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水文学_复习题_FXT392210_1606

工程水文学_复习题_FXT392210_1606

工程水文学复习题(课程代码392210)一、概念题1、标准地下退水曲线:2、径流系数:3、洪峰流量模数:4、露点:5、流域面积:6、对流雨:7、河网密度8、连序系列9、水文测站10、水循环11、重现期12、设计洪水13、流量历时曲线14、推移质输沙率15、多年平均输沙量二、选择题1. 使水资源具有再生性的原因是自然界的[ ]。

A、径流B、水文循环C、蒸发D、降水2. 自然界中,海陆间的水文循环称为[ ]。

A、内陆水循环B、小循环C、大循环D、海洋水循环3.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725m和425m,河段长120km,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降[ ]。

A、0.25B、2.5C、2.5%D、2.5‰4. 甲乙两流域,除流域坡度甲的大于乙的外,其它的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都一样,则甲流域出口断面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A、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B、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C、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D、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5. 甲流域为羽状水系,乙流域为扇状水系,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的短历时暴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

A、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B、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C、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D、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6. 某流域有两次暴雨,除暴雨中心前者在上游,后者在下游外,其它情况都一样,则前者在流域出口断面形成的洪峰流量比后者的[ ]。

A、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B、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C、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D、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7. 甲、乙两流域除流域植被率甲大于乙外,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降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

A、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B、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C、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D、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小8. 暴雨形成的条件是[ ]。

A、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且温度高B、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且温度低C、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且有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D、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且没有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9. 对流雨的降雨特性是[ ]。

A、降雨强度大,雨区范围大,降雨历时长B、降雨强度小,雨区范围小,降雨历时短C、降雨强度大,雨区范围小,降雨历时短D、降雨强度小,雨区范围大,降雨历时长10. 地形雨的特点是多发生在[ ]。

A、平原湖区中B、盆地中C、背风面的山坡上D、迎风面的山坡上11. 某流域有甲、乙两个雨量站,它们的权重分别为0.4,0.6,已测到某次降水量,甲为80.0mm,乙为50.0mm,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该流域平均降雨量为[ ]。

:A、58.0mmB、66.0mmC、62.0mmD、54.0mm12. 流域的总蒸发包括[ ]。

a、水面蒸发、陆面蒸发、植物蒸散发b、水面蒸发、土壤蒸发、陆面蒸散发C、陆面蒸发、植物蒸散发、土壤蒸发D、水面蒸发、植物蒸散发、土壤蒸发13. 对于比较干燥的土壤,充分供水条件下,下渗的物理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它们依次为[ ]。

A、渗透阶段--渗润阶段—渗漏阶段B、渗漏阶段--渗润阶段—渗透阶段C、渗润阶段—渗漏阶段--渗透阶段D、渗润阶段—渗透阶段—渗漏阶段14. 降雨期间,包气带(也称通气层)土壤蓄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之后,其下渗能力为[ ]。

A、降雨强度B、后损期的平均下渗率C、稳定下渗率D、初损期的下渗率15. 一次降雨形成径流的损失量包括[ ]。

A、植物截留,填洼和蒸发B、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缺水和蒸发C、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吸着水和蒸发D、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毛管水和蒸发16. 形成地面径流的必要条件是[ ]。

A、雨强等于下渗能力B、雨强大于下渗能力C、雨强小于下渗能力D、雨强小于、等于下渗能力17. 某流域面积为500km2,多年平均流量为7.5m3/s,换算成多年平均径流深为[ ]。

A、887.7mmB、500mmC、473mmD、805mm18. 某流域面积为10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mm,多年平均流量为15m3/s,该流域多年平均的径流系数为[ ]。

A、0.55B、0.45C、0.65D、0.6819. 某闭合流域的面积为10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576mm,则多年平均流量为[ ]。

A、150m3/sB、15 m3/sC、74m3/sD、18m3/s20. 我国年径流深分布的总趋势基本上是[ ]。

A、自东南向西北递减B、自东南向西北递增C、分布基本均匀D、自西向东递减21、水文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具有[ ]。

A 、不可能性B 、偶然性C 、必然性D 、既具有必然性,也具有偶然性22、水文统计的任务是研究和分析水文随机现象的[ ]。

A 、必然变化特性B 、自然变化特性C 、统计变化特性D 、可能变化特性23、在一次随机试验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事件叫做[ ]。

A 、必然事件B 、不可能事件C 、随机事件D 、独立事件24、一棵骰子投掷一次,出现4点或5点的概率为[ ]。

A 、31B 、41C 、51D 、61 25、一棵骰子投掷8次,2点出现3次,其概率为[ ]。

A 、31B 、81C 、83D 、61 26、必然事件的概率等于[ ]。

A 、1B 、0C 、0 ~1D 、0.527、一阶原点矩就是[ ]。

A 、算术平均数B 、均方差C 、变差系数D 、偏态系数28、二阶中心矩就是[ ]。

A 、算术平均数B 、均方差C 、方差D 、变差系数29、偏态系数C s ﹥0,说明随机变量x [ ]。

A 、出现大于均值x 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x 的机会多B 、出现大于均值x 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x 的机会少C 、出现大于均值x 的机会和出现小于均值x 的机会相等D 、出现小于均值x 的机会为030、水文现象中,大洪水出现机会比中、小洪水出现机会小,其频率密度曲线为[ ]。

