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陕西方言大全你都还记得吗

陕西方言大全你都还记得吗

陕西方言大全,你都还记得吗?13、瓜?(简化为:上尺下从):后面这个简化字竟然打不出来,所以老乡们整天用它,却不知道怎么写,也有情可原。

此字念song,指男性的生殖器、精液之类;还有一个骂人的话“瓜屄(bi)”,陕西人读音gua'pi,就是指的女性的生殖器。

可见,乡村野人用什么来衡量一个人。

有人将瓜(上尺下从)写作“瓜怂”,是不对的。

查一下字典就知道,怂,是惊怕的意思,与傻瓜的“瓜”不搭配;14、甑(zeng)糕:关中许多人念做jin/jing'gao,是一种用米、枣混合蒸成的食品,甜而粘。

甑,蒸食品的器具,去博物馆里看看就知道,早在青铜器时代就已大量使用。

只是不知道这甑糕起源于何时;15、多(duo)人:这种称谓现在的关中年轻人都不怎么用了,这一词以及因而赋予“多”这个字的一个重要涵义将消失!所以,要救一救方言!它承载了太多的文化!多,除了与“少”相对的意思外,多还有高尚、尊崇的意思。

古书中经常有什么不足多、以什么为多的语句。

现在关中人常说多(音tuo)人,是指长辈、老人。

再看看“爹”字,父字下面一个多字,据某研究关中方言的专家说“爹”和关中人指父亲的“大”字,都起源于多字;16、撴(dun)住:关中人说把什么抓住、抓紧,就说撴住、撴紧,如:“把绳子撴紧,不敢丢!”17、呇(men):一场大暴雨后,堡子被雨水呇了。

指被水淹了。

此字的原意为:水从地下涌出;18、可憎:关中人常说某人可憎地很!指人不讨人喜欢、故意炫耀、矫情、不通人情等;19、避:关中人让人走开、滚蛋,只用一个字避(pi),言简意赅,干净利落!有时还加个语气助词斯,避斯!20、?:ba,大便,即是动词,又是名词。

?下了!有时指发生意外、出事了,或者情况不妙。

可英译为“Oh!Shit!”;21、奘:大家通过《西游记》都知道了玄奘法师。

可说起这名字的来头,连我也不知道。

只是关中人说某人奘地很!脾气奘,就是指某人脾气厉害,语气生硬;22、黡(yan)子:黑色的痣;23、吝啬:关中人常说“看把你吝得!”“哪个家伙啬得很!”,把吝啬这个词汇拆开来用。

吝,一般表示自己有某物而别人没有时,向别人炫耀;啬,则指某人有某物,但不给别人。

两字略有区别;24、霖雨:连续几日下雨;25、霈(pei)雨:关中人把夏秋季来势迅猛、降雨量大的雨称作霈雨。

查现代汉语词典,霈,即大雨。

但字典注明是书面语用字。

谁能想到陕西的老百姓口头上就在说呢;26、莳(shi)弄:莳,移栽秧苗。

莳花弄草,指栽种花草。

关中人将此简缩为莳弄,指倒腾、修理、研究、把玩、琢磨等意思。

还把爱折腾的人称为“莳弄鬼”;27、颡(sang):《说文解字》颡,额也。

章炳麟说,西安谓额曰颡,开口呼之如沙。

关中地区甚至西北地区把头称作颡,读sa。

听到老乡讲过有一个笑话:他去医院门诊看病,医生问:你哪里不舒服?老乡:我颡(sa)疼!医生:哪里疼?啥疼?老乡:是的,颡疼!医生:我很忙,别跟我开玩笑。

你到底啥疼?老乡:我确实颡疼!医生:你这个人不可救药!……28、碌碡:关中人读作lou cou/liu cou,《现代汉语词典》:liu zhou(读起来有点拗口);“一种农具,用石头做成,圆柱形,用来轧谷物,平场地。

也叫石磙。

”小时候,每逢收割麦子时,这个东西就派上了用场,先用来把晒麦子的场地碾平,再用来轧麦子,使麦粒从麦杆、包衣中脱出来。

轧谷时,要人力或牛拉上碌碡,满场地地转圆圈。

三夏收麦子,要与天抢时间,所以轧麦子的碌碡必须转得快点,从而引申出大家都熟知的一个词:忙碌。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收麦子现在已经很轻松了。

