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学设计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学设计

第10章第1节《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的教学首先面临的困难是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分组讨论“列举人体的哪些生活活动需要能量”,对于讨论的结果老师不必过多评价,进而引出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食物。

接下来探讨的核心问题是“食物中的能量是如何释放出来的?不同的食物中含有的能量是否相同?”
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实验归纳燃烧过程的条件和产物,进而引出新问题:“食物在体内供能的过程与燃烧的过程一样吗?”结合问题进行实验演示“检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变化”。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比较食物在体外、体内释放能量两个过程的联系和区别,进而归纳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尝试探究食物中的能量,说明燃烧与呼吸作用本质的共性与区别。

②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气分解,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2)能力目标:
①通过演示了解检测氧气和二氧化炭的方法。

②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的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感受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形成合作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重点:活动“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
难点:解释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及教师引导、讲授,学生小组讨论等互动交流的形式来突出教学重点;在学生探究实验后具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二、教学准备
1、导学案。

2、分组实验材料:4个广口瓶、吸管、蜡烛、澄清石灰水等。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景激趣、明确目标(2分钟)
【导入】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不仅需要吸收营养物质,而且需要能量。

这些营养物质和能量都来源于食物,那么请列举人体的哪些生命活动需要能量?各小组可以讨论。

学生活动:运动,呼吸,思考等等,人类的所有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

(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联系生产实际问题启发学生思维,认识能量来源于食物,人类的所有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


引出课题,【板书课题】食物中能量的释放
预习导学(二)预习检查,提出问题(3-5分钟)
【检查汇报】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让学生汇报课前预习结果。

认真看书48-51页,勾画重点。

完成下面的填空。

★重点勾画内容:食物的热价、呼吸作用。

1、食物中各种营养物质储存的能量是不同的,每克糖类储存的能量平均为17KJ,蛋白质为23KJ,脂肪为38KJ。

2、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糖类,其次是脂肪,脂肪是主要的储备能源物质。

3、细胞能用氧气把葡萄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伴有能量的释放。

4、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就是呼吸作用。

【提出问题】让学生提出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或疑惑。

学生活动:1、为什么脂肪的能量比糖类高,但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而不是脂肪呢?
教师:因为人体需要能量时是葡萄糖氧化还原释放能量的,所有能源直接来源是糖类,而脂肪是储存能源的物质,必要时才转化为糖类才能被利用。

课堂探讨
【分部学习】(20—25分钟)
【引入】:食物中究竟储存多少能量?食物中的能量又是怎么释放出来的?不同的食物中含有的能量是否相同?
话题一:探究食物中储存的能量
【实验】:48页实验活动。

【探究活动一】探究不同食物储存能量的差异
【思考】
1、哪种食物储存的能量多(热价高)?这种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是什么?
学生1:花生的能量最多,主要的营养成分是脂肪。

学生2:富含油脂的食品储存能量多,淀粉和蛋白质类食品储存能量少。

3、保证食物在体外能够充分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1:充足的氧气,食物含水量较少等。

教师总结: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源主要来自糖类,其次为脂肪,脂肪还是能源物质。

过渡:燃烧过程需要氧气助燃,而营养物质在细胞内释放能量的过程是否也需要借助氧气呢?
话题二: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
【引入】:人体不停的吸入氧气,参与人体内食物的“燃烧”,呼出的是什么呢?
【实验】:51页实验活动
1.观察实验现象的不同,思考。

①A和C瓶中的气体成分是否有差异?请说出试验检测的依据。

学生1:有差异,A瓶的氧气含量较多。

因为蜡烛燃烧需要氧气,A瓶蜡烛燃烧的时间比C瓶蜡烛燃烧的时间要长。

学生2:人体消耗了氧气,C瓶中氧气较少。

学生3:A瓶蜡烛燃烧的时间比C瓶蜡烛燃烧的时间要长,说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高于肺部呼出的气体。

②B和D瓶中的气体成分是否有差异?请说出试验检测的依据。

学生1:有差异,人体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因此D瓶中二氧化碳量多
学生2:有差异,因为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B瓶和D瓶中,D瓶明显出现浑浊,说明肺部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高于空气。

③为什么肺部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氧气少,二氧化碳多呢?
学生1:生物体细胞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
学生2:人体细胞发生了呼吸作用,细胞利用氧气将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

【过渡】:人体获得能量的过程就像是温和的燃烧,并从中获得能量。

每一个细胞都是一个小火炉,不停地为人体提供能量。

话题三:食物在细胞内氧化分解——呼吸作用
1.什么是呼吸作用?
学生活动: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2.呼吸作用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活动:一部分用于维持体温的恒定,另一部分用于推动各种生命活动。

因此,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3.体外燃烧和呼吸作用的异同。

(提示:从条件、场所、反应性质、能量的释放形式等方面比较)
学生讨论得出下面的异同:
比较项目燃烧呼吸作用
相同点氧化过程氧化过程
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需要氧气一般需要氧气
不同点一个步骤完成一连串的化学反应
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只在细胞内进行
不需要酶的参与需要多种酶的参与
反应迅速、剧烈反应缓慢、温和
储存的能量瞬间释放储存的能量逐步释放
能量以光和热的形式释放能量以热和高能化合物的形式释放
知识反馈
小结
一、食物中的能量
二、呼吸作用
三、燃烧和呼吸作用的异同
课堂自测1、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能量,是食物的热价。

2、把相同质量的玉米和花生的种子进行燃烧,花生所释放的能量要多一些,因为他含有的脂肪成分较多,所以热价较高。

3、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反复吹一段时间后,你会看到石灰水将变浑浊,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4、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就是呼吸作用 .
5、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是为生命活动提供(A)。

A、能量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有机物
6、人体内最主要的能源物质是(C)。

A、脂肪
B、水
C、糖类
D、蛋白质
7、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C )。

A、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B、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8、关于人和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都需要吸入氧气
B、都需要吸入二氧化碳
C、人吸入氧气,绿色植物吸入二氧化碳
D、人吸入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吸入氧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