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五章滑动轴承ppt课件

十五章滑动轴承ppt课件

机械设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滑动轴承结构与材料 第三节 混合润滑轴承的计算 第四节 液体动压润滑原理 第五节 液体动压润滑径向轴承的设计 第六节 液体静压润滑简介
第十五章
滑动轴承
返回章目录
分类方式
按 轴 承 中 轴 瓦 形 式 的 不 同
类型及特点
整体式滑动轴承(轴与轴瓦之间的间 隙不能调整)
润滑,并靠 液体- 的静压 平衡外载荷。
本章结束
单位时间内轴承摩擦功所产生的热量等于同时间 内由润滑油流动所带走的热量和经轴承表面散发的热 量之和。
fF c q ( t v 0 t i) a s π B t 0 d t i
t t0 ti
f
p
c
q vBd
πas v
润滑油的平均温度
tmti t 2
径向轴承的摩擦 特性系数线图
五、参数选择
1 、 在具有足够承载能力的条件下,最小油膜厚度应 满足:
hmin > h
2 、在平均油温tm≤75 ℃时,油的人口温度应满足: 35℃ ≤ ti ≤ 40℃
➢液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的设计步骤
1. 选择轴承宽径比,计算轴承宽度
2. 在保证 p≤[p] 、 pv≤[pv] 、 v≤[v]的条件下,选择 轴瓦材料
保证润滑油不被过大的压力所挤出,避免工作表
面的过度磨损
pp
➢径向轴承 ➢止推轴承
p Fr p
dB
p 4Fa p πd22 d12 z
二、限制轴承的 pv
➢径向轴承 pvFr πdnpv
dB60 1000
➢止推轴承 pm vpv
v 三、限制轴承的滑动速度
vv
第四节 液体动压润滑原理
一、液体动压润滑的基本方程
假设条件----
①液体为不可压缩的牛顿液体;
②液体膜中液体的流动是层流;
③忽略压力对液体粘度的影响;
④忽略惯性力及重力的影响;
⑤液体膜中的压力沿膜厚方向保持不变。
一维雷诺方程的推导
1. 求油层速度分布
p d y d z d x d z p p xd x d y d z yd y d x d z 0
3. 选择润滑油并确定粘度

4. 验算最小、 油膜厚度
5. 验算润滑油入口温度 6. 计算润滑油流量
7. 选择轴承配合
8. 确定最大间隙、最小间隙 9. 校核轴承的承载能力、最小油膜厚度及润滑油入 口温度
第六节 液体静压润滑简介
液体静压轴承不依靠系统自身的运动,而是利用外 部供油装置将高压油送进轴承间隙强制形成静压承载 油膜,将轴颈与轴承表面完全隔开, 实现液体静压
2. 求润滑油流量
q hudyvhh3 p
0
2 12 x
3. 导出一维雷诺方程
p x
6h3vhh0
二、形成动压油膜的必要条件
(1)两相对滑动表面之 间必须相互倾斜而形成收敛 的楔形间隙。
(2)两滑动表面应具有 一定的相对滑动速度, 并 且其速度方向应该使润滑油 由大口流进,从小口流出。
(3)润滑油应具有一定 的粘度,供油要充分。
n 604 9
10319
3. 润滑油粘度
选用粘度大的润滑油可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但 同时会减小流量,增大摩擦功耗和轴承温升。 润滑 油的粘度小,又会降低轴承的承载能力。通常载荷 大、速度低的轴承应选用较大粘度的润滑油。
n 601
107
3
六、液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的工作能力准则和设计步骤 ➢液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的工作能力准则
1. 轴承宽径比 B/d
轴承宽径比与轴承的承载能力及温升有关。减小 宽径比可增大端泄流量、降低温升,有利于提高运转 稳定性,降低摩擦功耗,减小轴向尺寸。但轴承宽度 减小,轴承承载能力也随之降低。增大宽径比虽然能 提高承载能力,但宽径比过大会造成轴承偏载。
2. 相对间隙 ψ
在设计中相对间隙的值主要根据载荷和速度选取: 速度愈高,ψ值应愈大;载荷愈大,ψ值应愈小。此 外,直径大、宽径比小、值应愈小。此外,直径大、 宽径比小、调心性能好、加工精度高时,ψ可取小值; 反之取大值。
三、径向滑动轴承形成动压油膜的过程
第五节 液体动压润滑径向轴承的设计
一、液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的几何关系
(1)轴承直径间隙 Dd
(2)半径间隙 Rr
(3) 相对间隙 /r
(4)偏心距和偏心率 -e/
(5) 轴承包角 与结构有关 (6)最小油膜厚度
hmi n (1)
二、液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的承载量系数
承载量系数
Cp
3 B/2 2 B/2 1
1
1cos cocsos30d
cosa
dC1
2z2dz B
有限宽轴承油膜的总承载能力
F
Bd 2
Cp
Cp
F2 Bd
F2 2vB
三、液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的最小油膜厚度
h m ir n 1 h
h S R z 1 R z2
四、液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的热平衡计算
整理,得: p
x y
牛顿粘性流体摩擦定律:
u
y
p 2u
x y2
积分,得:
u21 p xy2C1yC2
边界条件: y = 0 时, u = v ; y = h 时, u = 0
得积分常数为
C1
h
2
p x
v h
C2 v
uvhh yyh 2 y p x
两相对运动平板间油膜中的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
•铸铁
2. 多孔质金属材料 多孔质金属材料由铜、铁、石墨等粉末压制、烧
结而成。 具有多孔结构,在使用前先把轴瓦在热油中浸渍
数小时,使孔隙内充满润滑油,因此这种材料的轴承 常称为含油轴承。
3. 非金属材料 用于轴承的非金属材料有塑料、橡胶、碳-石墨
等,其中塑料用得最多,主要有聚四氟乙烯、酚醛 树脂和尼龙等。
剖分式径向滑动轴承
调心式 滑动轴承
二、止推滑动轴承的结构
三、滑动轴承的材料
滑动轴承材料的要求——
➢应有良好的减摩性、耐磨性和抗胶合性; ➢应有良好的顺应性、嵌藏性以及跑合性能; ➢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塑性,包括抗压性、抗疲劳性等; ➢应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与经济性。
1. 金属材料 •轴承合金 •铜合金 •铝基轴承合金
剖分式滑动轴承(轴与轴瓦之间的间隙 可以调整)
调心式滑动轴承(轴瓦可在轴承座中适 当地摆动)
第二节 滑动轴承结构与材料
一、径向滑动轴承的典型结构
1—轴承座; 2—整体轴瓦; 3—油孔; 4—螺纹孔
整体式径向滑动轴承
1—轴承座; 2—轴承盖; 3—双头螺柱; 4—螺纹孔; 5—油孔; 6—油槽; 7—剖分式轴瓦
四、径向滑动轴承的轴瓦结构
1. 轴瓦的形式和构造
整体式轴瓦
(a) 整体轴套 (b)卷制轴套
对开式厚壁轴瓦 对开式薄壁轴瓦
2. 轴瓦的定位 销钉固定轴瓦
凸缘固定轴瓦
3. 油孔及油槽的开设 常见的油孔、油槽形式
油槽位置对油膜承载能力的影响
第三节 混合润滑轴承的计算
➢混合润滑轴承的设计准则
一、限制轴承的平均压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