收割机代替了这种笨重的“石器”,农民不再忙于拉“碌”,碌碡已经不多见了。

但是,中国的文字或者说文化,其根源都在农业和对自然的观测上。

不了解农业文明,则不会彻解中国文化也;29、牝:现在人骂人,连用哪个字都不知道。

中国人骂人最狠的都爱选择侮辱对方母亲,“他妈的”“娘的”“奶奶的”……这个的字后面还省略了一个更不堪言的字,意思是指人的生殖器官。

但是用哪个字?也许这个问题太低俗,没人考究,大家就胡乱骂一通算了。

不才我翻书时,研究了一下这个有辱斯文的问题,认为应该是“牝”(音pin)字,字典里说是与“牡”相对,指雌性,最早指雌性牛。

后来引申出溪谷、山涧等意思。

中国文化爱类比,又引申出女性生殖器的意思,如明清艳情小说《金瓶梅》《八段锦》《如意君传》等,就指此。

今关中人读作pi,华北人读作bi,疑皆转音也;30、擤(xing):擤鼻涕,按住鼻孔用力出气,使鼻涕排出;31、嫽(liao):美好的意思。

陕西人常说:嫽地很!此字来历跟“妙”字一样,本意为女子貌美,《诗经·阵风·月出》:佼人嫽兮,即美人多漂亮啊。

后来意思引申,泛指事情顺利、东西合意等;32、擩(ru):插进、塞进的意思。

他不小心一脚擩到稀泥里,一双新鞋报废啦!33、挼(rua):你这娃再不敢挼小狗娃哩,把它快挼死啦。

挼,一读作ruo,揉搓、戏弄、玩弄的意思;34、坼chě坼,裂也。

《说文》:按,土裂。

裂开:干~。

~裂。

天旱地~。

淮南子·本经训》不坼不副。

——《诗·大雅·生民》百果草木皆甲坼。

——《易·解》关中人用其古义,现仍在生活中应用。

例:下了一趟沟,叫枣刺把裤子挂坼了。

夜黑风太大了,窗上糊的纸都刮坼了。

35、?(yi):你去给咱揽一笼?子,把炕煨热。

?,麦子粒或稻谷脱落的外壳,可用来和泥抹墙壁,增加泥的粘接性;可用来烧土炕、做灶炉燃料,燃烧速度慢,发热持久而均匀;还可用来饲喂牛马……今天,很少有人用这个了,即使是农村的孩子也大概不知此为何物了;36、叵(po)烦:叵,不可,不能;叵烦,不耐烦,不能抑制烦恼。

“这几天心里叵烦地很,去华山逛一圈,散散心。

”关中人常指心情低落、事情繁杂使人心情烦躁不安等;37、殁(mo):“唉!昨晚北堡子的张瞎子殁了!”关中人说人死了,常用一“殁”字;38、暓(mao)乱:目眩,心绪不宁。

“不知道发生啥事咧,我这心里暓乱地很!”据有人考证,暓的本义为白内障等一类眼病,视力不好当然人不舒服,后引申为心情纷乱;39、赸远shǎn yuàn呵斥别人离开,躲远,滚远。

