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州一模语文作文写作导引【真题回放】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小轩放学回家,很沮丧地告诉妈妈,这次考试成绩被同桌大桐超过了。
妈妈对小轩说:“大桐没什么了不起的,下次打败他!”爸爸拿着一本杂志走过来:“这里有篇文章,介绍一个叫隆·克拉克的老师,得过美国最佳教师奖。
他教的学生个个成绩优异,又彬彬有礼。
”妈妈急切地问道:“他有什么秘诀?”爸爸说:“他的制胜法宝是他的班规。
比如这两条,别人有好的表现,要替他高兴;自己有什么好的表现,不要炫耀,输给别人也不要生气。
”妈妈有点生气:“最重要的是鼓励孩子超过别人,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你看,我们公司的成功,靠的就是这种不服输的劲头。
”爸爸说:“不过,看见别人的长处能去赞美也重要啊!”小轩一声不吭,默默地看着他俩。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
②不少于800字。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对材料的理解】这是一则就孩子学习问题的家庭对话,对话背景是孩子小轩的一次考试成绩被同桌超过,爸爸妈妈就此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小轩在一旁没有表达意见。
材料中妈妈不把对手放在眼里,鼓励孩子打败对手,要有竞争的意识和不服输的劲头;在社会上从事其他行业也当如此。
爸爸与妈妈意见不全一致,他以隆·克拉克的教育方法为例,认为要为别人好的表现高兴,也不要为自己输给别人而生气;这是人应当具备的重要品质,它也会促使孩子的成绩变得优异,人也会变得彬彬有礼。
小轩在一旁没有说话。
【材料与写作范围的把握】1.材料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其中有三个角色:爸爸、妈妈、小轩。
三个人就教育问题或有意见表达,或有神态表现,体现各自观点和态度;其中折射出来的道理也反映在教育以外的其他领域。
学生可以就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可以将材料引入文中,也可以不引入。
2.写作要求(题干)中没有“全面理解材料”的字样,可以从材料中自选角度立意,可从爸爸、妈妈、小轩中任选一人,也可以综合一个、两个或三个人的看法;对人物观点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言之有理即可。
【立意方向参考】(一)妈妈角度1.从小应该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如果未针对“从小”“孩子”等关键概念或不在教育的范围讲竞争,内容分考虑在二等);2.人就是要有不服输的劲头,才能立足社会,取得成功;3.人生最重要的是战胜别人,才能有成功的人生。
(观点2、3近似。
对妈妈的观点可以做否定的立意,如“无须与他人争高下,何必争输赢,自己有进步有收获就好”“人生不是以打败他人为荣,而是寻求彼此共同的进步”)(二)爸爸角度1.好的学习成绩与学生具有好的思想品德是分不开的;2.我们需要有教学生做人的教育(学生阶段人的教育不可或缺);3.不光注重孩子的考试成绩,还要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4.胸襟宽阔、平和谦逊的人更能取得学习或事业上的成功;5.竞争不用你死我活,而应该彼此学习共同进步;6.能对别人的长处赞美是一种胸怀,是立足社会的重要品质。
(三)小轩角度1.教育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2.对自己的事情,孩子要学会(敢于)表达意见。
(四)综合角度1.教育评价固然要关注考试成绩,但更要看重素质教育;2.不要单以成绩评价学生,个人的品行考察才是最重要的;3.在中国式家庭教育中,孩子自身缺位,没有参与权,影响其创造力、自我表现能力的培养;4.妈妈在教育中的强势地位,对孩子成长会产生消极的影响;5.谈论教育与人的关系(育人在整个教育内容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校教育与家庭的关系等。
【对材料片面和错误的读解】1.不能只选某个词语做角度,比如孤立地写“班规”的作用,人要学会“彬彬有礼”,人不要自我“炫耀”,等,不符合题意,但多少与以上角度立意有些关联,可视为属于基本符合题意;2.单论“宽容、大度”等,没有联系竞争的环境,内容在二等下;3.不应脱离材料含义谈教育。
【评分细则】★发展等级原则上不往下跨级打分:如果文章内容和表达均评为一类,则发展等级原则上不能评为二类,其它等级依此类推;如果文章内容(或表达)评为一类,表达(或内容)评为二类,则发展等级可打一类或二类,其它等级依此类推。
★关于扣字数分的标准①写了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
(少50个字扣1分)②写了400字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③写了300字的文章,15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④写了200字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⑤写了100字的文章,5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⑥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⑦只写标题的,给1分,不评0分。
⑧完全空白的,评0分。
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所选文体的要求。
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4个评分点,不求全面,只需一点突出,即可按等级评分,直至满分。
③未拟标题扣2分。
出现错别字,1-2个不扣分,3个扣1分,4个扣2分,5个扣3分, 6个以上(含6个)扣4分。
