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商法概论》第1章至第4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商法的复合性指商法( B )。
A、是权利法兼具有某些义务法性质
B、是私法兼具有某些公法性质
C、是技术法兼具有某些伦理法性质
D、是国内法兼具有某些国际法性质
2、广告宣传、人身与财产保险、旅馆营业、饭店酒楼、戏院舞厅、旅游服务、娱乐营业、信息咨询等属于( D )。
A、第一种商
B、第二种商
C、第三种商
D、第四种商
3、( A )属于商法人。
A、有限责任公司
B、个人独资企业
C、个体工商户
D、农村承包经营户
4、绝对商行为( C )。
A、是由商主体实施才可认定为商行为的行为
B、是以营利性营业为目的实施时才可认定为商行为的行为
C、是根据行为本身的性质被认定为商行为的认定
D、是必须根据特定事实的存在借助法律推定方可确认其商行为性质的行为
5、在采取( B )的国家,任何商事主体非依商业登记,不能取得商法上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A、任意登记主义
B、强制登记主义
C、准则主义
D、特许主义
6、货物运送、仓储、居间、代理、行纪、包装等属于( B )。
A、第一种商
B、第二种商
C、第三种商
D、第四种商
7、( C )开启了民商合一模式。
A、法国
B、德国
C、瑞士
D、意大利
8、( B )属于商个人。
A、有限责任公司
B、个人独资企业
C、商合伙
D、股份有限公司
9、( C )最早采用商行为主义原则,以商行为为其立法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商人的概念。
A、德国
B、瑞士
C、法国
D、西班牙
10、在采取( D )国家,不完全依据公示之标准核准登记,往往还依据国家管理机关的政策性规定或国家最高统治者的敕令,由商业登记主管机关对申请者进行实质性审查和批准备案。
A、任意登记主义
B、强制登记主义
C、准则主义
D、特许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强化商事组织原则体现在商法的( ABCDE )制度中。
A、商事组织设立的准则主义
B、商事主体的财产维护规则
C、企业破产、解散的风险回避规则
D、有限责任原则
E、风险分散规则
2、合伙企业( BCDE )事务应由全体合伙人共同执行。
A、订立销售合同
B、处分合伙企业不动产
C、授权合伙人以外第三人执行合伙事务
D、以合伙企业名义为他人提供担保
E、转让合伙企业知识产权
3、商中间人主要包括( ABD )
A、代理商
B、居间商
C、经理人
D、行纪商
E、代办商
4、商事主体法定表现为( ABE )。
A、商事主体资格须依法取得
B、商事主体类型须符合法律规定
C、商事主体以从事商事经营为要件
D、商事主体须同时具备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E、商事主体的范围有明确限制
5、绝对商行为具有( ACD )。
A、客观绝对性
B、相对性
C、法律确定性
D、事实推定性
E、条件性
6、商业登记的审查主要存在( ABC )立法例。
A、形式审查主义
B、实质审查主义
C、折中审查主义
D、不审查主义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
(×)1、商法公法化意味着商法已经完全公法化。
(错)
(√)2、商事主体类型须符合法律规定,不得任意设立。
(对)
(√)3、商行为必须是持续性的营业行为。
(对)
(√)4、商业登记在本质上属于一种带有公法性质的行为。
(对)
(×)5、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开始时编制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错) (√)6、商法与民法的关系是特别法与普通法的关系。
(对)
(√)7、商事主体以从事商事经营为要件。
(对)
(×)8、有权利能力而无行为能力者可以从事商行为。
(错)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商事公示主义:是指商事活动的交易当事人,对于涉及利害关系人利益的所有营业上的事实,须进行登记并负有公示告知义务的一种法律要求。
2、商法:是调整市场经济关系中商人及其商事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商事主体:是指依法独立参加商事活动,享有商事权利并承担商事义务的人。
4、商事代理行为:是指商事代理人以营利为目的接受被代理人委托,在一定的区域或处所代替被代理人同相对人建立商事法律关系,其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商行为。
五、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商事主体的构成包括哪些内容?
答:包括四项内容:(1)具有独立名义。
(2)具有独立意志,指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活动。
(3)具有独立财产。
(4)具有独立责任,即自己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独立责任。
2、商事代理行为有什么特征?
答:(1)商事代理只能来源于被代理人的委托。
(2)商事代理额被代理人只能是商人(3)商事代理的代理人必须是依法成立的代理商(4)商事代理均属于有偿代理(5)商事代理不以“显名”为必要。
六、案例分析题(每题12分,共12分)
1、甲乙二人商议成立一家经营食品的有限责任公司,商定公司名称为“某市农家食品公司”,向该市工商局申请公司名称预先核准登记,工商局指出其公司名称不规范,经修改后获得登记。
在规定的预先核准的公司名称保留期内,在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后,公司办理了开业登记。
但因为甲乙共同外出遭遇车祸住院,公司领取营业执照后近一年时间尚未开展活动,被工商局吊销了营业执照。
问:
(1)该公司原先选定的公司名称存在什么不规范之处?
答:公司名称称由四部分组成,企业所在地行政区划名称,字号,经营范围或所处行业,企业组织形式。
该公司名称结构符合规定,但未具体表明其公司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
(2)预先核准的公司名称保留期多长?超过保留期办理公司登记有什么法律后果?
答:保留期六个月,保留期届满,不办理公司设立登记的,其公司名称自动失效。
(3)在保留期内对预先核准的公司名称使用有什么限制?
答:在保留期内用于从事经营活动,不得转让。
(4)工商局吊销该公司营业执照有无法律依据?
答:有依据。
企业法人领取营业执照后满六个与尚未开展经营活动的,视同歇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