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儿童鲜明的形象,体会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1、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过程:一、设疑探究,激趣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20课《古诗两首》,课前老师布置大家预习了课文,我想先考考大家,你们知道编辑老师为什么要把这两首诗安排在一起吗?(这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的儿童。
)对,是这样的原因。
有人说童年是一支快乐的歌,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童年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走进古诗的童年中,去寻找童年的快乐。
2、出示一组荷花的图片炎热的夏季已经悄然来临,老师给你们带来几幅清凉的画。
描述一下你眼中的荷花。
如果用凝练的语句,你还可以用什么样的形式?(诗)你会背与荷花有关的古诗吗?(学生课前搜集整理,此时汇报交流。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荷花的诗,也是这篇课文的第一首诗。
出示课题:池上并板书理解课题:池塘里,荷花塘里。
设疑引入:只是描写美丽的荷花池吗?美丽的荷花池里有什么有趣的事呢?二、初读古诗,指导朗读。
1、带着问题,我们来读诗吧。
大家会读吗?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2、正音,学习字形。
撑萍解艇迹3、光会读正确还不算会读,还应该读出诗的节奏来。
听课文朗读。
《池上》这首五言绝句要读出什么节奏来呢?大家读一读,可以用铅笔在诗上划“/”作记号。
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会破坏古诗的韵味,要注意声断气连,像老师这样,你们听——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学生再次练习朗读。
4、这样就读出诗的节奏来了。
同学们觉得这样读有趣吗?老师想出一个办法,可以让你读诗有趣一些。
你们看——诗做动作读5、这样读有趣一些吧?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形式读诗?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好几种方式,非常好,但是都是一个人读的,可不可以采用两个人一起合作的方式呢?(学生两两组合,一人读一句。
)也可以小组合作,一人读一句。
6、同学们想出了很多办法来把读诗变得有趣,现在,你们就自由选择最喜欢的方式,把这这首诗都美美地读一读。
7、师小结:刚才同学们手舞之,足蹈之,摇头晃脑,你们觉得这样读诗读得有趣吗?那以后,你们也可以用多种形式,把诗读得有趣一些,让学古诗变得轻松有趣好不好?三、走进文本,理解内涵。
1、这首诗我们都会读了是不是就可以了呢?对,我们还要了解诗中写了什么。
在充满生机的田野、乡间,让我们张开想像的翅膀,来到美丽的荷花池。
孩子们除看到些什么?猜猜在这个小娃娃身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文本。
2、介绍学习古诗的方法首先:知诗人,解诗题。
介绍白居易。
你还知道白居易写过那些诗吗?3、学习古诗的方法第二:抓字眼,明诗意。
你们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意吗?(字典,工具书,插图,询问老师同学等)同学们说得很好,那现在就用这些方法来学习词语,理解诗意。
音乐中,小组合作交流,老师在教室内巡视。
4、抓字眼:艇:比较轻便的船。
诗中指的是小船。
莲:莲蓬。
解:知道、懂得。
藏:隐藏。
浮萍:小池里的一种水草。
一道:一条。
指浮萍被小船分开后,一时难以合拢而留下的踪迹。
5、明诗意:(1)请同学们读一读并想一想这句诗的意思: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出示白莲的图片)(2)交流感悟: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小娃为什么要偷采白莲?此刻你是小娃,心情怎样?(3)理解: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出示浮萍的图片)(4)看着图片,连起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配上音乐)四、品诗情,绘美景。
1、再读诗。
《池上》这首诗简单明了,一读就懂,但仅仅懂得诗意还远远不够,因为一首诗一幅画,一首诗一段情,让我们来细细品读这些诗句,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都说诗中有画,读了这首诗,如果让你来给诗配上一幅画,你会画上哪些景物?(一个小孩,一条小船,还有白莲,一些浮萍。
)2、老师根据你们所说的景物,把这首诗改了改,(出示“娃撑艇偷白莲不解藏一道开”),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是呀,老师给诗减了一下肥,这就叫把诗读瘦了。
字数少了,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却更大了。
现在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闭上眼睛??情景创设:(播放背景音乐——老师轻轻地描述:一个夏日的清晨,几朵白云悠闲地飘浮在瓦蓝瓦蓝的天空,初升的太阳明媚地照耀着大地,湖面吹来阵阵凉爽的清风,满池的荷花开的格外娇艳??3、同学们,这美丽的情景你们看到了吗?这是一池怎样的荷花?这个小娃娃又是怎样偷采白莲的?选择其中一个情景美美地写下来。
在音乐声中尽情想像,静静地描写。
4、同学们可以放下你手中的笔了,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所想象到的画面。
学生交流。
同学们你们真会想象,在你们的笔下,我感觉白居易写的《池上》仿佛变成了一副活的画向我们走来。
此时,在你的眼前,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娃?(天真无邪、调皮活泼)5、如果他知道偷了莲蓬还会藏了踪迹,你们还觉得他有这么可爱吗?师:是呀,正因为他的天真无邪,才会偷采莲蓬而不解藏踪迹啊!你们喜欢这个孩子吗?那就带着你的喜爱之情,读这首诗。
生有感情地诵读《池上》6、师:诗人用传神、凝练的词句,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天真无邪、活泼调皮小娃形象。
