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细胞基本功能

第2章-细胞基本功能


指生物学信息在细胞间或细胞内转换和传递,并
产生生物效应的过程。 通常所讲的信号转导是指跨膜信号转导: 外界信号 细胞膜表面一种或几种膜蛋白分子 胞内信号分子变化 引
其构象改变 起相应的生物效应
2、信号转导的意义
细胞信号转导的本质是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功能
调节,它是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基础,从微观上阐
明了机体为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机体内各种功
第一节 细胞膜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细胞膜(cell membrane)把细胞内容与外界分 开,使细胞内容物不致流失,又能保持其理化成分 的相对稳定,以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同时细 胞的各种功能活动都与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密切相 关,故细胞膜又具有半透膜的特性。
一、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液态镶嵌模型 以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功能各 异的蛋白质分子,并连有一些寡糖和多糖链。
⑵ 脂溶性配体通过细胞内受体介导
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水溶性配体通过 膜受体介导
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招募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脂溶性配体通过 细胞内受体介导
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二、膜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一)离子通道型受体(ion channel
receptor)介导的信号转导
钠通道4个结构域形成通道
例2:心肌细胞横管膜上L-型钙通道也是电压 门控通道
3、机械门控通道 受机械性刺激控制,可认为是接受机械
信号的“受体”通道蛋白
例:听觉毛细胞的兴奋(机械门控Fra bibliotek+通道) 和血管壁的牵张刺激所引起的血管的收 缩(机械门控Ca++通道) 。
* 此类信号转导是由具有特异感受结构的通道蛋 白质所完成的跨膜信号传递 * 此类受体兼有受体和离子通道的功能,其激活 后可引起离子的跨膜转运,所以又称为促离子型 受体(ionotropic receptor)
* 此类通道型受体具有化学
门控性,受控于递质和激素
等化学物质,但大多与神经
配体
递质结合,所以也称为递质
能细胞是如何通过复杂的信号交流来产生适应性反
应的。
信号转导中的信号(signal)是指能在细胞间 传递信息的生物学信号,大多是以各种类型的化学 物质作为载体的化学信号,如激素、神经递质和细 胞因子等。
3、信号转导的主要通路
信号转导中能与信号分子特异性结合并发挥信 号转导作用的蛋白质称为受体(receptor) ,包括膜受 体和细胞内受体。同时也将凡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 的含有信号分子的活性物质称为配体。根据配体和 所介导的受体的不同可将信号转导分为以下两类方 式: ⑴ 水溶性配体通过膜受体介导
主动转运过程。
同向转运体
过程:
⑴ Na+-K+泵在细胞膜外形成Na+的高势能
⑵ 某物质利用Na+的高势能与Na+内流相耦联
从而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
适用物质:
⑴ 葡萄糖、氨基酸在小肠黏膜上皮细胞
的吸收和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重吸收等(同向) ⑵ 心肌细胞膜上Ca2+ 的转运等(逆向)
特点:
⑴ Na+从胞外被动扩散至胞内释放的能
[Na+]o>[Na+]i 10倍左右; [K+]i>[K+]o 30倍左右
⑵ 3 Na+ VS 2 K+
*特异性抑制剂: 哇巴因
*意义:
⑴ 建立一种Na+势能贮备,供细胞其他耗
能过程利用,如继发性主动转运
⑵ 产生和维持细胞内高K+ 、细胞外高Na+
的状态,是细胞产生生物电的基础
⑶ 细胞内高K+ 是胞质内许多代谢反应所
第 二 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细胞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 位。它种类繁多,其分布、结构和功能各 异,但很多基本的功能活动是相同的。
细胞膜结构和 细胞膜物质转运 — 单纯扩散 易化扩散 主动转运 出胞入胞 细胞信号转导 细胞生物电 — 静息电位、动作电位 肌细胞收缩功能 — 兴奋传递、兴奋-缩 耦联、横纹肌收缩
A、载体蛋白与被转运物结合
B、载体蛋白与被转运物分离

