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鉴定学教学模式改革

中药鉴定学教学模式改革

㊃ 药学教育 ㊃
浅谈中药鉴定学教学模式改革
# 肖井雷 1*, 刘玉翠 2, 姜大成 1( 1.长春中医药大学, 长春市 130117; 2.承德医学院, 承德市 067000)
பைடு நூலகம்中图分类号
R969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1-0408 (2011) 20-1917-03
摘 要 目的: 为中药鉴定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本学科特点及实践教学经验, 分析中药鉴定学教学现状与存 在问题, 提出教学改革建议和发展思路。结果与结论: 中药鉴定学教学应转变传统观念, 注重中药鉴定学的学习与发展; 加强实验 教学, 增设实践教学环节; 采取启发式、 教与学换位、 讨论式教学方式; 注重教学手段的改革及知识结构的链接,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中药鉴定学; 教学模式; 改革
现行的几版统编教材共收载中药材约 300 种, 中成药约 20 种, 教学大纲上要求熟知的常用中药材为 200 种 (中成药 17 种) , 重点论述的中药有 100 种 (中成药 3 种) 。 但在全面提升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下 , 全国各中医药院校大幅缩减 学时, 中药鉴定学理论课学时大多数不足 70 学时, 在如此少的 学时内难以系统地讲述重点内容 , 更谈不上以实例讲授来引 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 。 因此 , 目前的教学安排难以保证高质 量的教学效果。 1.2 理论与实验学时分配不合理 笔者收集了全国 10 余所中医药院校的中药鉴定学教学大 纲 。 从中可以看出 , 全国各院校的中药鉴定学学时数普遍偏 少, 大体上在 108~144 学时之间, 课堂讲授学时数等于或多于 实验学时数 , 比例在 1 ʒ 1~1.1 ʒ 1 之间 。 由于该课程所涵盖的 知识面广, 又具有直观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 的应用学科 , 必须理论联系实践 , 注重实验技能培养 。 因此 , 笔者认为该课程现行的理论与实验学时分配原则略显不合 理。 1.3 理论教学单一, 实验教学内容陈旧 目前, 中药鉴定学的理论教学模式多以 “灌注式” 为主, 教 师照本宣科地讲解, 学生则机械地记笔记或背书, 课堂气氛沉 闷, 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目前, 扫描电镜、 凝胶电泳、 高 效液相色谱、 毛细管电泳等新技术与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已广
1 中药鉴定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多, 学时数少
*讲师 , 硕士 。 研究方向 : 中药资源与质量评价 。 电话 : 043186172211。E-mail: cc-xjl@ # 通讯作者 : 教授 , 硕士 。 研究方向 : 中药资源与质量评价 。 电 话: 0431-86172206-2581。E-mail: johnjdc@ 中国药房 2011 年第 22 卷第 20 期
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中医药需求量的日益增多, 中药材市 场出现了大量的伪品及混淆品, 使得中药材的品种日益混乱, 难以保证药品生产及临床应用的有效性、 安全性。因此, 社会 对医药卫生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其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中 医药知识, 而且还要熟练掌握鉴别中草药真伪优劣的技能, 以 及寻找新药源的能力。 在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众多专业课中 , 中药鉴定学是培养 这一技能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是一门重要的主干专业课, 教学内容多, 所涵盖的知识面广, 是专门研究中药鉴定方法和 质量标准的应用学科 。 该学科主要阐述中药品种的鉴别特 征、 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 、 质量标准的制定 、 中药资源的开发 与利用、 整理和发掘祖国药学遗产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因此, 在中医药的发展历程中 , 中药鉴定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为此, 笔者结合多年从事教学实践的一些体会, 重新审视当前 中药鉴定学的教学模式, 浅谈其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探讨 新的教学模式。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ing the new teaching model of Identificolog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METHOD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 as well as practical teaching experience,the teaching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were analyzed to put forward proposals of teaching reform and the development idea. RESULTS & CONCLUSION: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ideas,great importance was attached to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of Identificolog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Reform of teaching model should strengthen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set up the practical teaching,adopt heuristic teaching mode,teaching and learning teaching method,and discussion teaching mode;pay attention to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means and knowledge structure links. This kind of teaching mode reform can stimulate student’ s interest in learning,enhance the student’ s practical ability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Identificolog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Teaching model;Reform
On Teaching Model Reform of Identificolog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XIAO Jing-lei,JIANG Da-cheng (Changchu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angchun 130117,China) LIU Yu-cui (Chengde Medical College,Chengde 067000,China)
相关主题