你从中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喜爱之情)7、师:白居易的诗向来追求“意求深,字求浅”的风格,整首诗虽如同大白话,但极富韵味,充满童趣。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再一次想象画面,试背。
8、课前搜集其它描写儿童生活的诗,交流积累。
四、总结今天,我们在美丽的夏季,在一望无际的碧绿的池塘边跟随着诗人白居易走进诗歌,走进童年,我们无限畅想,我们深切感悟,让我们永远保持一颗童真、童趣。
板书设计:池上偷采白莲回景美、引人不解浮萍开童真、童心、童趣篇二:叶景户公开课-《池上》教案《池上》教学设计执教:赣榆县黄海路小学叶景户 2013.05 教材简析:《池上》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绝句,描写了天真可爱的小女孩背着大人划船采莲的有趣场景,细腻传神,颇有趣味。
前两句写一个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
后两句写他不懂得藏匿行踪,悠然自得地冲开浮萍撑船回来,只见身后浮萍分开,一时合不拢。
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把小娃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生字词语。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的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真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匿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初读古诗。
唐朝著名的诗人不少,但你知道写诗最多的是谁吗?他就是白居易。
他一生写了3000多首诗。
有一次他到荷塘边游玩,不经意间发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于是发生了一个让人回肠荡气的故事。
白居易一时兴起,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好诗,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池上》。
谁来读一读?还有谁?二、通读全诗,整体感知。
1.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就藏在这首诗里,你们想知道吗?要想透彻地了解,就要先知道作者的诗风。
白居易16岁时,已经写出了不少可以传世的好诗,据说白居易初到长安,去拜见老诗人顾况。
顾况听说他叫白居易,便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恐不易。
”当读到白居易诗中写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大为赞赏,说有这样的文笔,居长安不难了。
确见白居易才情非凡。
诗人白居易的诗向来追求“意求深,字求浅”的风格,他每次写成诗后,都要把诗读给老人听,所以他的诗人人都听得懂,都会读。
《池上》这首诗也非常容易读,愿意自己把它读通读懂吗?2.请学生自由读古诗,在难读的字下面作上记号。
3.教师:把你认为难读的字告诉同桌,请他教你读。
4.教师:你认为哪些字难读,能提醒一下同学们吗?(“撑”、“艇”、“萍”都是后鼻韵。
)5.读得好的同学教全班读,随机指导写字、描红。
6.指名读全诗、互相评价。
7.齐读全诗。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2.同学们,美吗?你最想干什么?3.诗中的写的小女孩?在干什么?你从哪个词语中看出来的?理解“撑”、“艇”的意思并组词。
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①小娃为什么偷采白莲?从“偷采白莲”你想到了什么?碧绿的荷叶,映着雪白的荷花,实在太美啦!小孩忍不住喜爱之情才去偷采白莲。
小孩担心别人不让采,就悄悄地采。
看出小孩很顽皮??(“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②此时,你是小娃,心情会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诗, ③老师从这两句诗中体会到了既高兴,又害怕的心情,能通过你们的朗读表现出这种心情吗?5.这两行诗的意思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吗?(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课件展示:“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①你读懂了什么?②浮萍大家见过吗?一起看一下。
(出示课件)③看到挨挨挤挤的满池浮萍你会怎么想?谁愿意带着这种着急、担心的心情读读这两句。
④小娃想到这些了吗?为什么?那让我们高高兴兴地读读这两句诗。
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
只是小女孩采到白莲后,高兴得忘了藏足迹,不知道罢了。
⑤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小娃,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天真,可爱。
)2.这两行诗的意思谁能连起来说一说?四、背诵感悟,欣赏诗美。
1.指名背诗2.读了这首诗,你的感受和体验最深的是什么?愿意把学习成果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吗?3.学生反馈。
3.教师引导指点(对照板书)。
①“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等。
②诗歌描写了一位天真机灵、调皮可爱的小娃形象,通过他的动作、细节,表现了纯真美好的童趣。
五、拓展升华,改编故事。
1.你积累了哪些描写荷花的诗,读给大家听一听。
2. 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儿童的古诗呢?3.同学们,你们能将这首优美的古诗改编成动人的故事吗?4.学生自主写作。
5.交流反馈。
六、欣赏白居易的《池上二》。
(如果还有时间)《池上二》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
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
板书设计:偷采白莲回(天真可爱)池上不解浮萍开(童真童趣)篇三:古诗《池上》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1课《古诗两首》《池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