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农业大棚的优势
光伏农业大棚是光伏应用的一种新的模式。
与建设集中式大型光伏地面电站相比,光伏农业大棚项目有诸多的优势:
1、有效缓解人地矛盾,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光伏农业大棚发电组件利用的是农业大棚的棚顶,并不占用地面,也不会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因此能够节约土地资源。
可在有效扭转人口大量增加情况下耕地大量减少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光伏项目在原有农业耕地上建设,土地质量好,有利于开展现代农业项目,发展现代农业、配套农业有利于第二、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的结合。
而且可以直接提高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
2、可灵活创造适宜不同农作物生长的环境
通过在农业大棚上架设不同透光率的太阳能电池板,能满足不同作物的采光需求,可种植有机农产品、名贵苗木等各类高附加值作物,还能实现反季种植、精品种植。
3、满足农业用电需求、产生发电效益
利用棚顶发电可以满足农业大棚的电力需求,如温控、灌溉、照明补光等,还可以将电并网销售给电网公司,实现收益,为投资企业产生效益。
4、绿色农业生产的新路径
与传统农业相比,更加重视科技要素的投入,更加注重经营管理,更加注重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在带动区域农业科
学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同时,通过实现农业科技化、农业产业化,将成为区域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支柱型产业。
从经济角度来说,光伏农业大棚,不但不额外占用耕地,还使原有土地实现增值。
大棚内的照明、通风、供暖等用电问题也可通过光伏发电解决,而多余电力最终也可并入国家电网。
这等于在同等面积的土地上实现了立体生产,取得光伏发电收入和农产品收入两种收益。
据悉,一般一体化的光伏大棚本体的建造费用在12000元/kW,包括大棚棚体、钢架、薄膜、喷淋系统。
而根据政府补贴、电费收入、作物利润等,华盛绿能、保定天威、东方日升等进军光伏大棚的公司给出的结论:光伏大鹏6~8年收回成本。
渔光互补项目成本回收期可能更快。
有光伏行业网站测算,以每20亩1兆瓦计算,渔光互补光伏系统总投资约为850万元,年发电120万千瓦时,发电年收入可达144万元。
按照出租养殖大棚每亩5万元计算,1兆瓦收益约600万元,两项收益可达244万元,约4年即可收回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