载体也称转运体,是介导多种水溶性小分
子物质跨膜转运的另一类膜蛋白。
膜蛋白
结合—封闭
变构—解离
转运过程中还伴有载体构象的变化
基本特性:
⑴ 结构特异性:各种载体仅能识别和结合具有特定 化学结构的底物。
⑵ 饱和现象(座位有限) ⑶ 竞争性抑制,取决于Km或底物浓度的大小
位和糖蛋白构成的β亚单位
形成的分子量很大的特殊的 膜蛋白。可通过Na+-K+-ATP
酶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循
环过程而驱动Na+、K+的跨膜
主动转运。
机体能量代谢中20~30%的能量用于钠泵,甚至70%。
*功能: ⑴具有ATP酶的活性,分解ATP ⑵对Na+ 、K+进行跨膜的逆向转运 *特点: ⑴ 逆浓度梯度和(或)电势梯度,耗能;
(1)特点:
⑴ 顺浓度梯度和电势梯度,不耗能
⑵ 依赖膜上的通道蛋白的帮助完成
(通道蛋白贯穿细胞膜脂质双层,中央
有亲水性孔道)
(2)适用物质:离子( Na+ K+ Ca2+ Cl- 等) 其离子所对应的通道分别为钠通道、钾 通道、钙通道和氯通道;还有非选择性
阳离子通道等。
(3)基本特性:
1)离子选择性:是指每种通道只对一种或
门控通道 (transmitter gated
channel )
1、递质门控通道
例:终板膜N2-型Ach受体阳离子通道
信号分子+细胞膜上离子通道蛋白(受体) 细胞膜上离子通道闸门开放
离子跨膜移动 跨膜电流 膜电位变化
细胞效应
2、电压门控通道 受跨膜电位控制, 可认为是接受电 信号的“受体”通 道蛋白。 例1:钠通道
膜上的钾漏通道等,这类通道被称为非门控
通道。 通道易被工具药阻断 Na+ 通道 — 河豚毒 K+ 通道 — 四乙基胺 Ca2+通道 — 异搏定(维拉帕米)
2、经载体易化扩散( facilitated diffusion via carrier)
是指水溶性的小分子物质经载体介导顺
浓度梯度或电势梯度进行的被动跨膜转运。
量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主动转运
⑵ 依赖细胞膜上的转运体蛋白的帮助
(四)膜泡运输

膜泡运输(vesicular transport)是指大分子
和颗粒物质由膜包围形成囊泡,通过膜包
裹、膜融合和膜离断等一系列过程而完成
的跨膜转运。此过程需要耗能,所以是一
主动转运过程。
出胞 包括
入胞
1.出胞(exocytosis)是指胞质内大分子物质 以分泌囊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
二、细胞膜的物质转运
细胞为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很大程度上依 赖于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而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却 成为了天然屏障,对脂溶性的物质和少数分子很小的 水溶性物质可以通过细胞膜,而大多数水溶性物质和 所有离子则不能直接通过细胞膜,要实现其跨膜转运 必须借助细胞膜上某些物质的帮助才能完成,其中细 胞膜结构中具有特殊功能的蛋白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必需,如细胞内蛋白质合成
⑷ 维持细胞内渗透压和细胞容积(抽水) ⑸ 钠泵具有生电性
钙泵(calcium
钙泵
pump)也称 Ca2+-ATP酶,
存在与质膜、内质网或 肌质网膜上,可维持胞 内游离钙浓度为107mol/L。这非常低的钙
浓度十分敏感,是触发 许多生理过程的关键。
2、继发性主动转运 (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 定义:物质逆浓度或电势梯度转运的动力不 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来自原发性主动转运 所形成的离子浓度梯度的势能贮备所进行的
最大扩 散速度 米氏常数
*特点:
⑴ 顺浓度梯度和电势梯度,不耗能
⑵ 依赖膜上的载体蛋白的帮助完成
*适用物质: 水溶性小分子物质:包括葡萄糖、氨基 酸、核苷酸等 *类型: 单向转运。如葡萄糖的跨膜转运,需要葡 萄糖转运体(GLUT)或称右旋葡萄糖载体。
G
Channel protein
K+
单纯扩散或 经通道易化扩散
经载体易化扩散
(三)主动转运 (active transport) 主动转运:某些物质在细胞膜上特殊膜蛋
白(运载体)的帮助下, 由细胞代谢供能
而进行的逆浓度梯度和(或)电势梯度的
跨膜转运过程
根据膜蛋白是否 直接消耗ATP
原发性主动转运
继发性主动转运
1、原发性主动转运
(primary active transport)
运铁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VitB12转运蛋白 多种生长因子
胰岛素等
3.适用物质:大分子物质 出胞:激素、神经递质、酶的分泌 入胞:体内细菌、异物的清除、药物和大 分子营养物质的吸收以及一些调节因 子等的跨膜转运 4.特点: ⑴ 通过细胞自身的吞、吐活动进行 ⑵ 由细胞提供能量
总结
方式 特 点
适用物质
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形式
单纯扩散
易化扩散(通道转运和载体转运) 主动转运(原发性和继发性)
膜泡运输(出胞和入胞)
小分子物质跨细胞膜的转运形式
(一)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
1.定义: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从高浓度一 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2.适用物质:
脂溶性的和少许分子很小的水溶性物质
浓度差
耗 能
方 式
单纯扩散 易化扩散
主动转运
出/入胞
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