重复的不计。
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
④套作的文章,“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不吝啬你的赞美(58分)南海区考生文字整理校对:乐从中学谢植宣亲爱的小轩:孩子,你妈妈说得没有错,一个人想要成功,需要的是不服输的劲头。
爸爸记得百度总裁李彦宏说过:“只有是一只狼才有资格跟我上战场,如果你是想要做一只羊,请马上走。
”可爸爸想孩子你不仅要学会竞争,更要学会欣赏和为那些比你棒的孩子鼓掌。
在人生的路上你总会遇到那些比你出色的孩子,你也许看着他们的背影,想要努力追赶。
是的,要以他们为榜样,为竞争对手,可绝不是凭“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信念,要学会欣赏他们的长处,替他高兴,爸爸相信小轩你明天会给大桐一个拥抱,告诉他:“你真棒!”刘同,光线传媒的副总裁。
在《谁的青春不迷茫》中回忆自己十年的北漂生活写道:“刚来到这座城市,我只要失望和沮丧,埋怨自己,嫉妒那些开着宝马,在一环上班的白领,我想这样没什么,我可以打败他们的。
”孩子,青春的心总是不愿服输的,没有人可以例外,可你知道吗,刘同后来再屡次碰壁过后才醒悟,赞美和欣赏别人更重要。
他在后记中是这样记录的:“冷漠的竞争时代里只有学会欣赏,他们自己才能不断成长,仅为自己的不是埋怨没有的,仅想要打败他们也不现实。
”就这样,去欣赏他人的长处,他一步一步打造出自己的王国;就这样,在竞争中不断赞美他人,他一点一滴积累自己的力量;就这样,以广阔的心胸接纳自己的不足和分享他人的成功,他终于在北京的蓝天写下自己的名字。
孩子,你也可以的,成绩优异需要,因为智慧是成功上的基础,爸爸和妈妈都希望在竞争中,你的潜能都能被激发出来,可作为一个人,你更要广阔的胸襟——为别人的成功感到快乐,不为输了感到沮丧。
其实在竞争中,总会有输者和胜者,换个角度,若你以更广阔的胸怀去欣赏对方,无论是输者还是赢者,你总会是有收获的,收获的可能是一段惺惺相息(惜)的友谊,也可能自己内心的强大和丰盈。
在每一次比赛后,记得与你的对手握一下手,然后把对方的长处毫不吝啬地说出来,这不是低头认输,也不是盲目自大,而是一种学会与自我强大的过程孩子,加油!不吝啬你的赞美。
爱你的爸爸美美与共,天下大同(58分)高明考生文字整理校对:高明一中梁圣东古语云: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不管一个人的能力如何超群,他也总能找到强于自己的人。
对于比自己强的人,有的人嫉妒愤恨,有的人欣赏效仿。
然而,面对强者,嫉妒的人往往将自我毁灭,而懂得欣赏的人则往往会变得更强。
所以,只有容人之长,师人之长,才能促成完美的人生。
欣赏他人的长处是强者的姿态。
德才兼备之人往往是宽容的,而宽容的内涵,除了容人之短外,还在于容人之长。
当看到自己身边的人在某一方面超过了自身时,真正强大的人会由衷地感到高兴,因为当他看到这世上多了一位能够造福人类的人,一位能促进自己前进的人,和一位可供学习的人。
他关注的是宏观的全人类而不是个人,因而他不会嫉妒。
所以,这样的人才能够不受人性弱点的局限,用清醒的心智对强者加以学习和效仿,最后实现自身的进步。
第谷在发现弟子的能力超过自己后大为赞赏,进而更加地用心教导,实现了天文学的飞跃;日本人木村遇到比他强大的李小龙并被他打败后,当即拜其为师,虚心求教,实现了自身武艺的飞跃;叔本华向来自视甚高,当他遇到歌德后,不也同样虚心求教吗?所以,只有懂得欣赏和学习他人的长处,才能使自己不断地前进和提升。
容人之长除了能够促进自身发展之外,对社会的和谐同样有着极重大的意义。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社会里,倘若我们对所有能力在我们之上的人嫉妒,憎恨,甚至想方设法对其进行阻挠,那么社会岂不会乱作一团?因此,无休止的嫉妒只会延误自身,破坏和谐。
费孝通说过:“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如果一个人能够对他人的成就衷心地赞美,并愿意帮助他人取得重大的成就,那么他身边的人也将十分乐意为他的成功效力,并同时从早感受到愉悦与快乐。
如此一来,社会将日益和谐,集体将日益强大,社会中的各要素都在良性竞争的氛围中相互促进,这岂不就是“天下大同”了?因此,美人之美,容人之长将促进世界的和谐。
恩格斯与马克思的相互欣赏,相互促进使他们改变了人们对社会的构想,库克与乔布斯的相互影响使他们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华盛顿与富兰克林的并肩奋斗改变了人们对自由的看法。
他们都在相互欣赏和相互学习中,共同为全人类、全社会奉献出了幸福与和谐。
乐吾乐以及人之乐,美吾美以及人之美。
乐人之所乐者,人亦乐其乐;美人之美者,人亦美其美。
只有懂得欣赏和学习强于自己的人,我们才能不断飞跃,才能为社会和人类奉献和谐与幸福。
你真的赢了吗?(55分)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高三(6)班黎天扬文档提供:刘超衡如果我问虎妈或是狼爸,隆·克拉克的班规对于孩子的教育有什么意义。
我猜,他们定会给我一个颇为不屑的眼神。
出于对我年龄的睥睨与育儿经验的匮乏,他们或者会说:最重要的是鼓励孩子超过别人,从小必须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教育就是赢!赢?功课全A,钢琴十级,凡赛必奖……这种只做第一,不做第二的竞争意识就是当今社会里,无数与小轩妈妈一样的家长的想法,这种逐渐功利化的教育催生了无数的补习班、乐器班、竞赛班。
可到头来,谁又真正学到了什么呢?钢琴只是获取大奖的工具,又如何能从中感悟到琴音的美呢?如果说这些都算是小事,那么更可怕的事情在于:孩子只能赢,不能输,在他前面的都是敌人,必须不断超越别人的思想根植于教育体系之中。
上海女研究生因拿不到奖学金而跳江自杀;湖南一学生因嫉妒同桌成绩而偷偷毁坏了他的笔记本;竞争愈是激烈的学校里,与同学探讨问题可能都成为一种奢侈。
你看,这种竞争的畸形意识过早的在孩子们的头脑里生根发芽,以致他们忘记了如何与他人共处,与他人交往,甚至厌恶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