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定位分析
李伟
一、个人现状分析:
优势分析:
1、热爱教育事业,特别是对学生的热爱是我坚守在教育事业的重要支柱;
2、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够胜任小学的数学教学工作。
敏于发现,勤于思考,容易接受新事物与新观点。
能够参加课题研究,并具有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
3、职业心态平和,能正确的处理与同事、学生和家长的关系;
4、能够熟练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灵活有效为教学所需服务;
5、好学、勤学,喜欢阅读各类有益的文章,有时做好读书笔记。
不足剖析:
1、工作热情不够,虽敏于思,但惰于笔,不善于总结与整理。
2、理论功底薄弱,虽借阅了一些理论书籍,但对于理论还是一知半解。
3、面对课堂教学缺乏“还能更好吗?”这样的不断追求。
因此有时会处于被动,虽能较为轻松地、艺术地、合理地处理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但总是“拨一拨,动一动。
”此乃惰性思想在作祟。
4、个人的数学素养还要进一步提高,综合学科能力不强。
二、个人专业发展总目标
在未来的两年里,逐渐提升师德修养,逐步在各方面融入红卫学校这个大家庭,努力培养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不断锤炼自己的
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向学校有经验的老师学习,结合新一轮师资培训,将个人学历进一步提高,成为教育教学有自己特色的合格教师。
发展目标:
在工作中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紧分分秒秒学习充电,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内需,通过学习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工作中,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与实践,从学生生命发展的高度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求、感悟、反思,时刻提醒自己用脑子工作,使自己逐步成为研究型、开拓型、全能型的教师。
1、定座右铭为“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学会有计划地做事。
改“冲动”为“灵动”,改“热情”为“恒情”,刻苦钻研,加强本学科专业理论学习,提高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努力成为研究型教师。
2、结合自身的数学教学,主动承担新课程的研究,并付诸于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自己能灵活驾驭新教材。
每学年至少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并力争发表或获奖。
3、重反思。
每周撰写一到二篇质量较高的学习反思;坚持将课堂中灵光一闪的精彩记录下来。
4、每学期认真阅读两本教学理论文章,平时广泛阅读教育教学类书籍并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5、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更加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学生喜欢的教学风格,争取申报场级公开课。
具体实施方案:
1、作为数学教师,要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实践《课标》精神。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创设教育情境,引导学生调查、探究、质疑,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拥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指引学生正确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树立整体、综合的课程观。
4、注重理论提高和教学能力提高
(1)以自学为主,每天规定一定的读书时间,学习数学新课程改革方面的文本知识。
同时认真撰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
(2)上课要明确教学目标,把握重、难点进行教学。
课后对每节课进行认真反思,写下教学后记,不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
进行教学案例的分析,努力使自己业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每学期结束时完成质量较高的教学案例、反思。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变“苦学”为“乐学”。
(3)养成听课的好习惯,积极参加各类听课、评课的活动,从别人那里学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利用每学期开一节公开课的机会汇报课堂教学效果。
(4)积极参加各类教育培训和有关新课程的培训,从而加深理解,使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教学中来。
(5)学习信息技术,自制课件,在课堂上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
并积极参与校级课件制作评比活动。
5、把握机遇,在课程改革中认识课程、发展课程、完善课程,不断提高自己的课程能力。
6、多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
我相信,自己有能力经受住“极限”的考验,在超越自我的同时,逐步实现人生的价值。
在这二年中,我将积极实施以上规划,坚持不懈,争取实现个人发展目标,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让自己伴随着学校的发展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