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海上危险品运输的发展趋势PPT[1]
海上危险品运输的发展趋势PPT[1]
Petropavlovsk Tanker Nakhodka,日本海 溢油事故
n 1997 年 1 月 21 日 , 俄 罗 斯 的 .Petropavlovsk Tanker Nakhodka轮(2万DWT)从上海装载了 2万吨重燃油开往那霍得卡,途径日本海时发生 事故,当时有6000吨溢出,10000吨左右随船沉入 海底,在下沉过程中又溢出2800吨。该溢油的赔 偿是在CLC92和FUND92下的第一次索赔。赔 偿 数 额 高 达 135 百 万 SDR ( 约 合 190 百 万 美 圆)。。
近年发生的氰化钠泄漏事故
海上危险品运输的发展趋势PPT[1]
近年发生的氰化钠泄漏事故
n 2000年,湖北某人私自雇佣无运输危险品资格的人。当 车行驶到陕西丹凤县境内,因严重超载而翻入路边的丹 江支流铁河河道,10余吨剧毒氰化钠全部泻入河中引起 丹江流域的严重污染。直接威胁到下游几十万人的生命 安全,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
海上危险品运输的发展趋势PPT[1]
Ariadne 1985
n 1985 年 8 月 24 日 , 巴 拿 马 籍 集 装 箱 船 “Ariadne”在船上的665个集装箱中部分 装有含四乙基铅的多种危险货物,在索 马里的Mogadishu港搁浅,溢漏事故迫使 港区附近的部分公众撤离,事故造成了 严重的海洋和大气污染。
海上危险品运输的发展趋势PPT[1]
第二节:船舶运输危险货物形式的变化
n 从单一包装的形式发展到包括:成组包 件、中型散装容器(IBCs)、大宗包件、 集合包装、集装箱、可移动罐柜和公路 罐车、滚装运输组件和船载驳船;
n 从杂货船发展到各种形式的专用船包括: 集装箱船、滚装船、干散货船、油轮、 化学品船和液化气船等。
二硫化碳泄露事故
n 中新社长春2001年11月6日电(记者 宁秀英) 昨日凌晨,长吉高速 公路二十八公里处两辆载满液态二硫化碳的货车先后发生侧翻事
故,一车爆燃,另一车所载的二硫化碳发生泄漏,所幸无人员伤 亡。
n
由于二硫化碳是有毒的有机溶剂,易燃易爆,因此事故发生
后,长春市公安、消防、交警、人防、环保等部门立即赶赴现场,
海上危险品运输的发展趋势PPT[1]
“Cason” 1987
1987 年 12 月 5 日 , 一 艘 12000 吨 的 巴 拿 马 籍 货 轮 “Cason”船上装有苯胺油、邻苯酚和二甲苯、 金属钠在内的1000多吨的危险货物。该航次是 从比利时的安特卫普至中国的上海航行在西班 牙西北方向Cape Finisterre附近的海域时,海水 渗入钠鼓(金属钠遇水会燃烧和爆炸,不应积 载在甲板上)引起爆炸。尽管及时采取了应急 措施,但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全船31名船员 仅救起了8名,附近城市20000户居民紧急撤退。
海上危险品运输的发展趋势PPT[1]
出车祸剧毒物泄漏
n 2001.11月1日下午2时,洛阳市二运公司的东 风大货车从偃师某化工厂往洛宁一金矿送氰化纳, 途经洛宁县兴华乡窑子屯村段时,发生交通事故, 车上装载的11吨氰化纳顺涧河径直流入洛河。
n 洛河是黄河的重要支流,受污染的水以每秒钟30 00立方米的流速顺流而下。据洛宁县检测报告显 示,洛河河水氰化纳超标达300倍。该物质误服 0.3克即可致人死亡。洛河沿岸数百万人民群众的 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海上危险品运输的发展趋势PPT[1]
“伏尔加内夫斯特248号”油轮 溢油事故
n 1999年12月29日上午,一艘俄罗斯油轮 “伏尔加内夫斯特248号”在伊斯坦布尔 海湾欧洲区域内的巴克尔柯君搁浅后被 狂风折断沉没,造成大量的原油泄漏。 事故发生后,27名船员有6名获救。
海上危险品运输的发展趋势PPT[1]
n
海上危险品运输的发展趋势PPT[1]
“Yuyo Maru10号”1974,日本
n 1974年11月9日,在日本的东京湾,装有冷冻液化气和 石脑油(边舱)的日本籍“Yuyo Maru10号”被利比亚 货轮”Pacific Ares”撞中龙骨,结果船艏货油舱和1号 边舱破裂,大量的石脑油溢出流到Pacific Ares轮甲板 上和水面,石脑油很快着火。2小时后,Pacific Ares轮 的着火被扑灭,但Yuyo Maru 10号船上,尽管也采取 了措施,但火继续燃烧,火的热量引起LPG货舱通风 及安全阀、垫圈等的损坏,虽然是小的火焰,但偶尔 也产生大的火苗。事故后第5天,决定将其拖出港区。 在拖运过程中石脑油第二次泄露引起第二次火灾,此 时离海岸23海里。后来,被日本保安厅拖到远海并将 其 炸 沉 。 此 次 事 故 中 Yuyo Maru 10 号 上 死 亡 5 人 , Pacific Ares上死亡28人。
海上危险品运输的发展趋势PPT[1]
“爱丽卡”溢油事故
