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 感受乡村儿童鲜明的形象, 体会纯 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
重点:诵读古诗,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难点:想象画面,感悟诗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
、知诗人,解诗题
1. 谈话导入,了解诗人 中国是个诗歌的王国, 尤其是在唐朝,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 比如——李白、 杜甫、孟浩然、王之涣、白居易等等
(PPT1白居易):其中诗作最多的是白居易。
白居易,一生写诗 岁时,他已经写出不少好诗,据说白居易初到长安,去拜见老诗人顾况,
顾况听 说他叫白居易,就开玩笑说: “长安米贵,居恐不易。
”(当时的长安相当于咱们 现在的北京市,物价高、房价高)但当他读到白居易那首《草》时,尤其是那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大为赞赏,说有这样的文笔,居住在长安不难 了,由此可见白居易才情非凡。
白居易的诗向来追求 “意求深,字求浅”的风格, 他每次写成诗后, 都要读给老人听, 直到老人家能听明白为止, 所以他的诗通俗 易懂。
2. 解诗题 白居易有一次来到荷塘边, 无意中看到了池塘里发生的一件事, 就把它写了下来, 题为《池上》。
(板书课题) (ppt2) “池上”是什么意思?——池塘里,荷花塘中。
这就是故事发生的地点。
白居易究竟看到了荷塘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请大家自由读读这首诗吧。
、读古诗,析诗意
1. 读诗正音,学习生字
20.古诗两首
3600 多首。
16
1)指读,需要提示注意的字音:撑、艇、藏、踪、萍都是后鼻音,莲为边音。
PPT3) 指生带读。
(2)记忆字形,了解字义:(PPT4出示三个生字一一撑、艇、萍形声字:撑、艇,舟字旁中横为提;撑,做动作理解字义;艇,换偏旁记字形易错字:萍,上下结构,草本植物,草字头;
3)把生字带进去再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范读——自由读——齐读)
2.理解词意,想象诗意
1)默读,标出不懂的词句。
巡视了解,提示解决办法: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看图、查字典、查资料等
2)看图解:小艇——小舟,小船;
白莲——白色的荷花(看看图,偷采的可能还有荷叶、莲蓬)
查字典:解,不解(PPT5,1. 分开 2. 解除3. 演算4. 懂得,知道
5.把束缚着的东西打开
6. 讲明白,分析说明)
生活实际:浮萍——谁见过?在哪里?什么形状、颜色?(PPT6)
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在河渠、池塘中,叶子扁
平,椭圆形或倒卵形,外表绿色,反面紫红色,叶子的下
面生须根,花白色。
也叫紫萍或水草。
踪迹——谁见过踪迹?
脚印雨后人的脚印,雪后动物足迹)
天空中飞机飞过留下的一道白烟;蜗牛爬过粘
粘的痕迹)
气味蚂蚁爬过的地方留下特殊气味,不会迷路)
这些都可以称之为踪迹。
一道开——浮萍分开,出现了一条水路(结合图示,PPT7)
a. 指名再读:词语理解了,再读此诗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新的感受。
(请生再读)
b. 范读想象画面:听了你的朗读,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请大家闭上眼睛,再听听、想想:你的眼前浮现了哪些画面?(范读后,请生逐一发言,随机完成板书)
c.说诗意:诗中有画是中国古诗的特点之一,谁能看着板书,完整地说说诗人白居易所看到的画面?
d. 想象描绘,小组交流:下发学习单,片段描写交流
3.小结诵读:诗歌美,同学们想象的画面更美,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读一读。
三、咬文嚼字,品诗情1. 一首诗,一幅画;一首诗,一片情。
诗中有个小娃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你仿佛看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呢?你从哪里看出来?
大胆的孩子小娃撑小艇,人小胆大
快乐可爱的孩子——偷采白莲回,这句诗中最有意思的一个字“偷”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不解”
1)孩子们,小娃真的是在“偷”人家的白莲吗?(可引导看图中孩子表情)绝对不是真的在“偷” ,因为他脸上看不出一点紧张和害怕。
小娃这么小,这么天真,不会想到真去偷人家的东西。
说不定是家里种的的,因为他不但有小艇,而且他还会撑呢!说明他经常跟着父母出入这一片池塘。
农村有很多荷花和荷叶,小娃去摘不算“偷” 。
看来这里的“偷”不是偷东西,而是不想让别人知道的意思。
2)小娃为什么要偷偷的采白莲?这里的“偷”和我们平时说的“偷东西”的
偷”一样吗?也许他父母舍不得给家人吃,要留着卖钱呢!可是他太想吃莲子了,怕大人不同意。
主要是去练习一下自己撑船的本领。
可是父母担心他单独撑船有危险,已经禁止他撑船了。
可能是想采摘一点送给自己的同学尝尝鲜的。
可是莲蓬还没有完全成熟,父母不给采摘。
他很调皮,就想去玩一下,当然不能让大人知道,还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
同学们能将一个“偷”字,读出这么丰富的内容,真了不起!
3)小娃偷采白莲,大人能发现吗?是从诗中那句话里看出的?可从“浮萍一道开”中看出。
能将“浮萍一道开”用动作演示出来吗?
浮萍一道开”就是小艇驶过留下的——踪迹。
大人看到小艇驶过后留下的踪迹,怎么不知小娃来过荷塘了呢!
4)可是,这孩子有没有想到要隐藏踪迹呢?他会怎么想?虽然浮萍一道开,但是用不了多长时间,浮萍又会马上合起来,而且会合得天衣无缝!管他呢,只要能痛痛快快地玩一回,即使被发现,也无所谓了,不就打一顿嘛!
老师听出来了,即使行踪暴露也丝毫不会影响他的心情。
多么天真可爱的孩
子!
是啊,这就是小娃娃,他根本不懂得要“藏踪迹”,偷采白莲,只是他童年里的场游戏。
如果这小娃娃知道要“藏踪迹”好不好?——不好,那就不可爱了,那就真的在
偷啦……
5)诗人也觉得小娃不是偷,还很天真可爱呢!板书:天真可爱)
这样天真可爱的娃娃,诗人白居易当然是十分的喜爱呀!(板书:喜爱之情)带着喜爱的心情,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
2.这诗中有一个偷采白莲的小娃娃,这首诗的文字之外,还有一个人也在“偷”。
他在偷什么呢?
诗人白居易在偷看小娃偷白莲。
看着这可爱的孩子,白居易脸上会露出什么表情?他可能会想到什么?
高兴,快乐。
或许会想到自己的童年吧……
小娃娃偷采白莲偷到了乐趣,在旁边偷看的白居易也偷到了乐趣。
也让我们
和这一老一少一起乐一乐吧。
3.齐背古诗。
(你有过类似“偷”的事情和乐趣吗?)四、总结拓展通过了解诗人、品
读诗句,我们理解了古诗诗意,体会了作者的情感,结交了一位令人喜爱的天真可爱的小娃。
这是一首充满的童趣的诗歌,其实像这样的古诗还有不少呢,你想到了吗?
PPT8)
所见》(清)袁枚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村居》(清)高鼎(春光中,放飞的岂只是纸鸢?还有无尽的童趣!)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宋)范成大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许多有趣的事对不对?回去把它有滋有味的写一写好不好?没准,等你长大了也能写出千古流传的名篇呢!
板书设计:
20. 池上
撑小艇采白莲天真可爱藏踪迹喜爱之情
浮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