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柴油机基础知识

柴油机基础知识


柱塞式喷油泵的 结构
泵体、分泵、油 量调节机构、传 动机构
• 分泵机构由 柱塞偶件和 出油阀偶件 构成
柱塞偶件
(0.0015—0.0025mm)
喷油泵供油量的多少取决于哪个行程? (进油-压油-回油)
取决于有效行程 的大小因柱塞上升 过程中不是全行程 都供油,只是在柱 塞封闭柱塞套油孔 之后到斜槽和油孔 接通之前这一有效 行程中才供油。因 此,当需要改变喷 油泵的供油量时, 就必须改变柱塞的 有效行程。 改变的 方法是使柱塞转动

1.混合空间小、时间短: 可燃混合物是在燃烧室内形成的,喷油、 汽化、混合和燃烧都是在这个小空间内重叠进 行,一边喷油,一边燃烧。由于是在压缩终了 时才喷油,混合气的形成时间也极短,供油的 持续时间只有汽油机的1/20~1/10,只占曲轴 转角的150~350
• 2.混合气不均匀,α值变化范围很大:
喷油泵的驱动机构由喷油泵的凸轮轴和滚轮 体等传动件组成
分泵驱动机构的作用: 1 、推动柱塞往复运 动,完成进油、压油、 回油过程;
2、保证供油正时。
滚轮体
出油阀
出油阀偶件
出油阀
出油阀 出油阀座 弹簧 减容器
密封锥面
减压环带 导向杆部
出油阀偶件
弹簧 减容器 阀座
1、防止喷油前滴油,提高喷射速度 2、防止喷油后滴油,提高关闭速度 3、防止燃油倒流,使高压油管内保持 一定的残余压力
• 3、 边喷边雾化边混合边燃,成分不断变化。
柴油的燃烧过程
C
1.滞燃期: 从燃油喷出到 出现火焰中心这 段时。 2.速燃期: 从出现火焰中心 到气缸内产生最 大压力对应的时 间。
气 缸 压 力
B
A O
曲轴转角
C
3.缓燃期: 从气缸内产生最 大压力到气缸内产 生最高温度对应的 时间。
4.补燃期:
课堂练习
• 填空 1、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由 装置、 装置、 装置和 废气排出装置四部分组成。 • 2、柴油机燃料供给系中,低压油路中柴油的压力是由 建立的, 高压油路中柴油的压力是由 建立的。 • 3、根据气缸中气体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将柴油机中混合气的形成和 燃烧过程分为 、 、 和 四个阶段。 • 判断 1、柴油机可燃混合气是在进气管中形成的。( ) • 2、与汽油机相比,柴油机的经济性好、工作可靠、排气污染小。( ) • 选择 1、柴油机可燃混合气是在( )内形成的。 • A、进气管 B、燃烧室 C、化油器 D、空气滤清器 • 2、柴油机混合气燃烧过程中,在( )内气缸内压力达到最高值。 • A、滞燃期B、速燃期C、缓燃期D、后燃期 • 3、柴油机的ω形燃烧室属于( )燃烧室。 • A、统一式B、分隔式C、涡流室式D、预燃室式
• 静态调节:在静态时把供油提前角调整到适当值 • 动态调节:即在柴油机运转时随转速变化而自动调节
供油提前角
联轴器的作用
• 用来连接喷油泵正时齿轮与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器,以传 递动力。同时弥补喷油泵凸轮轴和驱动轴的同轴度偏差, 并用少量的角位移调节供油提前角
静态调整
就是对喷油泵凸轮轴和柴油机曲轴相对转角位置的调整 • 1、按正时记号,使一缸处于压 缩上止点 • 2、观察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器 壳体与喷油泵泵体的记号是否对 齐。如对齐,说明供油提前角正 确,如没对齐,则需调整。 • 3、旋松图中4处的弧形孔螺栓, 调整即可改变喷油泵凸轮轴与发 动机曲轴之间的相位关系,即可 以改变各缸的喷油时刻(初始供 油提前角)
第五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作用
完成燃料的储存、滤清和输送工作,按 不同工况的要求,定时、定量、定压并以 一定的喷油质量喷入燃烧室,使其与空气 迅速而良好地混合并燃烧,最后使废气排 入大气。
2.组成
•由燃油供给、空气供给、混合气形成及废气排出四部分组成。
•1.燃油供给系: 由柴油箱、输油泵、低压油管、滤清器、
答案
• 1、燃油供给装置 、空气供给装置、混合 气形成装置 • 2、输油泵、喷油泵 • 3滞燃期、速燃期、缓燃期、后燃期 • 判断1、X 2 V • 选择1、B 2、B 3、A
喷油器应满足哪些要求?
• 1、一定的喷射压力和射程 • 2、合适的喷雾锥角和雾化质量 • 3、喷停要迅速,不发生燃油滴漏
输油泵的工作原理
4.手泵油:
拉动手油泵活 塞,吸油、压 油。
喷油泵的作用
1.提高油压(定压): 将喷油压力提高到10MPa~20Mpa。 2.控制喷油时间(定时): 按规定的时间喷油和停止喷油。 3.控制喷油量(定量): 根据柴油机的工作情况,改变喷油量的多少,以调节 柴油机的转速和功率。
对喷油泵有哪些要求?
