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数的运算——教学设计

实数的运算——教学设计

6.3实数的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实数范围内的运算及运算法则、运算性质等在实数范围内仍然
成立,能熟练地进行实数计算。

过程与方法:在实数运算时,根据根据问题的要求,取其近似值,转化为有理数
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感受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教学重点:实数的运算律。

教学难点:实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
1、实数的分类:
按照定义分类如下:
实数⎪⎩⎪⎨⎧⎩⎨⎧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小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分数整数有理数
按照正负分类如下:
实数⎪⎪⎪⎩
⎪⎪⎪⎨⎧⎩⎨⎧⎩⎨⎧负无理数负有理数负实数零
负无理数正有理数正实数 2、用字母来表示有理数的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3、用字母表示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自主探索 独立阅读,自习教材.
提出问题 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绝
对值的意义是否完全一样?
总结 (1)、实数的相反数:数a 的相反数是a -。

(2)、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
反数,0的绝对值是0.
(3)、实数之间可以进行加、减、乘、除(除数不为0)、乘方、非
负实数的开方运算,还有任意实数的开立方运算,在进行实数的运算中,交换律、
结合律、分配律等运算性质也适用。

从数系的扩充,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于实数的相反数、绝对值以及实数的运算
的认识与学习。

三、例题精讲,拓展新知
例1:
(1)分别写出14.3-6-π,的相反数;
(2)指出331,5--分别是什么数的相反数;
(3)求364-的绝对值;
(4)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是3,求这个数。

解析:
(1)因为ππ-=-=14.3)14.3-(6)6(--,,所以14.3-6-π,的相反数分别为π-14.36,。

(2)因为3331)13(,5-)5(--=--=,所以,331,5--分别是13,53-的相
反数。

(3)因为4646433-=-=-,所以44643=-=-。

(4)因为33,33=-=,所以绝对值为3的数是3或3-。

例2: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2)23(-+; (2)3233+。

解析:
303)22(32
)23)(1(=+=-+=-+ 3
53)23(3233)2(=+=+ 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应用,教师黑板演示,规范书写过程。

四、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教材P56页练习1、2、3、4.
检查学会掌握情况
五、 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a 为何值时,下列各式有意义?
(1)2a ;(2)a -;(3)2+a ;(4)31-a ;(5)a a -+;(6).+3
12a a 解析:
(1)∵ a 为任何实数时,a 2≥0,∴ a 为任意实数时,2a 有意义.
(2)∵ 要使a -有意义,必须使-a ≥0,即a ≤0,∴ 当a ≤0时,a -有
意义.
(3)∵ 要使2+a 有意义,必须使a +2≥0,即a ≥-2,所以当a ≥-2时,
2+a 有意义;
(4)∵ 31-a 有意义,a -1可取任意实数,即a 为任意实数,所以当a 为任
意实数时,31-a 有意义;
(5)∵ 要使a 有意义,必须使a ≥0,要使a -有意义,必须使-a ≥0,即
a ≤0,∴ 要使a a -+有意义,a 必须等于0.因此仅当a =0时,a
a -+有意义;
(6)∵
a a 12+是分式,当a ≠0时有意义,∴ 当a ≠0时,312a a +意义.
2、 已知实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10—
3—3所示.化简|a |+|b |+|a
+b |-222c a c -)-(的值.
解析:由数轴可知a >0,b <0,c <0,且a +b >0.
所以|a |+|b |+|a +b |-222c a c -)-(
=a +(-b )+(a +b )-(a -c )-2(-c )
=a -b +a +b -a +c +2c
=a +3c .
点击中考:
3、计算20
2322322---+-⎪⎭⎫ ⎝⎛⎪⎪⎭⎫ ⎝⎛⎪⎪⎭⎫ ⎝⎛ 解析:原式=42+1-49=-43

4、实数p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10—3—4所示,化简()()2211-+-p p 的值.
解析:(1)1<p <2
(2)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p p p p 221122
六、学习小结
1.实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
2.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
七、作业
习题6.3第5、6、7题
八、板书设计
实数⎩⎨⎧实数的性质实数的运算
九、教学反思
由实际问题引入实数的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复习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并强调这些法则和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同样适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运算(包含无理数的运算)感知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培养学生严谨务实、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在涉及用计算器求近似值时,一定要注意题目中的精确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