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压力和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易错题分析与解答

初中物理压力和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易错题分析与解答

课题:力和运动课型:复习
【复习目标】
1、掌握力的概念及力的作用效果。

2、掌握重力和质量的关系,掌握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会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描述力。

3、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能认识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4、掌握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要点回顾】
1、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发生力的作用时,施加力的物体叫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存在消失的。

2、力的作用效果有:、。

力的作用是
的。

例如:。

3、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力,这个力叫,拉力、压力都属于。

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

4、在物理实验室常用来测量力的大小。

它的工作原理是。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检验指针是否指向,还要了解它的和。

使用时所测力的大小应在范围内,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着弹簧的方向,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垂直。

5、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

物体重力的大小与它的成正比。

g= N/kg。

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是。

重力的作用点常画在物体的上,规则物体的重心常画在物体的上。

6、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体接触面,2)两物体之间发生或
,3)两物体之间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接触面上有产生。

7、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物体运动趋势的方向,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和有关,与等无关。

越大,接触面越,滑动摩擦力越大。

8、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有:;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

9、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作用时,总保持状态或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得到的。

10、物体具有保持的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有关,与速度大小无关。

11、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大小、方向,且在直线上。

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简单区别:一对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而一对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物体上的。

12、力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物体运动的原因。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或状态。

在非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会。

13、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如果两力方向相同,则合力的大小等于,方向与;如果两个方向向反,则合力的大小等于,方向与【例题讲解】
【例1】如图所示,(a)(b)表示力的作用效果.其中(a)主要表示
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_ ,(b)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
的_________发生改变.
【例2】下列事例中,属于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
【例3】如图所示,某同学用40N的水平力将一个重30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使其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与墙壁间的摩擦力是( )
A、40N
B、30N
C、10N
D、70N
【例4】①悬挂的小球摆动到图所示位置,请画出这时小球所受重
力和拉力的示意图
②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冲上光滑斜面,请作出该物体受
力的示意图。

【例5】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
(1)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使其作匀速直线运
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根据
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N.
(2)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
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例6】发生以下哪一事件会使汽车上的乘客突然往后倾()
A.汽车突然刹车B.汽车突然减速C.汽车突然起动D.汽车突然拐弯
【例7】如右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 1N,则弹簧秤A和B的示数分别为()
A. 1 N,0
B. 0,1N
C. 2N,1N
D. 1N,1N
【例8】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拉杆旅行箱底部装有轮子 B.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向自行车的转轴处加润滑油 D.在气垫船底和水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垫
B.用力拉弹簧
A.检查相框是否挂正C.往墙上敲钉子D.往前推桌子
【反馈练习】班级
姓名
1、如图所示,一铁块放在水平地面上,请画出当条形磁铁靠近铁
块时,铁块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图中已标出摩擦力的作用点)
2、以下安全提示中与摩擦力知识有关的是()
A.请驾驶员系好安全带
B.雨天路滑,驾驶员小心行驶
C.天干物燥,注意防火
D.在火车站站台上候车的旅客请站在安全线以外
3、如图所示,小芳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操作的错误是.纠正错误后,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作运动.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以下各图下方关于该图的说法错误
..的是()
A.鱼线的拉B.瓶对海绵C.球拍对球D.脚踢球使球飞出
力使钓鱼杆的压力使海的作用力改变去,说明力是维
发生形变绵发生形变球的运动方向持运动的原因
5、如图,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

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
与力的()
A.大小有关
B.作用点有关
C.方向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6、猴子能够轻松地倒挂在树枝上,当其倒挂在树枝土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树枝对猴子的作用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猴子对树枝的作用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猴子对树枝的作用力和树枝对猴子的作用力是—对平衡力
D.猴子很轻,其重力不需要平衡就钧静止在空中
7、一个物体在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这对平衡力突然消失,则物体将()
A.立即停止运动
B.运动速度越来越快
C.速度减慢,最后停止
D.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8、用右图所示的方法测量同一只鞋在不同水平路面滑动
时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柏油路面和冰面上测得的摩擦力都相同
B.在同一路面.无论鞋内是否放上铁块,摩擦力都一样
C.只要鞋被拉动了,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D.在同一路面鞋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测力计的示数都相同
9、小科在观看2009世界冰壶锦标赛时猜想:冰壶在冰面上的滑行距离,除了与离手时
的速度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外,还可能与质量有关。

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小
科、小敏和小思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木块上加放数量不等的钩码后,让木块从
O点静止滑下,记录木块和钩码的总质量m和它在水平面的滑行距离S,记录数据如下(各
组在A点时初速度均相同):
(1)从上述数据分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初速度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条件下,物
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物体的质量大小;
(2)小敏认为:木块及钩码的质量越大,对水平面的压力越大,则滑行中受到的摩擦阻力也越大,滑行距离就会越短。

因此,他认为数据有问题,于是对上表数据做了如下改动:
请你评判小敏的做法并阐述理由:;
(3)小思同学反思上述实验后认为:在初速度和所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相同的条件下,物体的质量越大在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将越远,因为:。

【提高练习】如图甲所示,A是木块,B是长木板,C是弹簧测力计,另有砝码、棉布、毛巾等物。

若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可测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1)此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2)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此时,
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力。

(3)在图乙中,D是一个电动装置,可带动木板匀速运动。

该装置
相对图甲所示装置更具优势,请指出其中一点。

【复习反思】我有哪些收获?
我还有哪些疑惑?
第2页共2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