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请指出《短歌行》中运用的典故,并分析其作用。
2.《归园田居(其一)》里描写的田园生活景象,实际上很普通,很常见,在诗人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3.作为英雄人物,曹操在自己的诗作中处处透露着他的英雄气概。
结合《短歌行》一诗,谈谈你对曹操英雄主义的认识。
4.《归园田居(其一)》中的意象呈组状排列,可以分为两组,这两组意象有什么作用呢?请加以分析。
5.对于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诗的理解,历来存在争议。
请你谈谈对这四句诗的理解。
6.我们应如何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唐)王建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兼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7.诗题中“过”字的意思是。
首联中“”一词点出了李将的地位。
8.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随着6月8日下午高考结束后,考生心理也从极度紧张的状态一下子松散了下来。
据媒体报道,有考生吃喝玩乐三天三夜,结果晕倒送医。
这种不加的做法会对考生的生理和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备战高考是一场身体和心理的,考生们都经历了一段很长时间的超负荷学习,睡眠不足,压力剧增。
而到了正式考试的两天,考生心理应激反应到达顶点,心理能量也几乎枯竭。
考试结束后,考生们最需要的就是充足的休息,尤其是补充睡眠,保持有规律的作息。
文体娱乐活动应该适度,压力的释放应该。
家长也需要关心孩子的身体状况,不能因为考试结束就他们。
相对来说,一种更为普遍的考生心理其实是焦虑。
有的考生甚至比考试期间还要紧张,彻夜难眠;有的考生过分担心录取情况,郁郁寡欢;还有的考生认定自己考试不理想,()……这也是为什么心理专家希望社会和家长重视“后高考时期”学生们的心理问题。
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节制持久战循序渐进放任B.克制拉锯战循序渐进纵容C.节制拉锯战按部就班纵容D.克制持久战按部就班放任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6月8日下午高考结束后,考生心理也从极度紧张的状态一下子松散了下来。
B.随着6月8日下午高考结束,考生心理也从极度紧张的状态一下子松散了下来。
C.随着6月8日下午高考结束,考生心理也从极度紧张的状态—下子放松了下来。
D.随着6月8日下午高考结束后,考生心理也从极度紧张的状态一下子放松了下来。
1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甚至做出一些极端行为,因此情绪低落悲观,自我否定B.情绪低落悲观,自我否定,甚至因此做出一些极端行为C.因为情绪低落悲观,自我否定,所以做出一些极端行为D.并且情绪低落悲观,自我否定,甚至做出一些极端行为1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无适俗韵.韵:气质、情致B.方.宅十余亩方:四周围绕C.桃李罗.堂前罗:排列D.复得返自然..自然: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13.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误落尘网中B.开荒南野际C.马之千里者D.狗吠深巷中14.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的《短歌行》中借用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在《短歌行》中借《诗经》中的句子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的渴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其一)》中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田园和自由的向往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15.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某学校开展以“走近诗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下面是部分活动内容。
请根据要求,完成活动任务。
学校的文学爱好者准备成立一个诗社,特向同学们征求社名。
请你参照示例的形式,为他们拟写一个社名,并说明理由。
示例:社名:落红理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别忘却了感恩,来年的花香正是由一片片落红滋养的。
社名: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情诗曹植微阴翳阳景,清风扠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游者叹黍离①,处者②歌式微③。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注]①黍离:出自《诗经》,是一首哀伤宗周覆灭的诗。
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之意。
②处者:役夫家中的亲人。
③式微:出自《诗经>,旧说是黎国诸侯为狄人所逐,寄居卫国,臣子劝归之作。
这里取其劝归之意。
1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篇两句写景,薄云遮蔽了阳光,淸风吹动着衣裳,引发诗人的联想。
B.三、四句运用了以乐景写乐情的手法,色彩鲜明,境界开阔,意象飞动,是历代读者激赏的名句。
C.七、八句借物象变化,既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也表现了游子有家难归的心情。
D.九、十句运用典故,委婉含蓄地传达出“游者”和“处者”思亲、盼归的情感。
17.这首诗与曹操的《短歌行》都体现了建安文学“慷慨悲凉”的特点,二者表达的情感有哪些不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一)①卢纶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②。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和张仆射下曲(其四)卢纶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③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注)①《塞下曲》共六首,是户纶在浑瑊幕府中写的,大多颂扬中唐名将浑瑊,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
②鹫翎:猛禽的长羽毛。
金仆姑:箭名。
蝥弧:旗名。
③贺劳:庆贺慰劳。
18.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两首诗写人很有特点,或写战具或写场景,然后再引出将军,都使用了烘托这一手法。
B.诗人善于选用形象而又概括的语言,如“扬”“舞”二字,很好地勾勒出人物的典型动作。
C.其一重点描写军容的强盛,其四则着意展示凯旋的欢乐,两诗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连贯性。
D.“千营共一呼”“雷鼓动山川”两句,一写将土们战前准备充足,一写战后仍高度警觉。
19.这两首诗通过不同的场景,刻画了浑瑊将军不同的形象。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解析】【分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典故作用的能力。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
子,对对方的尊称。
衿,古式的衣领。
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
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此处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在原野吃着艾蒿。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出自《诗经·小雅·鹿鸣》。
“呦呦”,鹿叫的声音。
“苹”,艾蒿。
“鼓”,弹。
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于我。
关于“周公吐哺”的典故,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这话似也表达诗人心情。
明明白白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顺我曹操,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2.诗人热爱乡村生活、田园风光,尤其是在对官场生活产生了反感,彻底逃离它之后,更增添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从诗中的描写我们可以感觉到诗人内心的闲适、自在、喜悦。
他把平常的乡村景物饶有兴致地写入诗中,使这些景物与他的感情相互交融,相互生发,构成一个完整的诗境。
所以,我们读起来,也会觉得其中蕴含着盎然的诗意,普通的景物也具有了美感。
尤其是“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两句,语调轻快活泼,“荫”“罗”的使用,更让人体会到“榆柳”“桃李”似乎是含情的。
【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
此类试题答题时要多角度思考,可从时间角度梳理,要看作者在不同时段的情感;可从描述对象角度梳理,不仅要看描述主体(诗人或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也要看描述客体(人、事、物、景)蕴含的情感,结合诗人的经历来分析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
首先来看诗人的经历。
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
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
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
这是第一首。
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诗中描写的田园生活景象确实很普通、很常见,但在诗人经历过官场的黑暗之后,这些普通的景物和平凡的生活更加让他感觉到可贵,因而更加热爱它们。
这八句是写归隐之后的生活,好像诗人带着我们在他的田园里参观一番,他指东道西地向我们一一介绍:田亩、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狗吠、鸡鸣。
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一经诗人点化,都添了无穷的情趣。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
但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暧暧,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就像国画家画远景时,往往也是淡淡勾上几笔水墨一样。
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
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致,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
3.①诗作开头不俗,从人生短暂、时不我待的角度巧妙入笔。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为全篇奠定了一种昂扬的感情基调。
②“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诗人的忧患,是对前途未卜的担忧,是对人才的渴求,所以借酒消愁,但借酒消愁愁更愁。
它是在渴求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基础上而产生的愁。
引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借以表明自己的一片真情:自己是一个对人生、对事业有执着追求的人,可自己的这一片真情何人能知晓呢?“呦呦鹿鸣”几句,摆脱一般意义上的儿女情长,表达出一个渴望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的情怀,表达出曹操对人才的渴求,期盼人才投奔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