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汇总)医患沟通制度及实施细则.ppt
(汇总)医患沟通制度及实施细则.ppt
(三)三个留意:留意沟通对象的教育程度、情
绪状态及对沟通的感受;留意沟通对象对病情的
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留意自身的情绪反
应,学会自我控制。
最新.
18
(四)四个避免:避免使用刺激患者情绪的语气、 语调、语句;避免压抑患者情绪、刻意改变患者 的观点;避免过多使用患者不易听懂的专业词汇; 避免强求患者立即接受医生的意见和事实。
最新.
5
(四)术后沟通:要求术后 12
小时内手术主刀医生将手术的
大体情况、术中出现的特殊状
况、术后治疗方案、术后用药、
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需要
患者注意的事项等详细告知患
者及其家属,并将沟通内容记
录在《术后医患沟通记录单》
最新.
6
(五)出院沟通:患者出院时, 医护人员应向患者或亲属明确 说明患者在院时的诊疗情况、 出院医嘱、出院后注意事项以 及是否定期随诊等内容。
第三节 医患沟通的技巧
四、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应注重培养与
患者交流的能力和技巧,努力营造人性化服务的 良好氛围,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一)一个技巧:注重技巧,耐心倾听患者诉说, 尽量让患者和家属多倾诉。
(二)二个掌握:掌握患者的病情、检查结果和
治疗情况;掌握患者的医疗费用情况及患者、家 属的心理状况。
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 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时, 可以免除知情同意告知义务。
免除情况应当经院长或院长授权的负 责人(分管院长或医务科负责人、夜 间及节假日为行政总值班人员)批准。 并且在病情好转后或其他情况变化后, 应向患者本人、家属或其他法定代理 人补充履行知情同意手续。
最新.
17
最新.
13
(8)、告知可替代的诊疗方法时:应 告知有无可替换的医疗措施;可替代 医疗措施所伴随的风险及其性质、程 度及范围;可替代医疗措施的治疗效 果,有效程度; 可替代医疗措施可能 引起的并发症及意外;不采取此替代 医疗措施的理由等等;
(9)、术中变更手术方案前;
(10)、患者入ICU监护时;
最新.
解的医疗护理等情况,与患者
或家属进行随时沟通;必要时,
将沟通事项记录在病程记录、
护理记录上。
最新.
9
(二)重点沟通:对疑难危重、治
疗效果不佳及预后不良等医疗风险
大的患者,以及存在医疗安全隐患
的患者,应由科主任或医疗小组组
长、护士长与患者及亲属进行重点
沟通。主管医师、护士应将沟通内
容详细记录在病程记录、护理记录
会议,并记录在科室会议记录本上。
最新.
11
(四)书面沟通(知情同意书、 沟通记录单):医务人员在患 者入院前、入院时及治疗过程 中均应进行告知。在征得患方 同意后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包括诊断、治疗措施、病情发 展变化等。
最新.
12
(1)、手术、麻醉前; (2)、输血或血液制品前; (3)、有创检查/治疗处置前; (4)、特殊检查/治疗处置前; (5)、贵重、自费药品使用前; (6)、高值、植入性耗材使用前; (7)、患者欠费或拒绝诊疗影响治疗 时;
最新.
7
(六)出院后沟通:医护人员 应向患者或家属详细询问患者 出院后的病情变化、注意事项 以及是否定期随诊等内容。科 室应建立患者健康教育、出院 回访记录,加强出院后的医患 沟通。
最新.
8
三、沟通的方式
(一)日常沟通:在日常诊疗
活动中,责任医师、护士应在
查房或护理时,将患者病情、
预后、治疗方案、患者希望了
14
(11)、新农合医保目录以外的诊疗项目 或药品,需患者承担一定比例的费用前;
(12)、住院患者自行离院前;
(13)、患者病危病重时,签署病危(病 重)通知书;
(14)、患方对患者死因存在异议时;
(15)、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时告知;
(16)、按单病种付费及变异退出或不同 意单病种付费;
(17)、按照相关法律规定,需签署知情
医患沟通制度及 实施细则
xxx人民医院
最新.
1
第一节 总 则
一、医务人员应树立与患者及 亲属及时沟通的服务意识,培 养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和技巧; 同时,必须严格履行相关法律 法规规定的医疗告知义务,及 时正确签署“患者知情同意 书”。
最新.
2
第二节 医患沟通的时间、内容及 方式
二、沟通的时间和内容
(五)五个注重:注重态度,接待患者要端庄大 方、热情负责;注重语言,语言要通俗、清晰、 明了,富有情感,避免使用模棱两可、同音异义 或专业术语,以免患者产生歧义或不理解;注重 语调语气,语调要适中,语气温和;注重目光、 表情、手势等的配合使用;注重患者的年龄、身 份、地位、职业、文化程度等。
护人员必须与患方及时有效沟通;责任医
师和分管护士必须对病人的诊断情况、主
要治疗方案、重要检查目的及结果、某些
治疗可能引起的负面效应、药物不良反应、
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及防范措施、医疗
费用等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沟通;按照相关
规定应书面告知的,医护人员应当在与患
方沟通后,由患者本人或有法律处置权利
的人员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
上,并作为重要内容交班,使医患
沟通工作不间断进行。
最新.
10
(三)集中沟通:对常见病多发病、
季节性疾病等,可以由科主任、护
士长、责任医师、护士等共同召集
病区患者及亲属,集中进行沟通,
介绍该病发生发展、诊疗过程、预
后、预防及诊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
情况,回答病人及家属的提问。各
病区每月至少组织1次集中沟通的
3
(二)入院沟通:病房责任医师、 护士应在患者入院12小时内,与患 者或家属进行入院沟通。包括向患
者及家属告知“住院须知”、初步 的入院诊断、可能病因、诊疗原则、
相关检查、饮食、休息、注意事项 等内容,并初步了解患者及亲属的 一般情况和特殊需求。
最新.
4
(三)住院沟通:患者在住院期间,如出
现病情不良变化、病重病危等情况时,医
同意书的其他情况 最新.
15
(五)其他沟通:
1、在门诊、病区的显要位置,建 立医疗信息公开栏、电子屏幕、电 子触摸屏、投诉电话、信箱等设施, 将患者所需的医疗服务信息有效公 开,方便患者就医和投诉。
2、在门诊收费处、住院处等位置 定期公布医疗服务价格,方便病人 查询及监督。
最新.
16
(六)知情同意告知的免除情况:
(一)门诊沟通:门诊医务人员在工
作中,应保证充足的沟通交流时间,
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将医疗措施、
医疗风险、医疗费用等情况进行详细、
全面的告知,及时耐心解答患者的咨
询;必要时,应将沟通的关键内容,
如拒绝必要的检查、不同意住院治疗、
门诊治疗注意事项、复诊要求等记录
在门诊病历上,并由患者或亲属签字。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