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
工作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
供油提前角的调整
什么是供油提前角: 从喷油泵开始泵油到活塞运行到压缩 冲程上止点对应的曲轴转角。
供油提前角的调整
输油泵的工作原理
输油泵的工作原理
输油泵的工作原理
来自油箱的柴油
输油泵的工作原理
输油量的自动调节: 输油量的多少取决于活 塞行程; 输油压力的大小取决 于活塞弹簧的张力。 当活塞的行程等于偏 心轮的偏心距时,输油 量最大。当喷油泵需要 的油量减少时,泵腔II 的油压将随之增高,活 塞的有效行程被减小, 输出的油量即减少。当 耗油量增大时,有效行 程即增加。这样就实现 了输油量和输油压力的 自动调节。
动态调整
柴油机工作时,通过离心式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器来实现动态调整
• 当转速升高时,飞块进一步向外甩出,使从动盘相对于驱 动盘沿着转动方向再前进一个角度,直至弹簧弹力与飞块 惯性力再次平衡,供油提前角也相应再次增大;反之,柴 油机转速降低,供油提前角也相应减小。
喷油泵的速度特性
• 喷油泵的速度特性是指供油拉杆位置不变时,喷油 泵每一个循环供油量(Δg)随转速变化的规律。 • 1、柱塞运动速度增加时,柱塞套筒上的进回油孔 的节流作用,产生早喷晚停,因此,即使供油拉杆位置 不变,随着转速的升高,每一循环的供油量Δg也在逐 渐增加。 • 2、柱塞运动速度增加时,泄露时间缩短,泄露量 减少。
熄火位置:转动柱塞使螺旋槽的直切槽对正回油孔时供 油量等于零。 怠速位置:螺旋线或斜槽上线的b点对正进回油孔
c b a d e
油量调节机构
•齿杆式油量 调节机构: 各缸供油均 匀性的调整, 是通过改变 齿扇与传动 套圆周方向 的相对位置 来实现。 •当各缸供油量不等时,可松开固定螺钉改变拨 叉在供油拉杆上的位置予以调整。
出油阀是怎样防止燃油倒流,使高压油管 内保持一定的残余压力的?
• 由于出油阀在停止 供油时起止回阀的作 用,可防止燃油从高 压油管回流,保证了 柱塞副的进油过程。 同时,又控制了高压 油管中的残余压力的 建立。
高压油管中残余 压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 高压油管中残 余压力的大小和出 油阀弹簧的预紧力 大小有关,预紧度 大,出油阀的关闭 速度就快,油管中 的燃油回流量减少, 残余压力保持得较 高;反之则低。
喷油泵速度特性带来恶果
• 1、转速升高每循环供油量增加,充气系 数下降,造成油多气少而冒黑烟,形成恶 性循环而“超速”(飞车),严重时旋转 机件损坏 • 2.转速降低每循环供油量减少,充气系数 上升,造成油少气多而“游车”(不稳 定),甚至熄火。
喷油泵、高压油管和喷油器及回油管等组成。
•2.空气供给: 由空气滤清器、进气管等组成。有的有增
压器。
•3.混合气形成: 燃烧室。
•4.废气排出: 由排气管及排气消声器组成。
•3.燃油供给路线
•1)低压油路:从柴油箱到喷油泵入口,油压一般为0.15~ 0.3MPa。 •2)高压油路:从喷油泵到喷油器,油压在10MPa以上。 •3)多余的燃油回流:输油泵的供油量比喷油泵的最大喷油 量大3~4倍,大量多余的燃油经喷油泵进油室的一端限压阀 和回油管流回输油泵的进口或直接流回柴油箱。喷油器工作 间隙漏泄的极少数柴油也经回油管流回柴油箱。 •4)柴油滤清器有粗细两种,一般粗滤器设在输油泵之前, 细滤器设在输油泵之后。 •5)为保证各气缸供油的一致性,连接喷油泵和喷油器的钢 制高压油管的直径和长度是相等的。
喷油器的组成
孔式适
用于直喷式 燃烧室
喷油器的分类
轴针式
适用于分隔式 燃烧室
针阀体
输油泵
输油泵的工作原理
1、准备压油过程
输油泵的工作原理
输油泵的工作原理
输油泵的工作原理
输油泵的工作原理
输油泵的工作原理
柴油
输油泵的工作原理
输油泵的工作原理
气 缸 压 力
B
A O
从气缸内产生最 高温度到燃料基本 烧完为止。
曲轴转角
燃烧室
统一式燃烧室
直接喷射式燃烧室
1.ω形燃烧室
2.球形燃烧室
缸盖下平面是 平的,活塞顶 部下凹呈球形。
分隔式燃烧室
分隔式燃烧室
1、预燃室式燃烧室 缸盖上布置有预 燃室,活塞上凹形 成主燃烧室,预燃 室与主燃烧室间有 一个或几个小孔径 相通。
1.按柴油机工作顺序供油,而且各缸供油量均匀。在额定供
油量时,各缸供油的不均匀度不得大于3%~4%; 2.各缸供油提前角要相同,相差不得大于0.5°曲轴转角; 3.各缸供油延续时间要相等; 4.油压的建立和供油的停止都必须迅速,以防止滴漏现象的 发生。
喷油泵的类型
1、柱塞式喷油泵; 2、转子分配式喷油泵。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
• 由柴 油箱、输油 泵、低压油 管、滤清器、 喷油泵、高 压油管和喷 油器及回油 管等组成。
低压油路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