n 1999年12月12日上午,一艘马耳他籍油轮“爱丽卡”号在法国西 北沿海遭遇风暴,船体断为两截,造成3000-5000吨重油溢漏入海。 据报道这艘载有26000吨重油的油轮于当地时间12日早晨6时在法 国的布利塔尼附近发出了“船体出现严重结构问题”的求救信号。 当时海况极为恶劣。事故后,法国和英国两国海军迅速派出直升 机营救,26名船员全部救出。12月15日,首批四艘法国海军舰船 抵达油轮出事海域对溢出的油回收清除。随后,由荷兰、德国、 英国、西班牙等国组成的国际溢油应急队伍进入距法国布利塔尼 海岸附近的大西洋水域,使用围油栏和吸油机等设备回收海面溢 油。最初的溢油是在距法国布利塔尼半岛南岸约60公里处形成两 大片主油膜。后来,由于遭受风暴的袭击,油膜扩散到更远的水 域。据报道,法国1/3以上的海岸线都遭受了污染。事故发生后三 个星期内,发现了在此过冬的25000只海鸟死亡,估计死亡的海鸟 在100000只左右。
n
到记者发稿时为止,两辆肇事车辆已被运走,该路段已恢复
海上危险品运输的发展趋势PPT[1]
“玉华2号”轮的泄漏事故
n 1995年7月11日,“玉华2号”轮在营口港液化气码头卸丁二烯时, 先后于17时58分和23时30分发生两次泄漏事故,直接威胁港口、 船舶和人员的安全。该船(GT1320/NT535/DWT1536,船员12名) 本航次卸967.142吨丁二烯,技术状况良好,证书有效。17时58分, 船方大副和水手长在没有得到卸货指导员通知的情况下自行开泵, 使管线内压力剧增,将一道阀门的法兰垫冲坏,部分气体泄漏到 空中,指导员立即制止,于18时02分停泵。23时00分卸货完毕, 同时开始停泵扫线,本应操作40-60分钟,但船方于23时10分将气 相管拆掉,是管路中丁二烯泄漏到船上。23时15分又将液相管拆 掉,由于丁二烯蒸发吸收大量的热,导致泵船和液化气船甲板附 近降温出现白霜,港口立即采取措施,紧急疏散人员,消防到位。 几小时后,气体消散至爆炸范围以下。
海上危险品运输的发展趋势PPT[1]
事故案例2:
n 2001年3月11日凌晨2时30分,一辆满载 24吨液化气、总重量达50多吨的载重汽 车翻倒在省道20134线广西象州县境内, 并有液化气泄露。附近居民被紧急疏散。 到11日夜8时翻入沟中的车头才被吊起, 但16米长的液化气罐仍无法吊起,已封 锁1天多的20134省道仍未解除戒严。
n 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内海,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 济发达的地区。近年来,由于开发海洋的热潮 和陆地经济的高速发展,使渤海海域面临着越 来越大的环境及生态压力。赤潮灾害的频繁发 生,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海洋生物种类明显减 少,这些现象向人们敲响了警钟。
海上危险品运输的发展趋势PPT[1]
事故案例1:
n 2001年3月14日,沈大高速公路上一辆装 有10吨汽油的汽车撞死一人后,油料外 泄,随时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大连交警 高二大队与有关部门经过5个多小时紧张 工作将险情排除。
海上危险品运输的发展趋势PPT[1]
第三节:危险品事故及原因
n 危险货物系指具有燃烧、爆炸、腐蚀、 毒害、放射性辐射以及污染环境等特性 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 出问题都可能造成船毁人亡的恶性事故。
n 事故的原因有:性质不明确、包装不符 合要求、积载和隔离不当、船舶技术条 件不具备、运输中的管理不好、没有相 应的应急措施等等。
海上危险品运输的发展趋势PPT[1]
“浙普渔油31号”油污事故
n 1996年5月1日凌晨,两艘船在大连老铁山附近 海域相撞。装载470吨润滑油的“浙普渔油31 号”沉没。溢出的油在南风的作用下绝大部分 漂至大连海域。据卫星图片显示,次日的油扩 散面积已达27.4平方公里。事故发生后,大连 海上安全监督局立即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包括 投放消油剂、吸油毡并使用撇油器,但由于润 滑油黏度大,给清除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这次溢油对环境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害。
海上危险品运输的发展趋势PPT[1]
出口磷酸未申报溢漏事故
n 1999年2月,北京中化国际贸易股份有限 公司托运出口澳大利亚的危险货物磷酸, 未按规定办理危险货物运输申报手续, 以普通货物装运出口。该货物在澳大利 亚墨尔本发生泄漏,对我国出口货物声 誉造成了损害。
海上危险品运输的发展趋势PPT[1]
n 2000年秋天,8吨多氰化钠泄露在上杭县境内,造成梅 溪村村民人身财产巨大的损失。有102人因中毒住院, 家畜和家禽大量死亡。
n 2001年9月9日,广西玉林市城区一家化工经营部误将剧 毒的氰化钠当成月饼的食用原料卖出,致使广东、广西 在中秋节紧急搜查中秋月饼。
海上危险品运输的发展趋势PPT[1]
展开紧急抢险行动。
n
记者当日上午在事故现场看到,高速公路吉林方向的单行车
道已被封闭,一辆被烧得面喷水,以冷却罐体、控制火势。
n
据长春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此处的二硫化碳泄漏后很
可能流入公路下面的饮马河,具体污染程度须等环保局对河水取
样检测后才能得知。
海上危险品运输的发展趋势PPT[1]
“Masqusar”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