油和剑麻等,许多国家产品单一,在国际贸
易中处于被掠夺资源的地位。)
(3)综合分析非洲的环境问题。
【板书:】 三、亚洲的气候(10min)
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
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欧洲的气候,先思考第 9 页活动中第 3 题。
(答案:利物浦和漠河所属的气候带不同,利物浦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显著,而漠河受大
陆性气候影响。)
接着我们来分析对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洲著名的河流。
(3)读“亚洲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的人口分布,分析亚洲人口
分布不均的原因,了解亚欧两洲的人种和民族的组成,学会阅读“亚
欧政区图”。
课 的 类 型 及 主 要 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
问题探索法、对比分析法、读图辨认法、资料分析法、重点标记法
教学手段
口头语言、文字、书籍和多媒体
教学内容
(含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
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
候;分布最广泛的两种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
(3)亚洲的东部收季风的影响非常显著,为什么呢?
(读图 1-8 和图 1-9 分析冬季风和夏季风的特征:
夏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