骂人话。

《现代汉语词典》:赸,<书>躲开,走开。

例,给我赸远,我不想见到你。

今人在书写该词时常写成闪远,应为讹误。

40、枵薄(xiǎo bó):关中人将脆弱,不结实叫做枵薄。

形容词。

现代汉语词典:枵,<书>空虚。

也作枵,枵枵,枵得很。

例1,他那身子枵薄得很,没有粮力,干不了重活。

例2,二嫂买的那件衣服太枵薄咧,没穿两个礼拜就绽(cān)缝了。

41、“绽”(cān)绽缝,衣缝脱线解开。

引申为裂开:~裂。

~开。

42、“胤”yīn:关中人把植物或者病灶的繁衍扩大叫做“胤”。

胤:(会意。

从肉,从八,从幺。

肉表示血统关系,幺表示重迭,八表示延长。

合起来表示后代。

本义:子孙相承) 胤,子孙相承续也。

——《说文》;予乃胤保大相东土。

——《书·洛浩》;胤,继也。

——《尔雅》43、“听说”:关中方言中,听说的外延比该词的本意要大。

关中人常把人听话、乖巧、性格绵软、有教养也叫做“听说”。

关中农村丧俗中放置于灵前的玉女身上挂“听说”,金童身上挂“顺教”。

【汉典】:听说:方言。

听话。

44、“梏”gù:受制于某人某事,或被某事某人所迫叫做“梏”。

梏,手械也。

――《说文》例1,这娃还把人给梏住了。

例2,农村骂人话:吃屎的把?屎的给梏住了。

45、“搊”cǒu/zhòu【汉典】1. 搊[chōu]2. 搊[zǒu] 搊[chōu] 弹拨:~筝。

~琵琶。

束紧:~腰带。

方言,扶:把爷爷~起来吃药。

方言,手扶住或一端用力向上使物体立起或翻倒:把倒的凳子~起来。

把石头~下山坡。

搊[zǒu] 执持。

引申为两种意思:①用手直举。

例,把旗杆搊端②故作矜持。

例,你看这货搊得,好像真跟财东一样。

例词:搊烘cǒu hǒng:捧场。

大家是搊烘他哩,选他当村干部。

46、“避厮”pìsǐ即滚开之意。

属骂人话,不宜在正式场合使用。

《玉篇》:“厮,相支切音斯。

使也,贱也。

”“避厮”一词的产生与孔子弟子有若有关。

有若是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人之一,长得很像孔子,对孔子思想理解也深,孔子去世后,弟子们思念老师,就把有若当作老师对待。

有一次弟子们提问:“孔子怎么能预知商瞿四十岁后会有五个儿子?”有若默然无以应。

弟子们就起哄驱赶他:“有子避之,此非子之座也!”以后关中人就将“避之”讹传为“避厮”,严重者更说为“避厮利!”即“滚出我视线!”例:你给我避厮,我不想再见到你!47、“马眼”mǎniàn关中人训斥某人糟糕、窝囊时,称对方“马眼”。

【汉典】“入马”条解释:旧医书称女阴为马眼,而雌性在旧观念中视为:丑陋、卑贱,是受人欺侮的对象。

例:你这人马眼得很,我真不该和你搭伴。

48、驲犮偛rǐbǎchuà关中人对于别人的某种行为认为很差劲,近乎“狗拉车,猫纺线”般荒诞不经,会以不屑的语气评价:“驲犮偛!”而“驲犮”正是狗拉车的古雅表达。

古代的驿车叫“驲”;狗跑的样子叫“犮”;而“偛”则为小人和狡猾。

驿车是用来拉朝廷官员和备递送公文的,很重要,很有档次,而用狗拉显然荒诞,所以“驲犮偛!”义为小儿科式的荒诞和狡黠。

【汉典】:驲(馹)rì◎古代驿站专用的车,后亦指驿马。

【汉典】:犮bá犬跑的样子。

《新华字典》:偛chā小人。

【汉典】:偛chā 1.狡猾。

例:新来的科长真“驲犮偛”,刚上任就要求大家每天上班下班都必须到他办公室签到,签离,还要注明几点几分,咋就不懂得首先应该做好思想工作,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哩?55、“?端”jīn duǎn小孩子犯了错误大人呵斥制止叫做?端。

?,怒也。

端,正也。

?端即怒喝纠错。

《方言》:? 渠饮切音噤。

怒也。

例,你不要?端娃,小心把娃吓住了。

56、“乑”yín众立的样子,众多之意。

例1,哎呀,你孙子把屎尿在床上挏乑了,你赶紧收拾收拾。

例2,人才市场的大学生乑乑儿的,很多人都找不上工作。

57、“盱顾”xúgǔ在意、注意之意《现汉》:“盱〔书〕睁开眼睛向上看”,“顾转过头看”。

例:“你看见老李来了么?”“啊,我就没盱顾这事!”58、“兀剌”wǔlǎ关中人将说话含糊其词叫“兀剌”,满嘴胡说叫“胡兀剌”,源自“一六兀剌”。

【汉典】:一六兀剌yīliùwūlà形容说话别人听不清或听不懂。

例:那人一惯行骗,当被人当场捉住时,就满嘴胡兀剌。

59、“兀剌”wǔlǎ关中人将说话含糊其词叫“兀剌”,满嘴胡说叫“胡兀剌”,源自“一六兀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