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小学语文六年级读写大赛试卷(满分为100分,比赛时间为90分钟)
一、填空题。
(26分)1.比喻新生事物刚刚崭露头角,常用到南宋诗人中的诗句“”。
(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2.教育人要积极向上,好上加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在人生旅途中,难免会有坎坷不平,挺一挺,走过去,前途一定会一片光明。
这种情形,正像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写的“,”。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一人”是指。
(王维)5.唐代诗人______在诗《乐游原》中以一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和惋惜,极具人生哲理,堪称千古绝唱。
(李商隐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
黄昏。
)6.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恩情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7.《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________。
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________”,后来,这一土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笛福星期五)8.《鲁宾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认为荒岛上可分两季:________和________。
(旱季和雨季)
9.“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
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0.《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号称美猴王,在天庭时,由于他不满意玉皇大帝封他
为“”的官位,于是他“”,打败十万天兵天将;回到
花果山后,他自立为王,号称“”,后来,他和、一
起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立下了汗马功劳。
(弼马温大闹天宫齐天大圣猪
八戒沙僧)
11.子曰:“学而不思则,思而不学则。
”敏而好学,。
(罔殆学而不厌)
12.古人常用诗文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明代的于谦借咏石灰,写
下,直抒胸臆,表达自己为
国尽忠,坚守高洁的决心。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二、选择题(30分)
1.我国四大名著《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哪里人?()(C)
A.无锡人
B.连云港人
C.淮安人
D.扬州人
2.“万马齐()究可哀”是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名句。
(A)
A.喑
B.咽
C.谙
D.鸣
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此诗句中“黄鹤楼”在今()境内。
(A)
A.湖北省
B.湖南省
C.江苏省
D.山东省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C)
A.春色
B.梨花
C.雪景
D.桃花
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即()。
(D)
A.冰冷的心
B.受伤悲伤的心
C.冷漠的心
D.冰清玉洁坚持操守之心
6.《西游记》的主人公孙悟空神通广大,他在大闹天宫时的名字叫( ) 。
(B)
A.孙悟空
B.齐天大圣
C.孙行者
D.美猴王
7.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与孔子的话意思一致的经文内容是()。
(C)
A.凡是人,皆须爱。
B.人有短,切莫揭。
C.己不欲,即速己。
8.《西游记》中《如来佛辨识假猴王》故事中,那只假孙悟空是什么猴子变的?()。
(D)
A.金丝猴
B.石猴
C.马猴
D.六耳猕猴
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的诗句。
(B)
A.孟浩然
B.贾岛
C.孟郊
D.杜牧
10.《鲁宾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 )年,高度浓缩地体
现着人的本质和人类进步的历程,他成了一位独自创造文明的英雄。
(C)
A.14
B.18
C.28
D.26
11.“初唐四杰”包括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和( )(B)
A.杜甫
B.王勃
C.李白
D.柳宗元
12.鲁滨逊在岛上最早的伙伴是谁? ()(C)
A. 猪
B.猫
C.狗
D. 鸟
1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九月九日”就是现在的()。
(B)
A.端午节
B.重阳节
C.中秋节
D.清明节
14.古代诗人中被称为“诗圣”的是()(D)
A.孟郊
B.李白
C.白居易
D.杜甫
1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什么?()(A)
A.月亮
B.姻缘
C.书信
三、连线题(将相关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共8分)《鲁滨逊漂流记》杨志卖刀伊把沉船上的火药运上岸
野人星期五田鼠与庄稼
白龙真假美猴王
渭城朝语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
三、简答题(6*4=24分)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请你
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参考答案:比如自己不愿
意被别人嘲笑,那么就不要嘲笑别人,而要尊重别人。
俗话说就是“拿人心比自
心”,就是从自己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替别人考虑一下。
这是一种推己及人,仁爱
待人的思想,这是人间多一份温暖的前提。
所以我们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鲁滨逊找了一个野人来做什么?
(参考答案:教他说话和劳作,这样可以做伴,让他当仆人和助手。
)
3.《题西林壁》是苏轼初游我国哪座名山时写下的诗句?请说说诗人看到了
什么?想到了什么?读了本诗,你又想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这是苏轼初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壁上的一首诗。
诗人看到:正看庐山,高岭横空;侧看庐山,峭拔成峰;远近高低,形象各异。
想到:为什么总看不清庐山真面目呢?恐怕只是因为自身在这山中的缘故吧!读了本诗想到:我们有时看问题,看不清事物的本来面目,是因为我们身处其中,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
4.、《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开始取经时意志并不是很坚定,请问他曾经几次
返回花果山?都是哪几次?
(参考答案:主要有两次:一是唐僧刚收孙悟空为徒弟时,唐僧埋怨悟空残害生灵,悟空看不惯,逃回花果山,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又重新返回唐僧身边,菩萨赠唐僧紧箍咒;二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埋怨悟空乱杀无辜,一气之下,返回花果山,后唐僧宝象国遇难,猪八戒用激将法将其请出。
)
四、读后感(12分)
以下是《鲁滨逊漂流记》中的精彩片段,读一读,写写自己的体会与感受。
我尽可能地相继办了几件我非办不可的事。
但是我的努力并非总是交上好运
道。
我在第一次播下大麦和稻子的种子时,这些宝贵的存货就浪费了一半,原因是播种得不是时候。
我辛辛苦苦花了几个月工夫,挖了几个地窖以备贮存淡水。
花了四十二天时间,才把一棵大树砍劈成我的第一块长木板。
我起劲地干了好几个星期,想制造一个捣小麦的石臼,最后却只好挖空了一大块木头。
我足足花了五个月工夫,砍倒一棵大杉木,又劈又削,让它成了一只很像样的独木舟,以备用来逃离这个小岛,可结果却因为怎么也没法子使它下到海里去而不得不把它丢弃了。
不过,每一桩失败的事,都教给了我以前不知道的一些知识。
至于自然环境,岛上有狂风暴雨,还有地震。
我那时也对一切都适应了。
我种植和收获了我的大麦和小麦;我采来野葡萄,把它们晒成了很有营养的葡萄干;我饲养温驯的山羊,然后杀了吃,又熏又腌的。
由于食物这样多种多样,供应还算不差。
如此过了十二个年头,其间,岛上除了我本人之外,我从来没见到过一个人迹。
(答案要点:1.简述这一片段的来源,作者情况。
2.从整体上谈谈你对鲁滨逊任务的印象,体会出鲁滨逊那惊人的
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具体从事件上说说鲁滨逊是怎么做的。
3.写出自己的体会,可以联系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认识到,人不论
何时何地,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被困难吓倒,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从容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和挑战厄运。
只有这样,才能像鲁宾逊那样,做生活的强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