A 、负偏B 、对称C 、正偏D 、双曲函数曲线三、问答题1. 何谓自然界的水文循环?产生水文循环的原因是什么?2. 何谓水资源?为什么说水资源是再生资源?3. 从前曾认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种说法其实并不正确,为什么?为了使水资源能够长期可持续利用,你认为应当如何保护水资源?4.如何确定河流某一指定断面控制的流域面积?5. 实际上,从哪些方面判别一个流域是否为闭合流域?6. 毁林开荒为什么会加剧下游的洪水灾害?7. 围垦湖泊,为什么会使洪水加剧?8. 承压水具有那些特征?9. 潜水有哪些特征?10. 一个地点的土壤蒸发过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蒸发率的变化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11. 充分湿润下的土壤其干化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土壤蒸发有何特点?12. 简述土壤下渗各阶段的特点?13. 水面蒸发与土壤蒸发相比,各有什么特点?14. 一场降雨洪水的净雨和径流在数量上相等,但有何区别?15. 一次降雨过程中,下渗是否总按下渗能力进行?为什么?16. 影响径流的因素中,人类活动措施包括哪些方面?17. 流域降雨特性不同,对流域出口的洪水有哪些影响?18. 对于闭合流域来说,为什么径流系数必然小于1?19. 河川径流是由流域降雨形成的,为什么久晴不雨河水仍然川流不息?20. 同样暴雨情况下,为什么流域城市化后的洪水比天然流域的显著增大?21、典型洪水放大有哪几种方法?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22、水库枢纽工程防洪标准分为几级?各是什么含义?23位流量关系不稳定的原因何在?24、关系曲线的高低水延长有哪些方法?25、某流域下游有一个较大的湖泊与河流连通,后经人工围垦湖面缩小很多。

试定性地分析围垦措施对正常年径流量、径流年际变化和年内变化有何影响?26、人类活动对年径流有哪些方面的影响?其中间接影响如修建水利工程等措施的实质是什么?如何影响年径流及其变化?27.什么叫特大洪水?特大洪水的重现期如何确定?28.在洪水计算中应用哪些方法来提高资料的代表性?为什么要对特大洪水进行处理?29. 如何进行特大洪水处理?30. 从哪几方面分析论证设计洪水成果的合理性?31、水文资料的“三性审查”指的是什么?如何审查洪水资料的代表性?32、三点法配线只适用于估算不连续系列的统计参数吗?为什么?四、计算题1.某河某站横断面如图所示,试根据图中所给测流资料计算该站流量和断面平均流速。

图中测线水深m h 5.11=,m h 5.02=,2.0V ,6.0V ,8.0V 分别表示测线在0.2h ,0.8h ,0.6h 处得测点流速,左α,有α分别表示左右岸的岸边系数。

图1 某河某站横断面及测流资料2.某河某站横断面如图所示,试根据图中所给测流资料计算该站流量和断面平均流速。

图中测线水深m h 5.11=,m h 0.12=,m h 5.03=,2.0V ,6.0V ,8.0V 分别表示测线在0.2h ,0.8h ,0.6h 处得测点流速,左α,有α分别表示左右岸的岸边系数。

图2 某河某站横断面及测流资料3.某水文站有32年实测年径流资料,经频率分析计算,知频率曲线为P —III 型,并求得频率P=90%的离均系数Φ90%= -1.216 ,模比系数K 90% = 0.70 ,已知十年一遇设计枯水年年径流深R P 与年径流深均值R 的差值为R - R P =190mm ,试求十年一遇设计枯水年年径流深R P ?4、某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Q =328 m 3/s ,C v = 0.25, C s = 0.60,试结合表1在P —III 型频率曲线上推求设计频率 P = 95% 的年平均流量?表1 P —III 型频率曲线离均系数Φp 值表5、某流域的集水面积为600 km 2,其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5亿m 3,试问其多年平均流量、多年平均径流深、多年平均径流模数为多少?6、某流域的流域面积为F =1500km 2,其中湖泊等水面面积水F =400 km 2, 多年平均降雨量P =1300.0mm ,多年平均水面蒸发值为水E =1100.0mm ,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陆E =700.0mm ,拟围湖造田200 km 2,那么围湖造田后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变化有多大?(提示:应先根据围湖造田前条件计算以前情况下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再按围湖造田后的条件计算围垦后的,二者相比较,了解围湖造田的影响。

)7、某闭合流域,流域面积F =10002km ,其中水面面积为水F =1002km ,多年平均流量s /m 15Q 3=,流域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为陆E =852mm ,多年平均水面蒸发值为水E =1600mm ,求该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多少?8、根据水文年鉴资料,计算得某站的7月16日的一次降雨累积过程如表1-2-3所示,需要依此推求时段均为3h 的时段雨量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